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西安事变发动者,少帅张学良绝对想不到,他36岁的一次兵谏,最后却换来了长达54年的幽禁生涯,而无法战死沙场。
对于张学良,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没有一个非国家级元首的人物,能够发挥出如此之大且扭转历史的爆破力量,好像一个孩子在玩弄核导弹发射器的按纽,在那里不断地按下红键。”这是众多研究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学者之中,对张学良比较露骨的形容。
张学良带孝检阅部队
然而,在重庆10年与台湾44年的幽禁生涯中,始终低调的张学良在1955年写下了西安事变忏悔录,这真的是存放在他内心深处真实的反省,还是企图再次向蒋介石效忠并换取自由的表白?而张学良究竟在历史的洪流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还是他只是碰巧被历史的洪流推上了浪头?
幽禁中的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就是主张先攘外”,不管谁再问张学良西安事变,他的立场都一样。1956年前后,张学良写下的西安事变忏悔录,至于“作者”是谁,却纷纷扰扰,历史学者研究蒋介石日记发现了蛛丝马迹。
蒋介石当时正在写《苏俄在中国》,要检讨过去,似乎籍此要求张学良给西安事变做个交代。张学良在对写忏悔录的事情上是比较闪避的,因为从内心来说,他是不愿意写的,只是被迫而已。
有人认为,张学良借着文章向蒋介石输诚,其内容后来在1964年被以“忏悔录”为名刊登出来。据传,张学良特地写信给蒋介石抗议,他说:“这个东西可不是我发表的。”
幽禁中的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对于忏悔录,张学良其实并不太愿意提及,也为写忏悔录而感到后悔,因为他感觉到,在某种程度上自己恐怕是被欺骗了。
因为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关了蒋介石,后来又放了蒋介石。照常理,蒋介石刚开始也是想放了张学良的,况且张学良已经写下了忏悔录,并认为蒋介石看到忏悔录后更会放了自己。可是,蒋介石看完他的忏悔录后,决定不放他。
幽禁中的张学良
张学良不后悔当初放了蒋介石,因为他说过,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负责,才会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而且他还认为:“抗日不能没有蒋介石,蒋是个泥菩萨,我把泥菩萨打烂了,现在我要把他塑造好,送回南京去。”
晚年的张学良也在口述中说道:“劫持统帅是不对的,我认为我是有罪,但是我要说明,我不是基于个人恩怨挟持统帅,我是为国家抗日。”
负责任的态度没能让蒋介石消除心中的怒气,尤其后来国民党撤退到台湾,蒋介石几乎不肯见张学良,而蒋夫人宋美龄逢年过节都来探望。
宋美龄
从蒋介石的日记里可以看出,蒋介石有过想放了张学良的想法,但后来,他的态度突然转变并写道:“审阅张某的自传,其对此并无真正认识,可叹。”
忏悔录似乎没起多少作用,蒋介石对张学良的定见难以撼动,而张学良的命,终究还是靠宋美龄保住的,张学良也一直从内心深处感激宋美龄的救命之恩。因为宋美龄曾经对蒋介石说过:倘若你要对张学良不利,我立刻离开台湾,把你的事情都公布出去。
幽禁中的张学良
那么,至于张学良的西安事变忏悔录,究竟是官方的操作,还是真心出自于张学良之手,而背后究竟又有什么样的秘密呢?
经过证实,忏悔录的确是张学良写的,因为当时蒋介石要写《苏俄在中国》,他也想让张学良写一写对于发动西安事变的动机或者他所不知道的内情,因此,他就让人转告张学良。
张学良按蒋介石的吩咐照办了,试想着,能否通过写忏悔录让蒋介石改变态度,并解除对自己的幽禁,恢复政治生涯,但结局并非张学良所期盼的。
幽禁中的张学良
最终,张学良都没能再回到东北老家,这对他来说也是人生一大遗憾。期间,张学良一直称自己想回东北,希望能够有机会亲自为父亲张作霖扫墓。
张学良在给邓颖超的信里面还说:“良寄居台湾,无时无刻不有怀乡之感,一有机会必将踏上故土。”可见,张学良思乡心切。
后来,张学良想以两岸交流使者的身份回到内地,台湾当局对此并不反对,只是因为张学良在睡觉的时候不慎摔伤,这件事也就一直拖延下来。几经辗转,张学良又来到了美国夏威夷。
晚年的张学良在夏威夷
有一天,侍从推着张学良在路上行走,张学良对侍从说:“我要到对面去。”
侍从以为张学良想要到马路的对面,说道:“等变成绿灯后,我们再过去。”
张学良紧接着又说:“我要到对面去。”
其实,张学良口中的“对面”并非“马路的对面”,而是他一直日夜思念的故土,但是由于张学良的身体因素,他一直也没能完成这个心愿。
抱着遗憾,张学良始终没有回到他的东北老家,在他真正获得自由之后,反而是在美国夏威夷定居。
晚年张学良在夏威夷的住所
少帅张学良是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当年,他的情史也相当的丰富。不过,张学良生命中有两个女人对他至关重要。
首先就是宋美龄,根据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少帅张学良生前与蒋介石、宋美龄往来的信件显示,宋美龄从西安事变之后,数十年一直对张学良关怀备至,两人往来的信件反映其深厚的情谊。张学良生前也说过,是宋美龄保住了他张学良的性命。
宋美龄
而另外一位张学良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则是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赵四小姐。赵四小姐,本名叫赵一荻,出生在一个颇有名望的官宦之家,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四,所以人们都称她为赵四小姐。
赵四小姐
赵四小姐在16岁的时候与少帅张学良一见钟情,不顾张学良已有妻室,决然与他私奔,因此遭到她父亲登报,断绝父女关系。而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恶名,赵四小姐也遭到了谩骂,为“红颜祸水”。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遭到了软禁,赵四小姐依然不离不弃,自愿到张学良身边来照顾起居,没有名分的跟了张学良一辈子,直到36年之后才获得了正式的名分。
赵四小姐
对于张学良而言,宋美龄是知己,也是朋友,张学良和宋美龄之间的友情,曾经影响了张学良下半辈子的命运。1925年在上海,张学良和宋美龄第一次见面,当时宋美龄还不是蒋夫人。
张学良对于自己和宋美龄当初的相识,充满了无尽的怀念和回味。同时,张学良也非常欣赏宋美龄,感恩宋美龄,甚至有学者认为,张学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爱慕宋美龄的。
如果说宋美龄只是张学良的救命恩人,那张学良生命中另外一位重要的女人则是赵四小姐。
幽禁中的赵四小姐
在漫长的幽禁生活中,赵四小姐一直是张学良生活上最大的支柱。当时没有名分,赵四小姐只能以秘书的身份陪伴他一起度过艰苦的山居岁月。从那时候开始,张学良意识到赵四小姐是她这辈子唯一的依靠。
因为爱情,两人爱得刻骨铭心;因为信仰,两人才走得长长久久。假如张学良的传奇一生没有了赵四小姐的陪伴,将无法称之为圆满。
2000年之后,两人相继过世,合葬在夏威夷,将近一个世纪的爱情故事结束了,但两人白头偕老的经典爱情仍然留在人们心中。
张学良去世之前,把他所留下的书和一些手稿捐给了哥伦比亚大学,其中书信就有500封,有100封是他和宋美龄之间往来的信件,尤其是宋美龄写给张学良的最多。
在书信中,宋美龄写的都是英文,她亲切地称呼张学良“汉卿”,张学良写给她的信中也称呼她“夫人”。信里可以看出,张学良感恩宋美龄。
于凤至
后来,于凤至也写信给宋美龄,表明她作为原配夫人的心境:三十多年下来,就只有赵四小姐一直在张学良身边相伴,那么年轻的女孩,难道就愿意一直陪着张学良过幽禁生活?对一个年轻女孩子来讲,那是不容易的,但是她为了张学良付出了青春,张学良欠赵四一个情,因此同意张学良和赵四结婚。
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究竟是民族罪人,还是千古功臣?直到今天,还是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但是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上,史学家给予了他更多正面的评价。而他的传奇人生,在西安事变爆发的那一刹那,却如烟火般迅速地消失在夜空当中,让人们惊叹也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