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之江新绿:"千万工程"的诗意记述》正式上市。本书由20多位浙江作家深入近30个浙江村落,历经一年多的采风、创作、改稿,最终精选15篇散文,汇总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江新绿:"千万工程"的诗意记述》,浙江省作家协会 汇编,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年间,在战略指导下,浙江城乡协同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浙江发生了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的精彩蝶变。

《之江新绿:"千万工程"的诗意记述》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它以文学的形式记录和传播了浙江省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和案例,书中展示了浙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方面的努力与成果,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参与。

>>内文选读:

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叶彤

《之江新绿:" 千万工程"的诗意记述》即将付梓。从2023年7月到2024年11月,20多位浙江作家深入近30个浙江村落,历经一年多的采风、创作、改稿,最终有15篇作品选入了这部文集。

对于浙江作家而言,这次集合、行动,以文学的方式铭记时代,是发自内心的,也是自然而然的。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在历史长河里,20年宛如一瞬,但身处其中的浙江人却倍感这20年的宝贵。这20年的宝贵在于变化之"大":浙江发生了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的精彩蝶变。这20年的宝贵在于其着力点之"小":我们创作的着眼点"千万工程"就是这样,它深入每一个乡村中,在角落里、在细节中,具体而微,充斥着每个浙江人的周边。越是"不上台面"" 不登大雅"之所,改变越是明显。把个体之"小"作为执政之"大",让"大"的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角落,久久为功,成就一抹"新绿",这正是动人之处,也是最让作家动心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此时,书稿在我面前展开,这次主题创作的过程也在我面前展开。计划的集中采风两个星期,后来被作家们延续成自主寻访,持续深入调查半年多。有些作家主动对采风采访的点位进行了拓展,走访了好几个村子;有些作家频频回到同一个村庄,深入其中成为一个"村民"。 其间我曾去看望过蹲点作家,他们说,吸引他们深入下去、激发他们思索的是那些真实的事件和生活的点滴。所以,这本文集既是一个个浙江故事汇聚的成果,也是作家们的足迹和心路之书。浙江作家以"小"见"大",以文学展现时代,开展了一次有效探索和实践。

我想起带头响应省作协主题创作的号召的,是获得鲁迅文学奖的60后知名小说家钟求是。他选择回到故乡鸣山村,讲述一个老山村的变化,那些坚持着带动村庄前行的普通人的故事是最动人的。这篇《鸣山日》发表在《十月》。

我想起最后一个交稿子的是70后作家杨方。她对自己的第一个稿子不满意,重新采风、蹲点创作,推翻重来,再改再磨。在成书之际,得知她的这篇从李祖村萌生的小说《巴旦木也叫婆淡树》发表在一本文学刊物的头题,且又被名刊转载,也是头题。在打磨这个作品的一年中,杨方还获得了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入选了2023年《收获》文学榜,已经成长为浙江文坛又一实力作家。

在这次实践中,还有80后、90后青年"新荷"人才。傅炜如就是其中一位。她深入余杭区,记述乡村CEO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这篇非虚构作品《稻香》发表在《人民文学》,她也因此也被名刊关注,踏入全国文坛。

一次文学实践,发出了号召、收获了作品、培养了人才。

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亲历者、建设者、获得者、见证者,在这壮美大地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法为她付出努力、做出贡献。" 之江新绿:‘ 千万工程’的诗意记述"已经展开,更多浙江作家还在行动。

谨以此致敬这个壮阔的时代,致敬每一位为之付出努力的人。

是为序。

作者:叶彤

文:叶彤编辑:周怡倩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