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花椒第一生产大国,种植面积2500多万亩,年产干花椒35万吨以上。我国年出口花椒、花椒粉、花椒油等达3.5万吨。四川省花椒面积570万亩、干花椒产量8.9万吨,均居全国第一。
青花椒在四川省盆周低山丘陵区栽植面积达300余万亩,具有生长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风味独特等特点,倍受消费者的青睐。但青花椒由于树体刺多,导致工作人员在日常修枝整形和果实采收过程中容易被刺伤,且采收麻烦费工费时。为了实现青花椒的修剪采收管理轻简化,节约其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川农业大学花椒课题组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青花椒具有夏梢抽生当年能完成枝梢生长和花芽分化,且第二年能正常开花挂果的特性。基于此,通过集成创新形成了“青花椒修剪采收一体化技术”,将结果枝更新修剪和果实采收两项工作合二为一,最大限度地简化生产管理程序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青花椒修剪采收一体化技术”的技术成熟度高,技术简便,应用性强。该技术已在川东、川北和川中海拔800米以下的青花椒适生区全面推广应用,已在川南和川西海拔1200米以下的青花椒适生区部分推广应用。目前该项技术已在青花椒适宜生长区累计推广应用200余万亩,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提质增效情况
该技术与传统修剪采收技术相比,产量可提高20%以上,品质(挥发性芳香油和麻味物质)可提高5%以上,劳动效率可提高400%以上,每亩可增收节资1600余元。如果再结合青花椒带枝烘干技术,可实现青花椒生产过程全程宜机化和轻简化,这将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技术获奖情况
“青花椒修剪采收一体化技术”中的相关技术成果,2015年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名称:“花椒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研究与示范”),2016年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名称:“汉源花椒良种选育及配套技术和产业化研究”),2017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名称:“四川花椒特色经济林培育技术研究及产业研究示范推广”)。
技术要点
该技术主要是在低山丘陵区,水热条件较好的青花椒种植区,建立矮化密植(株行距2米×3米)的青花椒园,植株主干高40~60厘米,培养3主枝开心型树形,每株树丰产期前在主枝上培养30~60个结果枝,丰产期于每年果实商品成熟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在每株树上以主干为中心,直径60至80厘米范围内,选相对均匀分布的健壮枝条20至30个,从离基部10厘米高左右的地方剪断,即留下10厘米左右的桩头,其余没有被选中的枝条均从基部剪去,然后在剪下的枝条上采摘果实或带枝烘干。
修剪采收后,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产量情况每株施15-15-15的氮磷钾复合肥1~1.5公斤,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适时灌排水,通过科学的大田水肥管理促进抽生的夏梢快速生长;待主枝和留下的桩头上长出的夏梢长平均约10厘米左右时,选留均匀分布且生长健壮的夏梢50个左右,其余夏梢和秋梢均全部适时去掉,根据夏梢枝条的生长情况适时喷施叶面药肥,在8月底、9月中旬和9月底各喷一次500~800倍烯效唑与0.2~0.3%磷酸二氢钾的药肥复配液,通过高效的叶面药肥施用技术提高夏梢木质化程度和抗寒性及花芽分化;
于11月下旬至12月初青花椒枝梢停止生长或生长较缓慢时,截去夏梢顶部2~3厘米长相对幼嫩的梢头部分,进一步促进枝梢木质化和花芽分化,确保第二年正常的开花挂果。
适宜区域
该技术适宜于在川东、川北和川中海拔800米以下的青花椒适生区全面推广应用,以及已在川南和川西海拔1200米以下的水热条件较好的青花椒适生区推广应用。
注意事项
该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环节:
(1)修剪采收后的水肥管理,促进夏梢的早抽生和生长,不能因缺水缺肥而影响夏梢生长;
(2)应严格在适宜海拔区和适宜水热条件下推广应用,避免因海拔高和水热条件不好而使夏梢生长期不够,不能充分木质化、花芽分化和形成有效结果枝;
(3)科学合理施用叶面药肥复配液促进夏梢木质化和花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