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发展好农业农村各项事业,是基层政权的职责所在,解决好农民急难愁盼,是乡村干部的使命使然。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学习借鉴 “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不断夯实乡村产业基础,改善乡村面貌,提升治理水平,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接续奋斗。
紧盯稳定安全,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深入实施“田长制”,设“田长”148名,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监管格局,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坚持新建与提升并重,分类分区域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质改造。聚焦关键良种,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围绕“产业急需、农民急用”加快抗逆抗旱优良品种示范推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需要,启动制种回归行动。坚持规模化、机械化、智慧化种粮,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推进行动,引导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购置从耕到种再到收割,包括种子拌种、田间灭草、杀菌、灭虫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大力推广无人机喷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户。
夯实发展基础,聚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等村的食用菌,券新、好庄、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马庄等村的牛羊养殖发展成效明显。充分发挥县金谷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券桥站点国有粮食收储主渠道作用,做好收购、储存、加工、批发、零售、兑换等工作,推动粮食产业链条从“田间”延伸到“车间”,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溢价能力。像抓工业经济发展一样抓农产品加工业,河南环福大豆食品有限公司、兆民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立镇电商直播创业园,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发展新模式,帮助群众把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带货变成“新农活”,使优质农产品工业品搭上“数字快车”,让“好收成”“好产品”变成“好收入”。
紧扣“急难愁盼”,蓄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全镇共有垃圾中转站3座,垃圾箱236个、垃圾桶8132个、大型垃圾运输车辆6辆、小型垃圾清运车辆159台、洒水车1台、环卫工159名;改厕1054户;整改涉水问题195条,整改提升养殖场(户)粪污136户,将污水治理与坑塘治理、厕所革命等有机结合,实现污水净化处理,圆满解决 “污水哪里去”的问题。针对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该镇采取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工作的互促共进。该镇聚焦水、电、路、讯、房等基础建设薄弱环节,推动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农网改造等工程,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硬化、维修乡村道路72.4公里、排间道755条;新建供水站4个、集中供水点261个;改造变压器89个,建成35KV券桥变电站1座和10KV配套工程,10KV线路由4条增加至8条;新安装太阳能路灯400余盏。镇一小、一中先后完成搬迁。提升镇敬老院设施服务水平,基本达到一星级水平。顺丰、圆通等快递先后入驻并向村庄延伸覆盖。
聚焦高质高效,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积极盘活农村资源,激活乡村振兴“沉睡变量”,高质高效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升“一村一品”发展水平,在扩大规模、提升质量、打响品牌、提高效益上下功夫,集中资源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做到村村有产业、业业有特色。延伸“一镇一站点”社会化服务体系网络,以农业技术推广站为纽带,增强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探索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民土地使用权不变、农民经营主体不变、农民受益主体不变的情况下,以“联合社+专业合作社+村两委+农户”的运作方法,以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等为托管方,按照农民的要求,对其责任田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的土地托管模式,稳步提高粮食集约化水平,年动态托管面积在2万亩以上。
突出多向发力,大力实施农民增收专项行动。坚持把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作为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托农事综合服务促进农民工资性财产性增收,释放乡村人才“乘数效应”,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合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实施粮食生产丰收行动、果业提质增效行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契机实施农民就业水平提升行动;以完善提升市县镇村四级就业体系建设为契机,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以消除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为契机,实施村集体经济振兴行动。加速提升农村实用带头人、“头雁”项目、高素质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等各类乡村人才培育效能,常态化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实现全链条培育、全方位搭台、全过程服务,让更多的人才回到乡村、建设乡村、留在乡村,实现人才回归、项目回移、资本回流、技术回归。(王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