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诗词猎奇
关注读书狗子
自古佛道二教,信者众矣,求佛的人讲究因果报应,为轮回而修今生;修道者则性命双修,追求的是得道成仙。但无论求佛求道,都得识字读书,否则难以理解佛经道典里的真义。可以说,古代出名的道士和尚都是读书人,有些高僧真人甚至能吟诗作赋,不下于当世才子。
比如唐宋出现过很多有名的“诗僧”,王梵志、灵澈、皎然、齐己、贯休、道潜、仲殊、黄檗禅师,都以诗词闻名于后世。而道教真人也不遑多让,能诗善词的也不在少数,比如著名的上洞八仙之一吕洞宾吕岩、南宗施组张紫阳、一睡八百年的陈抟老祖、全真七子之首的丘处机等等,也都曾在诗词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便是以睡梦入道的陈抟老祖的一首诗,此诗可谓是看破红尘的经典之作,开篇就是神句,羡煞我辈凡人。且来欣赏陈抟的这首《归隐》:
归隐
北宋·陈抟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陈抟老祖,据传以睡梦入道,一睡八百年,醒来时正指唐末五代战乱不休,恰好在华山遇见一农夫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箩筐,箩筐内各有一个小男孩,陈抟老祖拍手大笑:一肩挑两龙,天下定矣!这两个男孩正是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和其弟太宗赵光义。陈抟老祖为此定居华山,看护二龙。相传,赵匡胤年长后曾登山与陈抟下棋,连输三局仍不服气,陈抟问他想再下棋就要有赌注,赵匡胤耍无赖道:就以华山为注!结果又输了。后来赵匡胤发迹,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果真不食言,将华山划为道家之地。
当然,以上均是传说。历史上确实有陈抟其人,是著名的道家学者。陈抟出生于唐末,自幼修习道家典籍,17岁就收唐僖宗召见,赐号“清虚处士”。五代后唐时曾参加科举却名落孙山,后来游历各地,学习道法。周世宗柴荣赐号“白云先生”,到北宋时又受太宗召见,赐号“希夷先生”,后于华山仙逝,现年118岁。在古代,能活到这个年纪也确实称得上是活神仙了。
陈抟一生都在求仙问道,虽然参加过一次科举,但对功名毫不在意,落第后便一心游历各地,修道求仙。此诗便是其游历十年后看破红尘归隐时所作。开篇首句便是神句“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在滚滚红尘中混迹十年,唯有青山是最向往的,对诗人来说红尘俗事已是过眼云烟,十年的磨砺,终究决定归隐修道,看似消沉,其实蕴含着有一种独特的清醒。
颔联两句便点出诗人清醒的认识:“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争权夺利,不如睡梦养生,富贵繁华,不如安贫乐道。如此领悟,非凡人所能及。颈联两句“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说明诗人也看惯了世间纷争不断。因此向往青山归隐,远离是非。结尾再次点名心中向往的美好:“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读书拨琴、赏花听鸟,朴素的生活洗练自己,才是归隐的真谛。
此诗可以说是陈抟归隐前对红尘最后的回顾,大有看破红尘的意味。据说陈抟擅长养生,推崇睡梦得道,想来滚滚红尘,在他心中尚且不如一梦。而陈抟能在卫生条件极差的古代活到118岁,可能也是睡梦养生的好处吧。
↓↓↓更多唐风宋韵,关注读书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