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耕耘之地。有些人选择浅尝辄止,频繁更换领域,而有些人则选择深耕自己,专注于某一领域,不断挖掘潜能。周百义似乎属于后者。他纵横文坛,先是以小说成名,继而转向散文随笔,不久又在出版界激起壮阔波澜,近年来他的笔锋又收回到散文的领域,更见变化多姿。贾平凹在《岁月绵长》序言中写道,周百义深知“散文篇幅短,非虚构故事,真情最重要,他将小人物据实写来,呈现出一个人的人生藤蔓,牵枝带叶的,勾连出许多的人和事,最后是一个时代的踉跄背影”。
作为出版家,周百义的散文注重由外向内、强调心性的安定从容,有发自内心的善意和光泽,从而给读者带来美好的祝愿,当然也就有了熠熠生辉的智慧,散发出迷人的光芒。全书分为六辑:一至三辑,取精用宏、抑扬得当,注重发掘出具有独特意蕴的文化内容;四至六辑,立论中允,说理透辟,体现出一种较宽广的文化胸怀,有如海风碧云、夜渚月明,令读者心中一片通透清朗。
仔细阅读,发现他的文字洋溢着朴素之美,如清风般沁人心脾,既不乱叹人生的虚无,也不沉溺文字的晦涩。尤其是那靠近人心,贴近百姓的语言,妙喻连出,使得消逝的历史有了体温,成了热气腾腾的生活,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譬如他写《乡情》:“想起桃花山上的霞光,流花溪边的木梓、银杏,行前的小石步儿和记忆中渐渐模糊的儿时玩伴。履印深深地碾过满是尘埃的小路,耳畔回响起稚童的嬉笑声和在岁月湍流涤荡下依旧熟悉的乡音……”。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就是作者从心底流泻出的真情实感。书中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紧紧围绕从一个点出发,看似浅显易懂,实则情节波澜起伏,趣味性极强的人文之美。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从一个不高、不轰轰烈烈、不引人注目的原点起步,徐徐铺开一幅家乡流花溪畔烟火升腾的生活画面,交织着“两代人的脚步踏响了一曲人生的歌”。那些藏着灵魂密语的文字似山中的野花,羞涩地探出头来,寻找那些年流转间留下的无数回忆与感动。
有些文章彰显明亮之美,那些活泼的字、跳动的词,似书法家笔下灵动婉转的线条生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有的挺拔如峰,有的清亮如溪,有的欢腾热烈……个个用得恰如其分,光辉灿烂。贾平凹说,“写散文,哪怕是写最凄惨的事,最好不要陷在苦难中,咿咿呀呀的,而是从苦难里拔脚,拍掉了尘土继续往前行。周百义就是这样处理的,所以他的散文脱离了悲苦的调子,不是愁云惨淡,而是明艳灿烂。”作者认为,“散文可抒情,但不能虚情假意,无病呻吟;可说理,但不能枯燥无味,板起面孔。”纵观全书,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娓娓道来,如谈家常,亲切而自然,使人阅读轻松,有陶然之感。譬如其《我与书店》:“书店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储藏地,也是人类进步的驿站。我常常想,青少年时代,如果有更多的图书滋养我干渴的心灵,今生我也许会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人生会更加丰富。今天,没有书店的时代已经被科学技术破解,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互联网为每一个人敞开着书店的大门。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是一个奢侈的时代!”
这并非单纯的抒情散文,而是源于他长期积累的审美经验和清醒的本土文化自觉意识,是他对现代性的淳朴反思,和对自身文化根脉的追溯和延续。正如木心所说:“文学毕竟不是私人间的叙家事,叙得再缜致也不是一家之常也。”优秀的散文应有巨大张力,在时空广狭、情感强度及感觉的敏锐上都有自己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观。全书的丰富性既表现于斑驳的色彩和含蓄的意绪,又由淳朴率直的美学品格显现出来。作者写苦难是与之和解的心路历程,谈幸福是妙在其言雅,其味正,所有议论和修饰都纯以语言的盛宴款待读者,有其广度、深度、高度,又克制得体,堪称学者之典范。
由人说事,以人代史,是本书的另一特色。书中有十多篇散文是写人的,这些人物,有的是文艺界已故的前辈,像雷达、凌解放(二月河);有的曾是作者的恩师像刘道玉、陈美兰;更多的是他的亲人,姥姥刘绪贞、堂弟媳年玉、儿时好友蒋孝国。前面两位名人虽然着墨不多,却让人过目难忘。后面的三个虽然不是传记,都显得亲切而自然,往往只要几下勾勒,颊上三毫已见。
在这些散文中,《恩师陈美兰教授从教五十周年纪念会侧记》和《世上已无凌解放,人间长有二月河》,让我受益匪浅。譬如他写与二月河的交往情景:“1987年8月10日上午,我们在南阳的先生家中见了第一面——那是一个巷子尽头两间潮湿的陋室。我看见了几案上先生挑灯撰写的密密麻麻的稿件,看见了他供盛夏时放进双脚避蚊的水桶,看见他桌上那个香炉中袅袅燃烧的檀香。从这天开始,一位编辑与一位作者开始了长达31年的亲密交往,开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情感的交流。”譬如写“陈美兰老师是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特别是在长篇小说研究方面,在国内属于有真知灼见的专家。她的研究不是仅仅近距离对作家作品进行扫描,更多的是探究长篇小说创作的内在规律,对作家作品进行归纳性分析,从宏观的方面把握长篇小说创作的现状及走向。即使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也是持论公允,不偏不倚,为业内所称道。特别是我担任出版社社长后,凡是社内有会议需要陈老师出席的,她总是有求必应。对于学生取得的每一些微进步,老师总是多加鼓励。可以说,尽管我们1987年就从武大毕业了,但25年来,工作原因,我是近水楼台,总是得到老师的眷顾与无形的精神支持。”
透过作者温情简净的叙述,让我们领略到这位文化领军人物成长历程,他的这种低回中有豪情,疏淡中寓知己的叙述,如一道日光直射海底,朗然唱彻一切真相,又从层层波浪之间,反映出无数的虹光霓影,使你豁然发现他的人文情怀:一位与他交往了31年,互相敬重;一位让他受惠25年,念念不忘。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二月河与周百义的情义,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他们互相信任,成就彼此。陈美兰老师见证着周百义从懵懂走向睿智,从彷徨迈向坚定,每一个转变的瞬间,都镌刻着老师在学生生命旅程中的意义。当然,这些澄清的文字,深情的怀念,旨在告诉我们,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
作为湖北人,我更喜欢《阳海清与“现存湖北著作总录”》这篇散文,作者告诉我们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阳海清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在收集整理历代湖北人撰写的著作。爱默生说过:“一个人的品格不应由他的特殊行动来衡量,而应由他的日常行为来衡量。”作者在文章中写道:耄耋的阳海清,离开工作岗位已经20多年了,他并未休息,而是夜以继日,加倍地努力,要完成他为之准备了50年的《现存湖北著作总录》。
4万余张卡片,如山的典籍,铺就了他的一条人生求索之路。18岁从湖南考入武汉大学,毕业后即来到湖北省图书馆从事古籍编目和整理工作的他,出于对第二故乡乡邦先贤丰厚的文献著述的崇敬之心,开始留意搜集相关的信息。无论是在本馆做古籍编目的日常工作,还是出差到外地,他只要发现湖北籍作者的著述,马上抄在随身携带的卡片上。2014年的初夏,为筹备编纂《荆楚文库》事宜,我主动提出到他在常青花园的寓所拜访请益,他那并不宽敞的二居室内,除了书还是书,凝聚着他大半生心血的书目卡片,一排排静静地躺在特制的书橱中,等候着主人的召唤。
我“读的湖北书,吃的湖北饭,干的湖北活”,阳海清不止一次这样恳切地表示。正是这种感恩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驱使这位仍有浓厚乡音的湖南客老而弥坚,埋首书山,皓首穷经,广搜博采,爬梳诸多史料。
很多读者也许不知道,周百义先生还是《荆楚文库》编辑部主任,负责具体日常工作。他用三段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一个外省人为了湖北文脉延续,用半个世纪的光阴,收集整理《现存湖北著作总录》的学术情怀,寥寥数语,让我明白“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无须借助任何手段”。
《岁月绵长》虽是一本散文集,我却视为传记在读。在他所处的时代尽管常常被命运所左右,他在命运的漩涡里,却能一次次扼住命运的咽喉,开启“明艳灿烂”的人生。在他追忆岁月的文字的缝隙间,有心的读者透过这些微光,可以看到笔挟风雷之势的史家笔墨,虽对在职场上跌宕起伏的人生不着一墨,而对其忠贞不贰的学术情怀也不着渲染,正是剪裁得当,才让个人的小历史与家国的大历史的叠合与互映,在这些具体的身影中,映照出的尽是宏大的命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自传体散文,让我读出了一个时代的踉跄背影。
也许,周百义先生选择怀念他们、记录他们,不是因为亲疏好恶,而是体现着某种做人的准则。愿更多的读者,在书中委婉的语气里,受到警醒、得到鞭策,领悟出作品的深刻意蕴。
(彭四平,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学术著作《激励心理学》《寻找新闻的向度》《站在湖北看中国》,传记文学《永远的记忆——赵祖炳传》《记者穆青》。)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