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商务部网站12月3日发布公告,宣布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12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声明称,美国将从明年年初开始提高对自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硅片、多晶硅和部分钨产品的进口关税。硅片和多晶硅的关税税率将提高到50%,部分钨产品的关税税率将提高到25%。这些关税上调措施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以及,美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全面禁止进口激光雷达、大蒜等中国商品。在已有芯片等领域“卡脖子”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产业领域。

这些政策出台的背后,显示美国对华的产业竞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中美间的竞争已经从“贸易战”开始,渐渐走向“元素战”。从争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到争夺元素周期表上的话语权,实质上是美国对保持科技领先和新兴产业优势的新举措。

这也是中美两国产业发展格局不同,优势不同,最直接的体现。

金属:镓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全球探明的金属镓储量27.93万吨,中国金属镓储量19万吨,占比约68%左右,位居全球首位。

近年来,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特别是5G通信、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快速增长,对镓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全球镓产量的增长。2023年全球镓产量达到730吨,其中中国镓产量约701吨,占全球产量比例达90%以上。

中国作为全球镓资源的主要生产国和供应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美国、韩国等高度依赖中国镓资源的出口供应。

金属:锗

中国是全球锗资源的主要供应商,占据了全球锗市场的70%以上的份额。中国的锗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

中国拥有3500吨的锗保有储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的锗资源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近年来,锗的供应链保持平稳,但供应端增速较低,而红外、太阳能以及收储等因素都带来了一定的需求增速。因此,锗的现货较为紧缺,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金属:锑

2023年,中国锑矿产量40000吨,约占全球48%。锑冶炼16.5万吨,约占全球71%。中国是全球锑产业的重要供给方。

全球锑总储量约180万吨,中国储量为44万吨,约占全球24%。但中国占据了全球80%以上的锑加工市场。

根据测算,锑在2024年阻燃剂、铅酸电池、聚酯催化、光伏玻璃需求分别增长3%、1%、1%、19%。同时,全球供给端整体体量不发生改变的假设下,预计2024年全球锑行业缺口比例将达到8%,2025年或进一步扩大至13%。

“镓、锗、锑”可以实现“卡脖子”?

生产“镓、锗、锑”的产业门槛较高,涉及矿石资源获取、提炼技术、环保要求、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美国虽然拥有丰富的锗和一定的锑储量,但由于其提炼技术和产业链的局限性,并不具备大量生产这些元素的能力。而对于镓来说,美国更是高度依赖进口来满足其国内需求。

镓在地壳中的含量极低,通常作为铝土矿或锌矿石的副产物提取,因此需要大量原料进行提炼。镓的提炼过程复杂,需要先进的提炼技术和设备,以确保高效、低成本的生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需要妥善处理,以满足环保法规的要求。尽管美国拥有丰富的铝土矿和锌矿石资源,但由于其提炼技术和产业链的局限性,美国并不具备大量生产镓的能力。

锗主要来源于褐煤锗矿、铅锌冶炼副产品等,提取过程同样需要大量原料。锗的提炼过程也需要先进的提炼技术和设备,且提取成本较高。生产过程中同样需要满足严格的环保和安全生产要求。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把锗列为国防储备资源进行战略保护,很少开采,主要依赖进口来满足其国内需求。

锑的开采和提炼同样需要丰富的原料来源和先进的提炼技术。锑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需要严格的环保处理措施。生产风险较高,需要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和防护措施。美国并不具备大量生产锑的能力,主要依赖进口来满足其国内对锑的需求。

因此,中国在这些元素的生产和出口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话语权。

镓、锗、锑这三种稀有金属对美国半导体、军工、电子和新能源等多个行业产生显著影响。中国对这些金属的出口管制措施加剧了美国相关行业的原材料短缺和成本上升问题,对其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造成了严重冲击。

在这些领域没有其他解决方案:“镓、锗、锑”在欧洲和日本

欧洲缺乏足够的镓产能,主要依赖从中国进口来满足需求。锗的生产与铝土矿精炼或锌冶炼过程密切相关,作为副产品生产。中国对锗的出口管制同样对欧洲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欧洲锗的价格大幅上涨。中国国内资源枯竭以及进入欧洲的精矿有限,导致供应短缺。其他主要锑生产国如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的供应也不稳定,加剧了欧洲的锑供应紧张。

日本在“镓、锗、锑”这些关键资源方面并不具备丰富的原生资源储备,但其通过先进的提炼技术和精加工能力,在再生资源的利用方面表现出色。

日本本土并不具备丰富的原生镓资源,其镓的供应主要依赖于进口原料或再生资源。然而,日本在再生镓技术和镓的精加工方面拥有显著的技术优势。通过先进的提炼技术,日本能够从废弃的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等中提取出再生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镓的供应。

近年来,日本在全球镓市场上的出口量大幅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再生镓技术和精加工能力。尽管日本不生产原生镓,但其在镓的产业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日本不具备丰富的锗资源,其锗的供应主要依赖于进口。

日本本土的锑资源同样较为匮乏。作为亚洲锑品主要消费市场之一,其锑品需求主要集中在助燃剂、铅蓄电池、电磁钢板和颜料等领域。然而,由于资源限制,日本大部分锑品需要依赖进口。近年来,日本从中国、越南、泰国和韩国等国家进口了大量的锑锭和三氧化二锑,以满足其国内市场需求。

电能是金属行业发展门槛

相关资料显示,全球镓资源远景储量超过100万吨,绝大部分伴生在铝土矿床中。铝土矿和锌资源中只有不到10%的镓具有潜在可采性。目前镓主要来自氧化铝生产过程的副产品。

具体来说,生产一吨氧化铝的耗电量大约在12,000至17,000千瓦时之间。

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温反应和大量的电能,氧化铝生产直接劝退了大多数国家。

截至2024年11月初,我国电解铝建成产能4776.9万吨,运行产能4366.8万吨。

电解铝是能耗大户,整个电解铝行业的耗电量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7.5%左右。

2019~2020年,国内电解铝耗电量在全国耗电量中占比在6%以上。

中国在上游氧化铝以及电解铝环节具有较强的优势,2023年中国电解铝和氧化铝全球市占率均为58.57%。

与之相比,美国电解铝产量保持下行态势。美国电解铝产量高点出现在1999年,从2000年开始,由于劳动力成本、能源和环保成本等因素,美国电解铝产量保持震荡下行态势。

2023年美国电解铝产量相对较低,全球市占率仅为1.07%。

2024年第三季度,美洲地区的原铝产量继续保持稳健态势,总产量达到137.5万吨,与上一季度基本持平。不过,同比数据为北美铝业市场带来了积极的信号,显示出该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正逐步恢复并展现出增长潜力。

美国和中国的铝业发展情况各有特点。美国铝业在高端加工环节具有优势,而中国在上游生产环节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补充说一句,锌冶炼厂在处理锌矿石时,会产生含有锗的副产品。锌冶炼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电能,尤其是在电解环节。在全球原生锗总产量中,锌冶炼厂的综合回收占比相对较多。除了锌冶炼外,铜、铅等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含有锗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同样可以作为提取锗的来源。

能否维持庞大的电解铝、氧化铝市场份额,乃至生产大量的镓、锗等稀有元素,电力能源是否充足不仅仅是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行业的门槛。如果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没有可以满足相关行业的电力供应,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

美国正在保护本国新能源产业并推动制造业发展

至于美国将从明年年初开始提高对自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硅片、多晶硅和部分钨产品的进口关税。这一系列限制政策的背后,原因可能更为复杂一些。

首先,美国需要采取措施保护本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公告中指出,来自中国的进口继续削弱国内生产,提高关税将使国内生产商更具竞争力。美国希望通过提高关税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从而保护本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美国正在大力投资清洁能源技术和半导体制造,提高关税有助于确保这些投资能够得到有效回报,并减少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

太阳能硅片等产品直接关系到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些情况将直接导致美国工业是否能够得到充足的廉价电力供应。

此外,美国还在积极推动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提高关税有助于促进国内制造业的繁荣。

电力能源又直接关系到美国“再工业化”的基础。

从光伏市场角度,美国是重要的光伏市场之一。失去美国市场,将对国内光伏企业产生较大影响。

美国通过提高关税,让中国相关产品在美国市场不再具备价格优势,进而直接重塑产业供应链,造成实质上的“脱钩”。

中国企业面对美国提高进口关税的挑战时,需要密切关注关税政策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利用政策和法律工具维护自身权益。

笔者曾经在2020年写过一篇《》。从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元素对国家和企业的重要性。

各自打出手中的“牌”,只有保持在牌桌上才有赢的机会。随着中美间国际竞争进入深水期,在国际贸易竞争、产业链重组、重点产业再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将呈现越来越复杂的竞争局面。

国家产业发展各有格局,企业各有优势。

也许,在面向美国市场方面,企业将不得不多准备几套不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