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趣事多:那些年被误会的“狠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方言的大花园里,四川话绝对是朵奇葩,热辣、鲜活,还藏着一堆让人忍俊不禁的误会,外省朋友稍不留神,就被带进沟里。就说那句“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吧,乍一听,好家伙,外地人吓得眼镜都要跌下来,心里直犯嘀咕:四川人这也太“生猛”了吧!虎毒还不食子呢,咋为了只狼,连自家娃都能当诱饵往外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急,这里面大有文章。四川方言一出手,发音的“幺蛾子”就飞出来了——在四川部分地区,“鞋”字读起来那就是“孩”。原本正儿八经流传的俗语“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摇身一变,成了惊悚大片台词。要知道以前猎户上山,那路况堪称“越野级”,荆棘跟不要钱似的疯长,脚下的鞋可遭了大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通人家哪有什么真皮皮鞋,多数是草鞋撑场面,看着轻便,实则脆得很,一趟山路跑下来,鞋底都能给你磨穿咯。野兔撒欢跑在前头,人在后面撵得气喘吁吁,这一趟下来,鞋子报废得比火箭还快。为了把狼、野兔这些“山货”拿下,填饱一家老小的肚子,猎户们咬咬牙:坏双鞋算啥,舍不得鞋子,哪能套着狼啊!结果方言这一搅和,传着传着就变味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误会还没完。“懒得烧蛇吃”“晒蛇吃”这几句从四川人口里蹦出来,外地人听了,脊背发凉:四川人连蛇都惦记上了?还“懒得”料理,这心是有多大!实则不然,正宗“配方”是“懒得搔虱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话里,“虱”字调皮得很,读音跟“蛇”“色”缠缠绵绵分不清。过去卫生条件有限,不爱干净、懒散的人,头发、衣服里容易“长住户”——虱子。肚子饿了,连动手抓虱子吃的劲儿都没有,得,这人懒到家了。这么一讲,画面感十足,把懒人的形象讽刺得入木三分,方言的巧劲儿全在里头了。

方言可不只是口头打趣的边角料,它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藏着先辈们的生活百态、喜怒哀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方言更是浸润着巴山蜀水的烟火气,茶馆里龙门阵一摆,方言噼里啪啦;街头巷尾小吃摊前,吆喝声带着浓浓的川味韵律。虽说现在普通话普及,沟通无阻,但方言要是丢了,就像川菜没了辣椒,寡淡无味。

咱得让方言好好传承下去。学校里偶尔来几句俏皮方言教学,课本剧里加点方言台词,保证让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顺带牢牢记住家乡话;社区文化活动也给方言留个舞台,大爷大妈用方言唠唠家常、讲讲老故事,氛围“巴适”得很;电视广播里,时不时冒几句经典方言,外地人听个新鲜,本地人找到归属。

让四川方言这股热辣劲儿一直烫下去,别在时代浪潮里熄了火,往后走,它依旧能在岁月里热热闹闹,把四川人的豪爽、幽默一代代传下去。往后谁要是再误会咱四川话,本地人就摆摆手笑道:“莫慌,多听几句,全是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