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同类型的口腔治疗机构随处可见。然而,消费者还是面临良莠不齐的选择困境。前不久,大连市的王女士去看牙,走了七八家诊所,得到了四个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案。随着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了口腔诊疗行业更多乱象。
有句广告词叫“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这多少折射出牙齿对人的重要性。因年轻人不重视牙齿保护,加之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人面临牙齿问题。各种口腔诊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就是看中旺盛的医疗需求。但口腔诊所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如王女士看牙,同样问题却得到四种治疗方案,价格相差巨大。这与各诊所诊疗水平不同有关,更与某些诊所趋利性有关,即治疗方案越复杂,收费报价就越高,获利空间越大。其中,连好牙一起治,涉嫌过度医疗,牟取不当利益。此前就出现过“坏1颗拔29颗”。
而在官方平台查询发现,建议坏牙好牙一并治疗的某口腔医院“杨院长”,无法检索出其执业注册信息,是否假医生值得深究。而且,一些口腔诊所宣称“知名医生坐诊”,实际上纯属忽悠患者。还有口腔医院宣称加入某某“诊治联盟”,记者求证发现,同样也是谎言。
还值得注意的是,众多口腔医生的介绍中,都有这种“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以及各类专业委员会会员”的身份。作为国字头学会的会员,医生自然增加了光环,更能赢得患者信赖。然而,记者调查却发现,申请成为这类会员,只要掏钱就可以,没有严格的资质审核。
例如,记者使用一个虚拟名字,并无对应的身份证号码以及工作单位等信息,扫码缴费后就成为有效会员。通过再次缴费,又获得了三个专业委员会会员的资格证。该学会工作人员也承认,“缴入会费就可以”。这种花钱能买的会员身份,竟然成为很多口腔医生的背书。
毫不夸张地说,口腔医疗领域乱象丛生,不仅侵害患者合法权益,增加了患者医疗负担,也扰乱了医疗市场秩序,背离了医疗改革相关精神。更有患者被全身麻醉拔牙后,“再也没能走下牙台”。而在乱象丛生的另一面,口腔诊所的数量大幅增长,三年增加了60%。
口腔诊所(医院)随处可见,方便了患者家门口就医,但如果种种乱象不除,口腔诊所越多,乱象就越多,被侵权的患者自然越多。因此,必须对口腔医疗乱象进行“刮骨疗毒”式治理,既要刮一场全面整治乱象的风暴,也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健全常态化治理机制。
所谓整治风暴,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口腔诊所进行全面明察暗访,也要鼓励患者和网友进行举报,对发现的问题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来查处。其中,对中华口腔医学会存在的“花钱买会员”现象,有关方面要重点予以整治。
还要建立健全常态化治理机制,比如出台口腔诊疗规范,并向公众进行普及,避免某些不良医生给出高价治疗方案,忽悠患者接受。再如,对遍布街道的口腔诊所实行网格化治理,明确具体责任人。另外,建立定期暗访机制和鼓励举报机制,以压缩口腔诊所侵权空间。
还应该做大做强公立医院口腔科,引导患者前往公立医院就医,倒逼问题丛生的口腔诊所退出市场。去年,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口腔医疗服务和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进一步规范口腔诊疗行为,提升口腔医疗保障水平。但还需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