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这几年咱们南三镇的变化,可真是太大了!”近日,坡头区南三镇村民陈秀英感叹,自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来了后,该镇处处都是风景。

自2021年起,由广东海事局牵头,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广东分行等单位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进驻南三镇。工作队结合南三镇地域特色和民生实情,对防返贫动态监测、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和美乡村、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探索出了独特的帮扶“南三路径”,正稳步朝着将南三镇打造成集旅游、教育、文化、康养、体育为一体的现代化旅游岛的目标迈进

拼效率,实干赢得“信任票”

12月13日,记者一行跟着工作队走进湖海小学,校园里书声琅琅与欢笑声交织。崭新的“青能量”电脑教学室,翻新的教学楼,各类读物齐全的“湖海智阅空间”尽在眼前,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工作队的用心走访调研,多方联动捐赠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聚焦基础教育帮扶,工作队深入贫困家庭,逐户走访,为29名学子申报“暖暖繁星”项目获得5.8万元资助,自筹与募捐15.5万元教学物资惠泽三所学校,还为单亲家庭脱贫户送上电脑助力网课学习与技术提升,以教育帮扶巩固脱贫根基,为乡村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把南三镇当作家,把每一位村民当做“家人”,工作队每名队员时刻关注着村民的急盼难愁问题。在防贫监测上,工作队分组对1340户脱贫对象全覆盖走访。每年还开展“下乡送温暖”,自筹13.4682万元慰问困难群众

全力扶出产业振兴“路”

“快来看看我们的南三青蟹,这可多亏了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在邓屋村的青蟹养殖基地,负责人陈伟一边兴奋地向工作队和记者展示着手中肥硕的青蟹,一边说。养殖池里,青蟹挥舞着大钳子,在水中欢快地穿梭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挖掘南三镇的水产养殖潜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队深入各水产养殖企业、池塘、网箱养殖基地、育苗车间等进行走访调研。全面掌握了南三镇水产养殖的品种、模式、产量、效益等基本情况后,通过帮扶单位自筹资金入股,发动农业银行提供贷款支持,邀请广东海洋大学提供技术指导,多管齐下,解决了青蟹养殖基地的发展难题

同时,工作队还指导农户利用网络销售平台,拓宽了销售途径,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多元化。在工作队的带动下,周边养殖户纷纷加入青蟹养殖行列,共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青蟹产业

工作队还积极整合社会力量

推动番薯、花生等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

将南三镇扶上了一条产业振兴路

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工作队的带领下,南三镇以自然村经济合作社与村民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流转协议书”的形式,发动种植大户进行连片种植,加快土地流转,助力撂荒土地复耕复种,打造万亩花生种植示范基地,将“撂荒地”变成了“致富田”,不仅带动了周边235名农户、60名脱贫户就近就业,还为发展海岛旅游观光增添了新的打卡热点

期待村晚赋能乡村振兴

在湛江开展帮扶工作几年间,我们见证着湛江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升级,交通网络配套日益完善,现代农业与特色产业蓬勃兴起,乡村经济结构实现多元化,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驻东湖村第一书记杲春旺认为

要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湛江还可以在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对新兴产业、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扶持

吸引更多资本与人才等多方面发力

推进乡村全面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湛江村晚不仅是凝聚乡亲,展示才艺的大舞台,更是展现乡村振兴成果的绝佳窗口,通过政府搭台、平台赋能、多方联动,唱好‘百千万工程’这台‘好戏’,可为湛江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杲春旺建议湛江村晚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植入更多乡村振兴新元素,如设置农业科技展示区,展示新型农机具与种植技术,安排村民讲述网络创业故事,分享致富经验等。期待通过湛江村晚,让更多人看到工作队的努力与乡村的崭新风貌,吸引更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策划:路玉萍

文字:记者杨雅丽 李亚强

图片:记者张锋锋

视频:记者李嘉斌

编辑:马栩杰

审核:梁华 李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