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仅仅是一种愉快的感觉,也不仅仅是让我们 “坠入情网 ”的东西。在埃里希-弗洛姆看来,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是一门需要知识的艺术。

文化中弥漫着情歌、浪漫电影和小说这些爱的理念,人们对爱的追求是普遍的,重要的是我们渴望爱与被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男性追求财富、权力和地位,以获得爱和崇拜,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女性确被鼓励变得讨人喜欢、乐于助人、不具攻击性和有吸引力,变得 “可爱 ”就是让自己变得有吸引力。

在大多数文化中,人们所说的‘可爱’在本质上是受欢迎与性感的混合体。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爱是简单而自然的,但爱却是人类最具挑战性的努力,经常失败,而且往往是惨败。弗洛姆的解决方案是把爱情当作一门艺术,需要认真研究才能掌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出,任何关于爱的理论都必须以人性论和将人类的存在理解为自然的一部分为出发点。由此产生的想法是,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世界中的个体的分离性和孤独感。

这种分离性在没有通过爱重聚的情况下,会导致强烈的羞耻感、负罪感和焦虑感,人们最深切的需求就是克服这种存在的分离性和孤独感。

无论年龄大小、文化背景如何,都面临着如何克服分离、如何实现结合、如何超越个人生活并找到合一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有通过爱,我们才能克服分离感和孤独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爱主要是给予的艺术,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积极力量,它包含关爱、责任、尊重和知识,爱不是与某个具体人的关系,而是一种积极的性格取向。

兄弟之爱是全人类之爱的基础,是“爱人如己”,具有普遍性,不排斥共同人性的理念。

母爱代表爱的无条件层面,是一种无条件的爱,不为自己做任何事情,只为主体的滋养和成长。母爱是对孩子及其需求的无条件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平等的兄弟之爱和无条件的母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情欲之爱,是指深刻的 “渴望完全融合,渴望与另一个人结合”。

自爱是爱的第四个维度,但不是爱的替代品,而是爱的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方面。真正的爱自己与真正爱他人的能力密不可分。

最后,爱神源于分离的体验和通过体验结合来克服焦虑的需要。

在这个世界上,幸福意味着通过消费商品和体验来 “享受快乐”,爱情也成为了交换和消费的对象。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人无法去爱,他们只能交换自己的 “人格包装”,并希望得到公平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