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玄烨

年号:康熙

在位:1661—1722

享年:69岁

庙号:圣祖

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陵寝:景陵(清东陵)

子女:35子,16女

皇后:赫舍里氏

继位人:胤禛(雍正)

青史语录

“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清史稿·圣祖本纪》

康熙试图以谈促统

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不久即病逝,内部发生争讧。清朝乘机派使者,企图说服郑成功之子郑经归降清朝。郑经为了减轻压力,与清朝谈判,交出南明皇帝赐给的敕书、印玺。清朝要求台湾人众迁回内地,剃发易服,郑经不允,谈判未成。康熙二年(1663),清朝出兵攻打郑氏据守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个据点厦门,郑经战败,退出厦门,逃奔台湾。清朝乘胜派舟师出征台湾,在海上突遇台风,船只沉没,无功而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成功雕像

当时两岸虽武装对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愿望。清王朝三藩未除,经济不稳,无力用兵海上。而台湾郑氏,土地初辟,人口甚少,生产落后,经济困难,急需大陆的粮食和物资供应。且郑部大多是福建人,离家日久,思恋乡土,私下渡海来归者络绎不绝。康黑六年(1667),清廷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议抚,答应郑经如归顺,可封“八闽王”郑经犹豫不决,后以“和议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坠”(《海纪辑要》),拒绝清朝的招抚。康熙亲政后,刑部尚书明珠奉旨人福建,主持和议,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江日升《台湾外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荷兰作战时的火炮

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资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康熙不愿台湾独立于中国之外,故谈判破裂。此后发生三藩之乱,中原战火弥漫。郑经乘机与吴三桂、耿精忠勾结,占领厦门与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转战数年,吴三桂失败,郑经孤军难支,又退回台湾。清朝再一次争取谈判,郑经再次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而康熙坚决不同意,双方各持自己的立场,谈判又无结果。

二十年正月,郑经暴死,长子被部将所杀,12岁的次子郑克填继位。此时,台湾郑氏集团发生长幼争立的内讧,政治日趋腐败,内部分崩离析。加之,随着全国大陆的统一,“反清复明”的口号已经失去其号召力,大陆籍士兵纷纷思归,郑氏集团内部人心惶惶,继续割据的局面已经很难维持。

武力攻台,完成统一

清延讨论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反对武力攻取台湾的人很多。康熙排除了众多反对意见,决定采取“剿抚并用”的方针,“底定海疆”。台湾地处大海中,波涛万顷,作战需赖水师,满族将士娴习马步,而不习水战,必须另选将帅,训练土卒。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推荐施琅可当此重任。

施琅,福建晋江人,有勇略,早年为郑成功父亲郑芝龙部下,后随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将其父子兄侄一门杀害,结下深仇。施琅在福建与郑氏作战多年,了解台湾情况,熟悉水师机宜及海上风涛之变幻。他一贯主张攻取台湾,但因曾是郑氏部属,清廷并不信任他,把他安置在北京居住,投闲13年。康熙决定起用施琅,授福建水师提督。福建总督姚启圣掌管后勤供应,保障施琅出征的粮食和物资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琅雕像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率兵2万余人,乘战船200余艘出征。郑克塽则派勇敢善战的刘国轩守涉湖、所率兵将战船与施琅相当。两军展开激战,历时七昼夜。施琅右眼负伤,游击兰理中炮‘腹破肠流出,为掏而纳诸腹,持匹练缠其创。理呼杀贼,麾兵进”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兰理传)。澎湖大战,郑军大败。清军击沉敌船159艘,郑军死伤12000人,浮尸遍海、刘国轩仅率31艘船透回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海峡

澎湖战败,郑克填等极为恐慌。施琅进行政治争取工作,对被俘的台湾兵将,优礼相待,赏给银米。800名伤残者医治之后,释放回台,令他们宣示招抚之意,台湾民众“莫不解体归心,唯恐王师之不早来”(阮昱锡《海上见闻录》)。郑氏失去屏障,兵民解体,无力再战。闰六月,郑克埃向清军奉表纳降,呈交延平王金印和户口土地册籍。八月,清军胜利进驻台湾。由于郑氏集团政治腐败,军饷不继,强征于民,百姓不堪重负,所以清军进入台湾得到台湾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他们迫切希望国家统一。郑氏已无抵抗能力,于7月27日康熙接受投降,优待郑氏,称:“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全行赦免。仍从优叙录。”(《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一十一)。郑氏人众俱得妥善安置,台湾遂告统一。从郑成功到郑克埃,奉行南明永历年号37年,至此,明朝的年号彻底消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力收复台湾 完成版图统一

收复后台湾地位问题

收复台湾后,如何管理成为问题,因此又发生弃留之争。部分朝臣主张放弃台湾,守澎湖。施琅力排众议,主张坚守台湾。他认为台湾是“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在国防上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野沃土膏,物产利溥”,经济上亦大有开发的前途。特别是他很有远见地意识到若弃而不守,西方殖民主义者必利用台湾, “窃窥边场,逼近门庭,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遗患后世。从这个角度施琅认为台湾“即为不毛荒壤,必借内地挽转运输,亦断断乎其不可弃”。于是康熙帝从其议,命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并派兵驻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复后台湾设府 隶属于福建省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始设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在台澎分别驻兵1万人,设官治理、筑城戍守,台湾宝岛得以统一于清朝政府之下。统一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这不仅对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对台湾的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后来,大量内地农民迁入台湾,政府鼓励垦荒,耕地面积扩大,农业发展,海禁逐步解除,经济复苏,文化进步,台湾日益兴盛。

【作者简介】

惜何昔,90后自由撰稿人,偏爱历史,希望可以在历史的往事中汲取精神食粮,借古鉴今交到更多知音朋友。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有多困难,都要坚强地抬头挺胸,告诉所有人,你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

→文武兼备的创业之君——清太宗皇太极

→ 顺治与多尔衮的恩仇

→ 招降猛将 虎视中原——皇太极恩威并施定乾坤

→铲除权臣鳌拜,康熙帝独掌乾坤

→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清圣祖康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