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之变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所杀,贺拔岳的部下最终决定推选宇文泰接掌了贺拔岳的部众。

而宇文泰通过剿灭侯莫陈悦的势力,奠定了自己在贺拔岳部众中的地位。

而这时整个北魏的局势变成了在西北的宇文泰集团,在晋阳的高欢集团以及在洛阳的元修之间三方的博弈。

宇文泰和高欢为了控制政权,都开始拉拢元修站在自己一边。

那么这三方之间的博弈的结果如何呢?元修为什么和高欢的矛盾激化了呢?而宇文泰为什么又杀掉了入关的元修呢?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资治通鉴》里面记载的北魏的分裂的这段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资治通鉴》原文

原文和译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参看本公号同步发布的原文和译文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设置放大观看,本文囿于篇幅限制,仅放置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收获与反思

宇文泰刚刚接手贺拔岳的部众时,贺拔岳部众内部是有不同的意见的,当时的宇文泰并不能服众。

于是宇文泰选择了贺拔岳部众的共识,全力为贺拔岳报仇,最终剿灭了侯莫陈悦的势力。而通过剿灭侯莫陈悦的势力,宇文泰不仅大大扩张了自己的队伍和地盘,而且在贺拔岳的部众中的地位也得到了上升。

这时北魏的局势就变成了控制了西北的宇文泰,控制了东部的高欢以及在洛阳的元修之间的三足鼎立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不能不说是高欢的失误,当年高欢清缴尔朱氏,进军洛阳,废掉了自己立的元朗,而选择了元怀的儿子元修。而元修当时已经22岁了,早就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且年轻人血气方刚,不愿意接受高欢的遥控,所以也暗中扶持自己的势力跟高欢对抗。

当然高欢当时确实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当时自己的实力还不够强,当时是因为尔朱系的斛斯椿,贾显度兄弟等人临阵反了尔朱系,才诛杀了尔朱天光等人,而尔朱兆还没有消灭,高欢也不敢跟斛斯椿,贾显度兄弟再加上贺拔胜等势力轻易翻脸,所以也只能跟他们妥协,选择立了斛斯椿等人推荐的元修。

而之后高欢去晋阳清缴尔朱兆,虽然更换了北魏很多官员,并留了高乾等人在洛阳,但之后高乾等人也反水,导致洛阳实际上失控了。才出现元修秘密和西北的贺拔岳等势力联络,想要一起反高欢的情况。

当时高欢虽然清缴了尔朱兆的势力,但是其消化尔朱系的部众还是需要时间的,而西北的贺拔岳,荆州的贺拔胜等势力已经有了一定实力,所以最终就形成了高欢,贺拔岳和元修三方博弈的局面。

对于当时贺拔岳和高欢而言,想要的局面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他们同时开展了对元修的争夺。因为洛阳离关中和荆州都太近了,所以高欢才想要将元修迁到邺城,但元修也不傻,坚决抵制了高欢迁都的请求。高欢对此也无可奈何。

而这时高欢还想拉拢宇文泰,但均遭到宇文泰的拒绝,宇文泰甚至把高欢的信发给了元修,以表明自己忠于元修的态度。

元修对于宇文泰的这个态度还是满意的。之后又要求宇文泰率部队东进保卫自己,宇文泰派梁御统帅五千人进入了长安。元修两相比较,还是觉得宇文泰这边更听自己话,所以也拉拢宇文泰,给宇文泰封爵,宇文泰这时的地位已经赶上了之前的贺拔岳,从而更加奠定了其在贺拔岳部众中的地位。

但元修的身边其实不仅有倾向于宇文泰的人,也有倾向于高欢的人,当时封隆之就建议高欢想办法除掉元修身边的斛斯椿等人,结果被斛斯椿得知,这就将斛斯椿彻底推到了宇文泰这边。封隆之见消息泄露,投奔了高欢,之后元修身边的孙腾,娄召等人也都逃跑投奔高欢,而高欢几次要求元修用他的人也遭到了元修的拒绝,这就证明斛斯椿等人开始清理元修身边的势力,已经跟高欢彻底决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元修当时也知道自己还不是高欢的对手,所以抓紧时间征调兵马准备防御高欢。为了防止引发高欢的怀疑,元修以自己要讨伐宇文泰和贺拔胜为借口。但高欢这么聪明的人当然知道元修的想法,所以他跟元修讲自己会带领三万兵马,从河东渡河,派遣恒州刺史库狄干等人统领四万兵马从来违津渡河,领军将军娄昭等人统领五万兵马讨伐荆州,冀州刺史尉景等人统领七万山东兵、五万惯于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讨伐江东地区,来配合元修的讨伐。其实这时双方就已经开始摊牌了,元修讲我征调部队去讨伐宇文泰,高欢说你那点部队够干啥的,看看我这边几十万大军,想踏平洛阳很容易。

元修这时也只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指责高欢早就有不臣之心,想要废掉自己再立新君,而且封隆之,孙腾等人叛逃,高欢反而接纳他们就已经摆明跟自己为敌了。元修还指出高欢虽然声称攻打宇文泰,但实际上四路进发向洛阳开进,这要干什么是很明显的。所以元修指出如果高欢收手,双方还可保持和平,如果高欢南进,自己会坚决抵抗。这时双方已经剑拔弩张没有余地了。

但当时元修还抱有一些侥幸心理,担心到关中被宇文泰控制,还想看能不能去荆州,但身边的大臣全部否决了元修的提议,指出只有到关中一条路了。

后来元修还征召贺拔胜赶赴洛阳救援,但贺拔胜考虑自己也没有实力和高欢对抗,所以没有应召。

这时元修再没有其他路径可选,面对高欢大军压境,只能派人让宇文泰来接自己,同时将冯翊长公主许配给宇文泰做妻子,表示宗室对宇文泰的重视。

宇文泰任命以前的秦州刺史骆超为大都督,率领一千名轻装骑兵前往洛阳,又派遣杨荐与长史宇文侧一道到关外迎候孝武帝。

这时高欢派弟弟高琛镇守晋阳,自己带兵直接南下扑向洛阳。要抢在宇文泰之前拿下元修。而宇文泰这时也向各州郡发檄文,声讨高欢,自己率军队前往高平。

其实当时元修手里还是有一些军队,当时元修让斛斯椿为先锋,陈兵在邙山的北面抵御高欢。斛斯椿建议趁高欢的大军刚刚远途而来比较疲乏之际发动突袭,但元修身边的杨宽劝谏元修不要让斛斯椿立功之后又成为下一个高欢。元修因此下令阻止了斛斯椿的行动。由此也可以看出,元修这时对于任何人都不信任了。而斛斯椿等人对元修这时其实也是心凉了。

而高欢的突然南下也打乱了宇文泰的部署,这时他的部队离洛阳还有距离,接应元修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宇文泰兵分两路,一路向并州进军做出偷袭高欢大本营的态势,一路率一千轻骑急赴洛阳。

形势如此危急之刻,元修这边还在内斗,元斌之和斛斯椿争权,然后跑回洛阳说高欢兵马已经进了洛阳,元修赶紧召回斛斯椿,然后带着元宝炬等人连夜出逃,但有一半的人跑到一半就逃回了洛阳。武卫将军独孤信单人匹马追赶上了元修,让元修非常感动。

元修这一路西逃可跑惨了,一路马不停蹄,水米都没有了,后面高敖曹率大军追赶。元修直跑到湖城(河南灵宝西)才有村民给了元修一点馒头和水喝。到了稠桑(灵宝市西北)宇文泰派来的毛鸿宾才接到元修,才让元修身边的人能吃了顿饱饭。

这时高欢也进了洛阳,进了洛阳的高欢面对没有跟随元修逃跑的大臣展开了清洗,指责他们不追随皇帝,反而投机,因此杀掉了兼任尚书左仆射的辛雄以及开府仪同三司叱列延庆、兼任吏部尚书崔孝芬、都官尚书刘廞、兼任度支尚书天水人杨机、散骑常侍元士弼等人。

所以说不管任何时候,人都不能投机,如果这些人跟着元修逃去关中,可能还能博取很多人的尊重,而这些人又跑回洛阳想要迎合高欢,结果一定是被高欢鄙视。面对这样两面三刀的人,高欢杀掉他们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时宇文泰也迎到了元修,将元修迎接入长安,元修任命宇文泰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同时让宇文泰与冯翊长公主成婚,以拉进两人之间的关系。

高欢清洗了洛阳的官吏之后带军向西攻打潼关,拿下了潼关。但他清楚这时凭自己这些力量要攻打长安还是不大可能的,所以退到了河东地区,然后派侯景攻打荆州。驻守荆州的贺拔胜当时也是三心二意没有配合宇文泰勤王,这次面对侯景的大军压境,贺拔胜不是侯景的对手,打败之后直接逃到了南梁。

高欢拿下荆州之后回师洛阳。面对元修已经落入宇文泰之手的情况,高欢知道已经无法挽回,只能自己再立一个北魏的宗室。因为意识到之前立了血气方刚的元修才导致出现不受控的局面,这次高欢选择了十一岁的元善见为皇帝。

为什么高欢在拿下洛阳之后还是要选择立拓跋家族的人为皇帝呢?这背后其实还是反应出来高欢虽然控制了东部地区,但其内部依然不是铁板一块,自己的威望还不足以服众,还需要打着北魏的旗号来让一些中立的人不跟自己作对。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否则自己很快就又步尔朱荣的后尘了。其实在文章中也提到了当时齐州刺史侯渊、兖州刺史樊子鹄、青州刺史东莱王元贵平等人都是处于观望态度,对于高欢而言,自己还没有精力去一个州一个州安排自己的势力,所以只能先用拓跋家的大旗稳定住内部局势,再慢慢解决这些人。

而高欢也知道不能让元善见待在洛阳了,所以高欢将元善见等人迁到了邺城,将都城建在了邺城。至此,北魏彻底分化成两个政权,西边的宇文泰拥立元修成为西魏,而东边的高欢拥立元善见,成立了东魏,实际上北魏就已经彻底的消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们前面就谈到过,当一个社会出现危机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反对的势力联合起来去推翻执政者。但当一个合法政权被推翻的时候,这些反对势力共同的目标消失后,关于谁来分这个蛋糕就成为主要矛盾,于是这些反对势力之间一定会决裂然后引发激烈的较量,直到最终一家能把所有家打服才能获得执政权。而如果无法打服,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一个政权就此分崩离析,会碎成很多块,当年东汉演变为三国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就是残酷的政治斗争,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依然是如此。所以不要觉得我们国家多少年了都是大一统未来即使乱了也会大一统,一旦国家乱了,最终一定会有一个各派势力激烈较量残酷斗争的过程,最终能否保持大一统甚至说还存在这个国家都是未知的。想欧洲以前那么多帝国的崩塌,后来碎成这么多小国不就是如此嘛。而像南斯拉夫这样一个大国崩塌碎成无数小国然后陷入战火也会是必然的结局。

而元修投奔了宇文泰,获得了好的结果吗?从历史记载来看,元修和宇文泰之间的蜜月期很短暂,很快宇文泰就将元修毒死。《资治通鉴》里面选用了《北史》的记载说元修跟自己的堂妹元明月乱伦,让宇文泰很不快,于是联合一些宗室把元明月给杀了。由此引发元修非常不满,最终元修也被毒死。

其实元修的死未必是因为元明月的事情。因为以元修的性格,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所以他是不甘于寄人篱下的。但他又拎不清楚这个社会政治运作的规则,自己没有武力,那就要忍,就要慢慢积蓄自己的力量以待时机。其实当时元修在洛阳的时候高欢和宇文泰冲突,元修暗中培育自己的势力未必没有机会,因为这两方势力在当时都要争取中间派的支持,都要树政治正确的大旗,谁都不敢贸然称帝,那么元修当时就是这两方势力争夺的对象,元修只要躲在后面让他们斗自己未必没有机会。但元修贸然跟高欢摊牌,自己又没有底牌,还不信任身边的势力,那就离灭亡不远了。

所以元修其实还是犯了知识分子的幼稚病,以为大家都是讲规则的,但却不知道这个世界运作的规则还是靠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