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1936年)1月28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鄂、皖、赣三省省界以长江天然主泓道为界,将九江(江北)所属之团牌洲及封廓乡两处划入鄂省之黄梅县,九江(江北)所属之桑落半乡及老洲头、屯地圩等处划入皖省之宿松县。6月18日,鄂、皖、赣三省办正式移交交接手续。
1935年10月20日《申报(上海版)》第八版三省勘界问题各代表昨在赣会商
(南昌)勘划鄂、赣、皖三省界之内部代表张恂、殷澐,皖代表孙震、阮仲思,鄂代表夏维时、吴松乔先后到此。十九早午,与赣代表燕方田、傅元衍、杨芳蔚作初度会商,决定廿二日在浔集合,转往江北勘察,然后商划界办法,呈政院作最后决定。三省代表对记者表示均无成见,听命中央。预料三省划界易于解决,仅赣之祁公堤与浔经济民情关系密切,此地又与鄂之黄梅连接,将来属赣属鄂,或稍有争议。(十九日中央社电)
1935年10月20日《民国日报(江西版)》第七版三省划界代表 昨作初度会商
定廿二日在浔集合勘查各代表对划界毫无成见
长江北岸划界之内政部代表张恂、殷澐,湖北省代表夏维时、吴松乔,安徽省代表阮仲恩、操震巳,先后抵省。水利局长燕方畋,特于昨(十九)日中午,欢宴各代表,并邀本省代表杨芳蔚、丘葆忠、傅元衍、刘琳等作陪。各代表曾于席间,作初次之会商,决在二十二日,在浔集合,转赴江北,查勘三省沿江起点至终点情形,然后返省,会议划界事宜,并呈请中央作最后之决定。中央社记者,昨(十九)日往访代表,询以对于省划界之意见,据谈如下:
张、殷两氏表示意见,内政部代表张恂、殷澐谓中央对长江北岸三省划界事宜,极为注意,行政院孔副院长亦拟有方案,余等对此事毫无成见。又殷氏表示划界有时须按照当地之经济政治等情办理,将来三省代表所硏究划界办法,俟经过行政院审议,即可正式决定。
鄂皖代表发表谈话。湖北代表夏维时谈中央以皖、赣、鄂三省边区长江地带错综复杂,治权不一,在行政上诸多不便。如今夏江水猛涨,马华堤、同仁堤之修堵,三省均感措施不宜,故有划界之议。此在中央早有勘察条例,孔部长现复拟有提案,对勘察办法极为详尽。湖北省除遵照《中央勘察条例》及孔部长提案外,无其他意见。又安徽代表操震对三省划界事表示无何成见:中央社会商修复马堤决口。长江北岸马华堤于今夏长江大水冲决颇多,赣、鄂、皖三省农田淹没无数,兹悉修复马华堤工程浩大,非一省力量所及。赣、鄂、皖三省主席特会商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拟订修复工程计划,乘此冬令水浅,农人有闲,易于征工之时,由三省会同修复,工程处设于本省九江便利,就近指挥监督。现三省府各派代表,集合九江,会商修复办法,俾于短期内兴工,赶明年春讯前完成云。(赣省社)
1935年10月29日《申报(上海版)》第三版浔属西北两乡 划归黄梅管辖
(汉口)鄂、皖、赣边界经中央及三省代表会勘后,在浔会议中有初步决定将浔属西北两乡划归鄂黄梅管辖,省府以两乡归并黄梅,辖境广阔,决将该县孔垄以下及与宿松接壤地区另增一县,以便治理。(廿八日专电)
1935年11月01日《民国日报(江西版)》第七版三省划界竣事 浔北两乡 划归黄梅管辖
赣鄂皖三省划界事:已由三省政府派员在浔集中,会商重新勘划界址问题,并已会勘完毕,各情已志前讯,现九江沿长江北岸九江县属之丰一、丰两乡,已确定改划为鄂省黄梅县管辖,本省已准备将该两乡,请由鄂省接收管辖云。(赣省社)
1935年11月04日《民国日报(江西版)第七版三省划界 已勘察竣事
赣、鄂、皖三省划界,自经内政部及三省代表于上月会同前往江北勘察后,现已竣事。内部及鄂、皖代表均已分别离赣覆命,本省代表傅文衍等亦于昨(日)晨由浔返省。中央社记者特访傅氏,询以此次勘察情形。据谈此次勘察,纯系视察性质,并未作任何具体决定。现内部及鄂、皖代表分别遄返,草拟视察意见报吿书,本省意见书亦于日内草拟寄京,内部俟意见书汇齐后,方行酌择核夺具体办法。至于报载浔属西北两乡将划归鄂黄梅管辖,绝对不确云云。又闻本省意见,溢华堤当归三省共同管理,以东至老洲头,西至汪公庙,北至后湖为界,划归江西,在此以东者划归安徽,以西者划归湖北。如此在行政上使利殊多。若以大江分界,将此一段地带分划归皖、鄂,则九江县形同虚设,人民亦大感不便。本省《意见书》,大约将具此草拟。(中央社)
1935年11月18日《大公报(天津版)》第三版鄂皖赣三省划界另设两新县治
【汉口十七日下午时发专电】鄂、皖、赣三省划界委员在浔集议,对原有《省界略》更变,拟就黄梅、九江边境另设新治,定名为滨江县,即呈中央核准。又鄂、皖边之英山、舒城、太湖附近,另设山矿县治,亦经两省派范熙绩等测竣。
1935年11月18日《民国日报(江西版)》第七版三省勘界工作完竣
关于整理鄂赣皖三省边区界域一案,刻经三省省政府,及内政部所派委员,会同勘测,对於已经测勘之地区,均经各该省测勘委员,根据地方环境,分别会具意见,会呈内政部,及三省省府采纳,兹悉三省勘测事宜,刻已大致完竣、各省奉派出发之勘界委员,均已分别返省,正从事造具工作报吿,详呈省府鉴核,至割划问题,须俟内政部召集会议,从详讨论后,再行解决云。
1935年11月23日《民国日报(江西版)》第六版三省勘界拟定新治地区
赣鄂皖三省政府,秉承中央命令,会同派员齐赴九江,重划三省边界,对于划界事务,业经完毕,所有勘界委员,亦已分别返省复命,各情已志前讯,兹闻该项改划边界事宜,就原有省界,略有变更,拟将湖北黄梅所属之垄镇以下地区东至陈家营,及江西九江所辖之丰一、丰二两乡,另划一县,增设滨江县治,惟将来设县後,是否属於湖北,抑或被辖安徽,尙待呈请中央核示,所有详细计划,刻正由川省当局会同拟订,俟呈准中央后,再行确定云。(时事社)
1936年01月29日《民国日报(江西版)》第二版行政院昨通过皖赣鄂划界案长江北岸三省省界以天然长江为界
1936年01月29日《大公报(天津版)》第三版
皖赣鄂划界案昨经行政院议决通过
1936年01月29日《申报(上海版)》第八版
行政院会议纪 改划长江北岸鄂赣皖三省省界
1936年1月29日《民国日报(江西版)》
1936年01月29日《申报(上海版)》
1936年01月29日《大公报(天津版)》
【南京二十八日电】行政院二十八日晨,开第二四七次例会,到蒋院长、蒋作宾、张群、何应钦、王世杰、张嘉璈、吴鼎昌、陈绍宽、陈树人、黄慕松、翁文灏、蒋廷黻等。蒋主席。(一)内决议案如次【内政】部鄂、赣、皖三省府审查报告改划长江北岸皖、赣、鄂三省省界似应以天然长江为界,南北分界以江中重要水道为准,惟马当及张家洲等处以江之北洲为界,长江北岸皖、鄂两省省界仍旧检同划界图、请核示。(二)案决议通过财实两部报吿,奉交审査修正取缔棉花搀杂暂行条例案,经将原修正草案酌加修正。请核示,案决议通过(中央社)
1936年02月10日《大公报(天津版)》第七版三省划界竣事鄂赣皖赣均以长江为界马华同仁二堤暂仍旧贯
【武昌通信】鄂、赣、皖三省划界事,经内政部于上月二十二日召集三省代表商讨一切,现已竣事,鄂代表亦已返省。据谈此次划界,经中央综合各方意见,决定以天然长江为界,现有省在长江以北土地二百余方公里,概行划归鄂、皖两省管辖。至鄂、皖交界处,因无特种参差,则一仍旧贯。其详细区分,大致如下:
鄂、赣方面
以长江为界,所划区域:一、团簰洲为九江第五区,与湖北之黄梅县毗连;二、封廓为九江第一区,其形势东为小池口,西为汪家庙,北面对孔壠,三面均与鄂省为界,决定律划归湖北黄梅县管辖,长度共百八十余方公里,而鄂省黄梅县属之黄家洲、白家洲及费、胡、杨等洲亦多插入赣省,则决定划归赣省之九江县管属。
赣、皖方面
原隶属九江第一区之桑落半乡,由抱家营至福兴镇,划归皖宿松县管辖。并以赣屯地圩人民极少,多属荒地,且三面均与皖宿松接壤,亦决定划归宿松管辖。此外关堤防管辖于马华、同仁两堤之管辖。因本届岁修工程业已开工,除欵项仍旧由三省负担外,工程亦暂照规定负责省份主持办理。俟奉到行政院令,省界正式划割时,两堤之管辖及岁修工程等事项,将同时一并解决云。(六日)
1936年02月22日《民国日报(江西版)》第六版政院令省府树立三省标界省府将令五区专员会同卾省负责办理
关于整理赣、鄂、皖三省省界案,业经行政院召集三省府代表任京开会,决定划割办法。闻省政府奉到行政院训令之着即,遵照规定,会同详细划定,树立标界,绘图具报备核。闻省府奉令后,以此案关系割划三省界域及政管辖,至为重大,将令饬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及中江县长遵照会同湖北省府所派委员及黄梅县府勘定划界址,绘具详图具报云。(时事社)
1936年03月11日《民国日报(江西版)》第七版九江县召集各机关团体 讨论划界善后案
九江县政府以奉行政院令,发赣鄂、皖三省划界议案,饬即拟具善后办法呈院,以便采纳。特于昨日召开善后办法讨论会,到有九江县市各机关、各公法团体代表及绅商等五十余人,由张县长主席领导,行礼后即开始报吿,略谓:「顷奉中央行政院令,发三省划界议案,饬拟具善后办法呈复,俾便采纳。昨又奉到酆专员电,促速将善后意见呈由省府转呈中央,当经电复,不日开会议决即行呈上。诸君今日有卓见者,盼尽量发表」比,即开始讨论。因二两区代表对该两区划归黄梅、宿松表示及对极烈,故一致决议,由一、二两区代表赴京向行政院请愿,并面推请木埠名儒罗伯诚,将一、二两区应属九江管辖之原因及沿革地理等,扩成有系统之文章,由县府呈省府转呈行政院,直至四时半散会云。(时事社)
1936年03月14日《申报(上海版)》第七版赣皖两乡民代表到京请愿
【南京】鄂、皖、赣三省划界,确定援原属九江而新近划归湖北黄梅之封廓及安徽宿松之药落两乡人民以生计所关。毕代表朱文超等七人来京赴行政院经委会内政部面递呈文,据云:封廓、桑落两乡,地临江滨,十余万乡民均赖江堤而维持生活,距省城太远,隶鄂殊戚不便。(十三日专帮)
1936年03月27日《民国日报(江西版)》第六版三省划界后 九江黄梅两县 照案移转管辖
省府准湖北省政府咨略开:查此次改划三省省界,既经决定,依据省市县勘界条例,以天然长江为界,南北分界,以江中重要水道为准。马当及张家洲等处,以江之北泓为界。长江北岸,皖、鄂两省省界仍旧,自应遵照办理。惟鄂属黄梅、赣属九江两县行政区域,经改划定案以后,各该县原有之户口、地亩、赋税、文卷、簿册,与公产、学校、局所、慈善机关,以及寺庙、名胜、古蹟物等项,暨一切应行移交接管各事宜,均应一并随地移转管辖。并须将区域变更情形,绘具区保详图,将新编各地段,设细填列,连同保甲户口清册,分别专案赉呈杏核。除令饬本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督饬黄梅县政府遵照办理,暨分别呈复咨复外,相广函请査照,并希转饬九江县政府遵照会办。省府准咨后,以此案前奉行政院内政部先后令咨到省,昨特令饬九江县长遵照,先令将应行移交事宜,逐项准备,听候订期移交云。(省赣社)
1936年06月21日《大公报(上海版)》第十版皖鄂赣三省划界后开始移交
三县代表在九江议决自十八日起开始实行
(九江通信)皖、鄂、赣三省边境地势犬牙相错,且均属滨地带,对于防水行政毫无连系,动辄酿成巨患。去年伏汛时,孔财长巡视此间,认为有加以划并调整之必要事后乃向中央建议,由内政部派专员会同二省委员实地勘查,据情呈报。行政院于今年二月间正式决定以天然长江为界,将九江属之团牌洲、封廓乡划属鄂省黄梅,桑落半乡划属皖省宿松。中间曾经被划区域绅士及保长两度晋京请愿复勘,未予批准,并严令三省府定期移交。是以九江、黄梅、宿松三县代表人员于本月十一日就九江县政府举行会议,计出席者,九江为潘白坚、王楚蘅、李廷珍等六人,黄梅为王颐真、喻迪兹等五人,宿松为高亚昆、吴楚等二人,定期于六月十八日为正式交接期间,将地方户口、保甲、积谷、田赋等主要表册一一力以清点交接,并自是日起,《前记》被划区域即正式转移管辖云。(十七日)
1936年07月01日《大公报(天津版)》第十版鄂皖赣划界竣事马华等堤改归皖省接管李树青等前往督导防泛
【芜湖快信】鄂、赣、皖三省划界,原于去年马华大堤溃决后,追究防泛不力所致,乃决定予以划分界限,以专防泛职责。迄至目前,夏泛既届,方交割清楚。兹赣省府分割于鄂省之封廓乡等地,业由黄梅县政府成立接收委员会,已接管九江县所交之图册,皖省府亦令饬第一区专员杨中明会同宿、望两县长办理划割。杨子江水利会刻据赣省府报告,转电皖省府云:以赣省所辖之江堤,在江以北者,有爪州、何家堡、七口、初公、御公四州等堤,业奉行政院令,饬以何家堡等七堤划归湖北管辖,同仁堤以下至马华堤,划归安徽管辖,限于五月底执行,早传令九江、彭泽两县遵限交接。该处人民土地,既非赣省管辖,自难再负各堤防汛之责。且此次划界目的,原为统一堤防,便于指挥,若再将各该堤列入防泛范围,似与划界本旨不合。应请迅将各该段防泛事宜,按照此次所划省界,分别改归鄂、皖两省办理,俾免遗误。皖省府接电后,当以同仁、马华、初公、御公、瓜州诸堤,既划为皖省管辖,自应统筹办理。特派李树青、刘曜彬等为各该堤督导员,并饬估计防泛应需材料,以资准备云。(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