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建越低
在古代和中世纪,修筑城堡的逻辑非常简单:城墙越高,敌人越难攀爬;攀爬时间越长,守军就有更多机会射箭、掷石、泼热油,或将士兵调往最容易被突破的防御点。
后来,随着火炮的出现与发展,局势发生了变化。强大的攻城武器可以轻松击穿城墙。在这种情况下,高墙反而成了劣势:墙越高,越容易被炮火击中。此外,如果城墙垂直于地面而不是倾斜建造,也会带来问题。直角结构无法将炮弹的冲击力引导到其他方向,而是直接承受其全部威力。
因此,在17世纪,城堡的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墙的高度降低,并呈现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便炮弹能够弹开。此外,这样的设计也让守军更容易用火绳枪向敌人开火。城墙的周边形状逐渐演变为星形——这样的设计便于守军在不同区域集中火力。
复兴
随着火炮技术的不断进步,星形城堡逐渐被埋入地下的堡垒、战壕和掩体取代。在地面战场上,传统的城堡塔楼失去了用武之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类建筑在新的战场上又变得不可或缺。
这种需求,竟然来自天空。二战初期,各方开始实施轰炸行动。一开始,双方还大量散发传单,但不久后便转向了投掷炸弹。尤其是在1940年法国沦陷后,交战双方分别退到英吉利海峡两岸,能够攻击彼此的唯一手段便是空袭。
各国都开始加紧增强城市的防空火力,但这一任务并不容易——高密度的城市建筑成为一大阻碍。表面上看,把防空炮放到屋顶似乎是个简单的解决方案,但普通建筑的屋顶和结构只能承载轻型武器,无法满足更重型武器的需求。
德国人希望为更大口径的武器(例如88毫米高射炮)创造一个更好的射击角度。这些武器能够将炮弹送至8到10公里的高空,甚至还有威力更强的105毫米和128毫米口径炮。于是,他们找到了解决办法——
这个解决方案便是高射炮塔,德语称为“Flakturm”(意为防空塔)。这些巨型建筑通常高达40至50米,由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造,能够抵御炸弹的直接攻击。
从防空塔到夜总会
这些防空塔通常成对建造,彼此相距数百米。一座塔布满高射炮,负责火力打击,另一座塔则利用雷达设备收集数据,负责火控指挥。这种分工的目的是避免因多门高射炮同时开火而产生的浓烟、震耳欲聋的轰鸣和火光干扰指挥和计算工作。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空间,这些防空塔还被改造成防空掩体。厚重的混凝土墙壁能够有效抵御炸弹爆炸,而塔内完善的空气过滤系统则进一步提高了在最恶劣情况下的生存几率。
战争期间,德国共建造了八组这样的防空塔,每组由两座塔组成,分别位于柏林、汉堡和维也纳。在柏林战役中,这些防空塔最后一次参与了战斗。由于塔体结构坚固,它们成为盟军攻克柏林时的“硬骨头”,一度形成了顽强的抵抗据点,让盟军费了不少力气。
战后,柏林被苏联和西方盟国分区占领。为了避免复杂的战后局势进一步恶化,各方协商后决定将柏林的防空塔炸毁。然而,在维也纳和汉堡,大部分防空塔得以保留。其中一些至今仍被废弃,但另一些则被赋予了全新的用途——成为夜总会、水族馆或攀岩中心。这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如今以另类的形式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