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之后,发现单靠自身八旗兵,根本无法应付旷日持久的战争,以及控制不了辽阔的中原,于是采取了“以汉制汉”的方式,扶持了一大批投降的原明朝将领,让他们率领“绿营兵”替满清打天下。
清朝平定李自成的大顺和南明后,顺治论功行赏,将几位干活最卖力,也是最有实力的汉人,封为藩王。
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驻守云南;尚可喜被封为平南王,驻守广东;耿精忠被封为靖南王,驻守福建;孔有德被封为定南王,驻守广西。
藩王和朝廷,历来就是很矛盾的一件事,时间过了几年,双方就有点看不上眼了,撤藩的声音也就甚嚣尘上了。
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定南王孔有德在顺治九年被李定国击败,一家人死光光了,因此王位也没有了)也看出朝廷对自己不信任,于是平南王尚可喜为了安享晚年,接连主动上疏请归老辽东,得到康熙的允许。
吴三桂和耿精忠虽然内心不愿撤藩,但有人打了个样,自己没有表示那不是表明有鬼,于是也假模假样的上疏请求撤藩,目的是希望朝廷能够看到往日的功劳,推辞一番,这样他们就可以就坡下驴,继续当藩王。
他们打的算盘,康熙如何不清楚,于是他接到二人的请求,丝毫不像尚可喜那般客气,直接同意撤藩,并且还立马派人南下主持撤藩事宜。
吴三桂一看傻了眼,康熙你个老六,你不应该推辞一二吗?
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康熙,不愿意放弃权势的吴三桂,决定铤而走险,起兵造反。
这年十一月,经过一番准备吴三桂,将朝廷的云南巡抚朱国治杀了祭旗,提出“兴明讨虏”的口号,自领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正式起兵造反,揭开了三藩之乱的序幕。
战争是大事,自古讲究师出有名,因此吴三桂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便命人写就了一篇檄文传告天下,来阐明自己起义的正当性与目标,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这篇檄文猛烈批判清朝的政权,指责他们以异族身份篡夺了汉人的江山,甚至称清朝的建立是对正统王朝的侮辱云云。
后面的历史大家也不会陌生,吴三桂口号喊得响亮,起义初期阶段也确实造成了很大声势,也一度称帝,最终还是走上了覆灭。
清朝胜利后,为了维护朝廷的正统性,自然会对不利于自己的文字和记载给销毁,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文字狱”。
而吴三桂起兵所发布的讨清檄文,在清朝平定三藩后,也是在全国范围内花了极大的努力,而彻底销毁不见,因此在很长时间内都见不到其檄文真正面貌。
当然这些檄文并未完全消失,海外日本《华夷变态》一书中,就收录了这篇反清檄文的全部内容。
日本亡中华之心不死不假,但在古代一直师从中原,尤其是被中国胖揍之后,更舔着脸派人来中原学习,也是时刻关注中原的局势。
当时三藩之乱时,身在中原的日本学者,便编写了《华夷变态》这书,来分析中国的局势,后来还将此书带回了日本。1958 年日本学者在研究此书时,发现了吴三桂讨清檄文的原稿。
通过这檄文,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吴三桂是如何痛骂清廷的,同时也揭示了他当初降清的真相,或许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史书完全不太一样的吴三桂。
檄文比较长,不直接放上来了,我就简单说几点吧!
关于他打开山海关,是因为后方的朝廷,皇上被闯贼给祸害了,当时天下又没有哪个来勤王,兢兢业业守在边疆的他,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和鞑子商量借点兵,然后入关匡扶社稷来报答崇祯的知遇之恩。
可是把李自成打走之后,他想扶持新君上位时,鞑子又言而无信,进了关内就舍不得走,趁着这个机会便直接占据了北京城,篡取了社稷。
面对这种情况,当时怒不可遏的他就想奋力一搏,将鞑子赶跑。奈何当时实力不济,加上他还找到了崇祯的皇子皇孙,为了保险起见,他只好委曲求全。
表面万分的隐忍,私下却一直在积蓄力量,以待来日继续为大明尽忠。过了几十年,现在时机到了,于是开始起兵“兴明讨虏”,希望再复汉家威仪。
总之这篇檄文,吴三桂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对明朝、对汉人忠心不二的人,之前所作的一切,都是不得已而为,都是在忍辱负重,自己根本没有卖国降清。
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打扮的,如果吴三桂完成了自己的目标,赢得最终的胜利者,或许他还真是如檄文所说是个忠臣。
可是他输了,最后成为了“逆臣”,那檄文上的如今看来完全就是在自夸自卖,说的比唱的好听。
对此,你有啥看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