以罚代管,过罚失当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不正常的
文/叶雨秋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于“远洋捕捞”、轻过重罚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近期引发讨论较多的老太卖芹菜挣了14元被罚10万、农民皮卡运柴油被罚3万等案件,这些个例叠加罚没收入异常增加,都值得有关部门警惕与重视。
过罚相当和首违免罚是很早以前就在提的事情,这次会议特别强调,对情节比较轻微、没有主观故意、对社会危害性较低的违法行为,可采取柔性执法措施,比如教育劝导,责令改正等手段,罚款不是目的,知错能改才是,乱罚款的歪风邪气必须刹住。
谁执法谁普法,执法部门不能简单的以罚代管,应当在依法依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以法服人,让被处罚者知道错在哪儿了,心服口服,最后以案释法,让所有人受到警示教育。
贩夫走卒,摆摊练摊,走街串巷,引车卖浆,古已有之,是普通人赖以为生的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流动摊贩加强管理是应有之义,只是“堵不如疏”,可以改“严管”为“善治”,让城市有包容心,执法更有温度。
过多罚没资金异常增长无疑是一种杀鸡取卵。当前,一些地方财政出现了紧张情况,有的地方甚至公职人员工资都发不全。在这种情况下,个别地方就采取用罚款来弥补财政的办法,甚至是用罚款充实小单位的亏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的不该罚的乱罚,有的该轻罚的重罚,有的一罚就是顶额,还有的把企业当成唐僧肉跨省都要割一块。有的企业本来经营好好的,一重罚就只能关门,看似当地政府暂时拿到了罚没金,但从长远看也没有了相关税收。特别是有的地方猛罚外地企业,觉得这些企业关门也不关他们当地税收的事,让人感叹!
国务院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背后有3点隐情不得不挖:
第一,到底哪些罚款是应该的,哪些罚款是不应该的?应该处罚的绝不姑息,不该罚的要对罚款者严厉整顿。
第二, 罚款多的地区,是不是财政压力大?应该统计一下各地罚款数额增长率,罚款数额占当地GDP比例,看看是不是财政压力大的地区,罚款收入异常增长。
第三,罚款条目里头哪些项目罚款多?应该将罚款项目归类,看看哪些项目相比之前数额快速增长。既可以找到社会上新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发现到底是不是为了搞钱才罚款。
老百姓本来挣钱就难,各种违规,应该视具体情况,看实际恶劣程度,酌量罚,考量可能的后果后适当罚,将心比心。罚普通人一次,或许他们好几天的饭钱就没了…能不和你计较么?
罚没收入只是个临时手段,问题的根本还是经济发展得跟上。政府要做的,是帮企业渡过难关,扶持那些有潜力的行业,让实体经济活起来。比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创新技术,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来投资,做生意的多了,地方经济自然就活跃了。
当然,光扶持产业还不够,政府的办事效率也得跟上。比如把那些复杂的审批流程简化,少折腾企业,别让他们跑断腿、耗光心劲儿。还有政务服务得更贴心些,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人觉得这个地方值得来干事创业。
企业活了,经济就热闹了,工作岗位多了,税收自然也稳步增加了。这样一来,地方财政压力缓解了,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这才是长远的出路。靠罚没收入过日子,不仅吓跑了企业,地方经济还会陷入恶性循环。
与其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如想办法把经济搞上去,这才是治本的办法。
这就好比杀鸡取卵,短时间内或许能填饱肚子,但长远来看,鸡没了,哪还有蛋? 所以,现在最要紧的是,各地政府得动动脑子,想想怎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好好扶持实体经济,别光盯着罚款。
得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家们舒舒服服地赚钱。 吸引更多好企业来投资,这样才能带动就业,提高企业效益,最终让税收水涨船高。 这才是正道,才能实现财政收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别忘了,2025年可是个财富爆增的风口,咱们可不能错过。 现在,关键是把营商环境搞好,让钱自然就来了。 这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