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曾经评价林徽因是:“一代才女”,这一评价完全是名副其实。
林徽因是父母成婚八年后出生的,半封建的家庭给林徽因的人生造成了影响,所以,她的一生很少会表现出三从四德一样的温顺,而是一直不断地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跟着父亲“出国考察”,此次出行,让林徽因确定了未来的人生方向——建筑学。
前往英国前,林徽因就已经认识了“清华学堂”的梁思成,从英国回来后,两人的来往也更多了,在双方的父母看来,这是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然而,两个年轻人都已经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的熏陶,不愿意被动的接受父母包办婚姻,不过,两人自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对于这个性格独立的新派未来儿媳妇,一向保守的梁思成的母亲不大喜欢,双方之间的关系一度很紧张。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块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梁思成考入建筑系,然而,这个系当时并不接收女学生,林徽因只能转而进入美术学院,不过,她选修的都是建筑系的课程,后来还被该系聘为“辅导员”。
1925年底,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一场军阀混战中被流弹击中身亡,这对林徽因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1927年,梁思成获宾州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林徽因获得美术学院学士学位,两人曾经一块在著名的美国建筑师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没过多久,梁思成转入哈佛大学研究美术史。林徽因则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跟随贝克教授学习舞台美术。据说,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在国外学习舞台美术的学生,可惜的是,她后来只将这当作自己的业余爱好,之后并未正式从事过舞台美术活动。不过,这也让我们多了一位建筑师。
1928年,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嫁给了梁思成,林徽因不愿意穿西式的白纱婚礼服,但是又没有中式“礼服”可以穿,随后,林徽因利用自己构思舞台服装的想象力,自己设计出一套“东方式”带头饰的结婚服装。
婚后,两人在欧洲度蜜月,实际上,这也算是他们二人学习西方建筑史之后的一次见习旅行。
林徽因一生去过很多地方,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修复和保护了很多古建筑。
小雁塔的修复工作告一段落后,林徽因和梁思成离开了西安,启程前往太原。在途经五台山时,林徽因无意之间撩开了车帘,意外发现一弯飞檐。
多年实地考察的经验告诉林徽因,这一弯飞檐充分证明,这座庙宇具有极大的考察价值。
于是,林徽因急忙将丈夫梁思成拉下车,其他人紧随其后,他们翻越数座山峰,终于见到了一座古寺。
林徽因激动地指着那座建筑说:“是它,就是它!”
因为年代久远,这座隐藏在深山里面的古寺早已经被大家遗忘,里面尽显荒凉破败,寺庙里面的人也少得可怜,只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僧和一位年幼的聋哑弟子看守,在见到林徽因几人后,他们一脸平静地接待对方。
等真正进入里面,林徽因才知道,原来这里就是史料记载里面著名的佛光寺。
进入寺院,林徽因看到,在佛光寺大殿的佛坛上,竟然还安放着三十多尊高大、造型别致的完整的彩色泥塑,东大殿中亦有五百多尊泥塑。虽然这些泥塑已经饱经风霜,但是,仍旧能清晰的看出,这些都是唐中叶以后菩萨的造像。
在佛坛中,他们注意到一尊与众不同的塑像。塑像是一位面容轻柔的女子,因为已经过去了上千年的时间,所以面部轮廓不怎么清晰。起初,大家都先入为主的以为这是武则天的塑像,直到细心的林徽因在石经幢上发现一行字:“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它竟然是宁公遇夫人的塑像。
站在塑像前,林徽因百感交集,似乎有千言万语都哽在喉头说不出来,随后,她站在宁公遇夫人的塑像前进行了合影。
他们一行人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留在这里进行了几天的考察、搜寻和测绘,可惜,最后没有任何的发现,这里似乎没有任何的碑刻,或者文字上面的记载。
众人备受打击,但是,梁思成却没有因此放弃,他觉得不能用平时的办法看待这里,或许应该另辟蹊径,思及此,梁思成爬上了天花板,让他意外的是,屋顶结构和后世结构完全不同,采用的是“大叉手”,而不是“侏儒柱”,这样的结构,据传,最早出现在汉代,只是,他们只在文字上看过,从未见过实物。
出于建筑学家的严谨,以及对古建筑的负责,梁思成他们认为,不能仅仅凭借着绘画和雕塑风格来确定这座古建筑的建造年代。
就在这时,一直在做地面工作的林徽因突然激动的叫了一声,原来,他发现大殿横梁下隐隐约约像是有自己,因为横梁太高,他们只能在请外面的农人,借助梯子登上横梁。让他们高兴的是,横梁上确实有字迹,只是,年代久远,自己早就糊作一团,没有办法辨识。
林徽因他们不愿意就此放弃,于是扯了床单,蘸水不断地进行擦拭,过了很久,他们终于看到了大致的字样:助造佛殿泽州功曹参军张公长。看这字迹,分明是唐朝时期的,这一重大发现,给了他们极大的鼓励。
梁上的题字,加上他们在石经幢上发现的刻文,两者全部都吻合,这座神秘大殿的建造时间,终于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等一行人的努力下,得到了确定。
正是因为林徽因等人对佛光寺的发现,十六年后,山西考古队在距离它西北处约几十公里的深山中,又发现了另外一座寺庙,也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南禅寺。
林徽因和梁思成让仅存的两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得以被世人知晓,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是极大的功勋。
结束了佛光寺的探测工作之后,林徽因一行人继续北行。
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林徽因夫妇还在五台山,他们还沉浸在发现佛光寺大殿的木结构建筑中,对于外界的事情一无所知。直到他们意外发现一张过期的报纸,在看到上面的内容后,大为震惊,原来,战争已经爆发了一周的时间,他们不敢想象,北平在这一周的时间里经历了什么。
林徽因他们明白,战争已经来了,一时半会儿根本不会结束,他们的当务之急就是用最快的速度立刻回家。
因为战争的影响,通往北平的路大多数都已经被阻断了,林徽因和丈夫心系家中年幼的儿女,最终,几经周折,日夜兼程,终于返回北平。
林徽因爱文学,但是也只能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往往等到灵感来了才会动笔,但是,对于古建筑,她却和梁思成一样,将其当作近乎神圣的事业来献身。
从1931年到1937年,林徽因曾多次和梁思成以及其他同事们一道,在河北、山西、山东、浙江等省的广大地区进行古建筑的野外调查和实测。
当年,他们前往人迹罕至的荒郊野谷之中,只能依靠原始的交通工具或者是徒步跋涉。林徽因在测量、绘图和系统整理资料方面的基本功不如梁思成,但是,在融汇材料上面却是灵感不断,经常会发出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独到见解。
那一时期,梁思成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大多数都是经过林徽因的加工过的。梁思成后来经常对孩子们说,他文章的“眼睛”大半是林徽因给他“点”上去的。
除了才华,林徽因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她的优越长相。这张照片拍摄于1933年,照片中的林徽因才29岁,她穿着一身大衣,腋下夹着一个女式包,即便和胡适他们合影,林徽因也没有半点露怯,反而气场尽显。
说起胡适,他和林徽因的公公梁启超还有交往。
胡适比梁启超小18岁,他在学堂读书时,就读了大量的“新书”,其中就有梁启超的著述。后来,他在书中写道:“这时代是梁先生的文章最有势力的时代,他虽不曾明白提倡种族革命,却在一班少年人的脑海中种下了不少革命种子。”
胡适真正结识梁启超,已经到了20世纪20年代。
辛亥革命后,1912年9月,已经40岁的梁启超回到了祖国,6年后,梁启超公开发表谈话,表示放弃自己的政治活动,致力于教育事业、从事研究和著述。
此时的胡适已经从美国留学回国,在北大当起了文科教授,他和陈独秀组织和倡导新文化运动,这在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胡适本人也一炮而红。
1918年,胡适从一位朋友的口中听说,梁启超对他以前写的《墨家哲学》表示过“嘉许”,还说梁启超的手中有很多墨学材料,他愿意“见示”。胡适也动了和对方见面的心思。借着自己今日要去天津南开学校演说的机会,胡适去拜见了梁启超。
只可惜,两人此次并未如愿见面,梁启超去了京城,时间上发生了冲突,故而未能见面。
两人见面的时间推迟到第二年三月,两人见面后,在后来的几年中,来往还是比较多的。胡适晚年时和学生说:“他住在天津,我倒常去看他,吃饭,有时候打牌。”他们在一块会谈论当时的政治问题,但是更多的却是对他们共同感兴趣的学术问题的交流和争论。
梁启超有一个好儿子和好儿媳,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是林徽因参与设计的。
1949年7月10日,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政协筹备会在各大报纸发布公告,公开征集国旗图案、国徽图案、国歌。截止到8月20日,他们一共收到900多个应征方案,可是,在看到结果后,他们都摇摇头。
最后国徽设计的任务被交付给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两个设计小组。清华设计小组的成员中就包括林徽因和梁思成等人,其中,林徽因和莫宗江是机体设计者,其他人是参加技术意见者。
在梁从诫的回忆中,在设计过程里,国徽的不少构思,都是他的母亲林徽因首先提出来的。林徽因不但提出了新想法,还立刻执笔绘制草图,和大家一块讨论。
就连梁再冰都承认了这件事,父亲梁思成在写给她的家书里写道:“技术工作全由妈妈负责指挥总其成,把你的妈妈忙得不可开交,我真是心疼,又不过意......妈妈瘦了许多,但精神极好。”
在设计工作最紧张的时候,林徽因还处于病中,而且情况非常的糟糕,她已经没有办法去建筑系上班,只能居家办公。
林徽因的家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草图,有的时候她还会在床上放一块木板,倚床办公。林徽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已经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在忘我工作了一个多月后,林徽因领衔设计的清华小组完成了第一稿。
清华这边拿出“嘉禾五星红绶穿瑗”的方案时,中央美院也拿出由天安门图案构成的国徽设计方案。然而,设计方案并没有得到录用。周总理发出指示,安排清华设计组重新做一个新方案,将它原有的方案和中央美院的“天安门”方案结合在一起。
清华设计小组又增添了新的组员,人员虽然扩大了,统筹领导仍然是林徽因。林徽因一再和所有组员强调,国徽不能像普通商品的商标一样草率艳俗,用色尽量减少......
最后的成稿交上去后,周总理最终赞成清华的设计方案。6月23日,政协全体会议再次召开,会议由毛主席主持。在会议上,毛主席提议通过了国徽的最终方案。林徽因作为特邀人员出席了此次会议,在听到宣布方案通过的那一刻,林徽因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因为国徽设计的成功,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任务也交到了清华的手中,林徽因也参与其中。
在设计纪念碑时,林徽因已经重病卧床,但是,她仍旧带病坚持工作。最后,他们终于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然而,林徽因也有无能为力的一天。林徽因和梁思成一直为保护古城和古城墙奔走。然而,当时有人认为,北京旧城的整体布局,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国家首都在功能上的要求,不但妨碍交通,而且还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当然,还有一个最让人无奈的理由:城墙拆下来的砖块,可以用来建造新的建筑或者铺设公路。
对于阻碍交通,林徽因已经提出了建议,不破坏城楼和城墙的整体性,在每座城门的两边打通车辆进出的通道,就可以缓解交通堵塞的问题......然而,他们的意见并没有得到采纳——坚持城墙一定要拆......
眼看着不少单位已经随意地在古城里面没有规划地造房建楼,林徽因焦急地说,现在如此没秩序地盖楼房,捂都捂不住,以后的麻烦就大了,必须赶紧规划。
林徽因和梁思成为了保存古城和古城墙奔走呼号,苦苦哀求,然而,他们却不为所动。在北京古城墙被拆除动工的那天,林徽因和梁思成互相搀扶着去了现场,面对一地的乱转碎土,林徽因失声痛哭,他们一生保护古建筑文物梦破碎了。
林徽因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年轻时候患上的肺病一直都没有得到根治。1945年,在重庆看病时,医生就曾私下对费慰梅预言,林徽因的生命维持不过五年,但是,当林徽因将自己的心血都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时,奇迹也发生了。
距离1945年早就过去不止五年,在这期间,林徽因拖着病体,参与了国徽......这些成就都是林徽因生命的延续。
1954年底,林徽因病倒住进同仁医院,次年,梁思成也患上肺结核住进同仁医院,两人的病房紧挨着。1955年3月31日晚间至4月1日凌晨,林徽因进入弥留状态,她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请求值班的医生,希望可以见一见隔壁的丈夫,但是,没成想,竟然被蛮横的护士用“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说”为理由拒绝了。然而,林徽因等不到天亮了,她连最后见爱人一面的心愿都没有办法达成。
1955年4月1日凌晨6:20,林徽因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享年51岁。
林徽因生前曾和丈夫约定,他们两个死后的一方要为先行一步的设计墓体,完成他们相伴一生最后送终的责任。林徽因的灵柩安葬在八宝山公墓,墓体就是梁思成设计的。
林徽因病逝后,梁思成将她的全部诗歌都抄录在本子上,林徽因生前一直没能看到它们集结出版,如今,梁思成为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