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初,朱德从太行山前线回到延安,从周恩来那里得知一个噩耗,多年来朱德托人寻找的一位恩人,竟然在云南昆明被人刺杀了。

朱德顿时陷入沉痛的哀伤之中,他直觉此事不简单,问周恩来这位恩人被刺杀的经过。一问才知道,原来恩人之死竟然还有那么多肮脏的内幕。

一、范石生私放朱德

朱德念念不忘的这位恩人,不仅是他自己的恩人,实则也是早期红军的恩人。追寻其渊源,还要从八一南昌起义说起。

1927年8月南昌起义后,朱德率一部分起义军转战江西、广东,几经挫折后,部队只剩下2500多人。朱德带着这支小队伍转来转去,到处都是敌人,根本没有一个合适的落脚地方。又过了一个月,部队越打越少,只剩不到1000人。

部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怎么办?朱德决定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找一个稳固的落脚之处。恰在此时,他打听到在广东湖南和江西三省交界处活动的一支桂系部队十六军,其长官范石生是当年故交,朱德便按照当地报纸上登载的信息,给范石生写了一封信,请求和他见见面、叙叙旧。

我们以后世之角度看待朱德,总觉得他是革命家、军事家,遇到什么事都算无遗策、成竹在胸,其实那时我党我军的事业刚刚起步,一无经验二无基础,天地之大,放眼望去险恶无比,即使是朱德也不免惴惴。贸然写这封信过去,他根本不知道这位当年的故交到底会不会搭理他。

谁知信送过去之后,竟然得到热烈的回复。范石生热情地邀请朱德去见面。

范石生和朱德有什么交情呢?

范石生,生于1887年,云南河西县(今为云南通海县)人。出生于一个教书先生家庭,家学比较深厚。范石生考中过秀才,还跟伯父学过中医。1909年考入云南讲武堂,与朱德成为同班同学。朱德比范石生大一岁,两人相谈投机,后来还结成了金兰之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业之后范石生与朱德同入滇军,都是从基层干起。两人都追求进步,参与了辛亥革命,都当上了旅长,朱德甚至还当上了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可以说都是滇军的俊才,两人更加惺惺相惜、情若兄弟。

后来朱德出国留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光耀千古的共产主义革命事业。而范石生则继续留在滇军中。当时的滇军内部派系混杂、矛盾丛杂,范石生与滇军大佬唐继尧反目成仇,为求自保,不得不向邻省的桂系军队寻求支持,后来竟阴差阳错地成为桂系部队。军阀混战数年浑浑不知何时是个头,范石生大感厌倦,恰在此时孙中山向西南诸省军阀发出呼吁共同护国,在其感召之下,范石生率部进入广东,成为孙中山麾下最可依靠的力量之一。孙中山为酬劳范石生,授予其陆军上将军衔,官封军长。范石生达到了人生巅峰。

1927年朱德率军四处辗转时,范石生正率领十六军驻扎在位于江西、广东、湖南三省交界处的汝城县。范石生听说朱德一来,马上欣然同意接纳。朱德率部到十六军,为了安全,暂时挂上十六军47师140团的假番号,范石生对外称这支部队是他新近招募的。

范石生大方地给朱德提供了给养,换发了新军装,给足了武器弹药。朱德跟他有言在先,我们的革命部队保持独立建制,我们还要在这附近支援工农革命运动,范石生部队不得干预。

这些条件,范石生全部接受,对朱德部队的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不加干涉。朱德所部兵马因此逐渐恢复元气,南昌起义后原本已经打散、走散的同志们,听说朱德在这里,也都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重新加入部队。如此一来,朱德手下居然又聚集起数千人马。

为啥范石生这么大方呢?一是因为两人有旧交,互相欣赏。二是因为范石生当时也有苦衷。他本是云南人,与滇军历史渊源更密切,加入桂系中始终不被当作自己人,屡受排挤。本来过得就不如意,蒋介石在北伐战争中突然崛起后,不断打击杂牌军阀,与广东军阀陈济棠联手整治范石生。范石生过得更不如意,所以才想借朱德的关系,与共产党攀上点“亲戚”,寻求支援。

范朱之交很快便走漏了风声,蒋介石、陈济棠闻讯立即强令范石生消灭朱德所部。

范石生顶不住这么大的压力,但又不肯杀友卖交,于是紧急通知朱德,让他赶紧另寻去路。朱德明白范石生的苦衷,立即率部离开,奔向井冈山。

临别之际,范石生写信赠言,其中一句话令朱德印象深刻:你们未来是会成功的!

朱德起初对范石生那句话并没有太大感觉,毕竟当时我党的来路还很险恶,国民党反动派势力太强大。后来朱毛红军会师,人民军队越来越壮大,朱德越来越感到范石生眼光之精准、境界之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