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经济带来的是一场消费心理的大变革。从“使用产品”到“享受生活”、 从“趋同消费”到“个性消费”、从“物质追求”到“精神愉悦”的创新,体现出人们精神需求与消费观念的升级。
今年以来,一个专门以主观快乐和幸福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经济学领域——“快乐经济”发展迅速。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兴趣消费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七成以上消费者的主要消费诉求为社交需求,蕴含着社交、悦己等情感属性的兴趣消费平均月支出占比达27.6%。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快乐感”亦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不仅来源于物质生活的提升,更来源于精神世界的多元选择。快乐不仅是一种刚需,也正在成为生产力。
当下,人们愈发重视自身感受,为“喜欢”买单,已成为人们日常生 活的常态。盲盒经济、谷子经济、宠物经济……不断“上新”的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促成了快乐经济的兴起。与此同时,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摆在人们面前。未来,哪些行业和赛道最具增长潜力?各行各业又将如何跟上时代大潮?如何更好地推动人们为体验付费、为场景付费、为内容付费?一众问题值得思考。
在童话世界中找美好
在文娱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本土主题公园正在加速提质升级。当下,本土主题公园展现出强大的“吸金力”,正是快乐经济迅猛发展的有力佐证之一。
1989年,由港中旅集团和华侨城集团合资兴办的中国第一座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开业。如今,近40年过去,全国共有约2500家主题公园相继落地开花。它们装点了城市面貌,完善了城市功能,也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主题公园市场已然带动着全球主题公园行业的增长。世界主题乐园协会(TEA)和美国AECOM集团联合发布的《2023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显示,全球主题公园TOP25名单中,位于中国的有7座,其中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位列第五。
迪士尼乐园是众多大小朋友的造梦场。
作为目前中国市场中人气最旺的主题乐园之一,上海迪士尼度假区2023年游客接待量高达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64%。超高的人气,也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带来了高额的收入。相关数据显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放运营7年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13亿人次,共实现旅游收入超615亿元。
“乐园里有很多娱乐项目和互动体验,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也能和孩子一起玩。”国庆期间,李琳带着孩子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痛痛快快玩了两天,作为玲娜贝儿的“亲妈粉”,李琳甚至玩得比孩子还开心。
“刚好赶上了玲娜贝儿亮相三周年的日子,我凌晨就起来排队了,等着开门第一波迎接玲娜贝儿‘上班’。” 虽然很累,但李琳的脸上全是幸福。还有很多像李琳一样的“贝妈”们分享说,国庆期间,与玲娜贝儿见面的排队等待时间最高可达6、7个小时。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10月1日至3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了国庆“限定”的城堡投影和烟花表演。在乐园推出万圣节活动期间,游客则可以“Cosplay”成各种人物造型,甚至可以扮成迪士尼童话中的人物。
泡泡玛特也于去年进军主题乐园行业,将自有IP的商业化进程再次向前推进了一步——一条街道、一片森林、一片湖面、一座城堡,如同四块各具特色的拼图,共同拼凑出泡泡玛特城市乐园现在的模样。“都太可爱了,最爱DIMOO !”“这个乐园也太适合遛娃了!”开业以来,泡泡玛特城市乐园收获一众玩家的好评。
自2023年9月26日开业以来,这个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主题乐园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开业首月,泡泡玛特城市乐园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游客平均在园时长为4.32小时;园内二次消费占比达72%,主要来自商店和餐饮——其中,乐园IP衍生品销售占比是线下门店的5倍。
有别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并非以文学、影视作品为依托进行线下场景探索,而是围绕自身拥有的众多IP加以开发。进入园区,入目可见MOLLY、LABUBU、DIMOO、SKULLPANDA和PUCKY等经典IP的身影,它们是这座乐园的内核。
在泡泡玛特城市乐园总经理胡健看来,布局乐园是IP运营走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线下乐园相当于IP价值的“放大器”。“内容的传播能够增加我们的受众,对现有业务形成反哺。理想的状态下,IP的厚度、内容的深度乃至商品的拓展性,都将在乐园的尝试中得到综合体现。”胡健表示。
8月20日,泡泡玛特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上半年营收达到45.58亿元,同比增长62%;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0.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0.1%。得益于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差异化渠道布局和精细化管理,其业务实现了32.1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1.5%。
不止泡泡玛特,几乎所有做IP生意的企业,都渴望在主题乐园领域分一杯羹。
“等你来,一起玩,一起旺!”旺旺集团(以下简称旺旺)首席运营官蔡旺家于去年8月宣布,粉丝们千呼万唤的主题乐园已进入筹划设计阶段,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坐落于长沙,预计2025年开馆。
作为承载80后、90后童年记忆的知名品牌,旺旺将旺旺家族IP与新潮游乐项目结合,创新设计出“旺仔牛奶激流勇进”“小小酥金矿山探险”“O泡疯狂过山车”等游乐设施,并加入AI、5D等科技体验,相信将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游乐体验。
而在天津方特欢乐世界,国庆假日期间的“盛世狂欢节”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创意十足的主题区域、热闹非凡的限定巡游、震撼绚烂的主题焰火秀……乐园内欢笑声不绝于耳。
国庆假日期间,天津方特欢乐世界精心打造了“告白祖国”主题造景,其独特设计与国庆限定互动玩法吸引众多游客拍照打卡。焕新升级的“国庆狂欢大巡游”人气火爆,为园区增添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天津方特欢乐世界特别编排的一系列节日限定演艺同样异彩纷呈,“随机舞蹈”演出从早到晚轮番上演。
作为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强方特)的“拳头”项目,主题公园运营板块则为华强方特贡献了超七成的营收。
4月12日,华强方特发布2023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华强方特实现营业收入66.69亿元,同比增长46.9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1亿元,同比增长1375.35%,实现扭亏。其中,主题公园业务板块是华强方特的主要收入来源。财报显示,2023年,华强方特旗下主题公园运营板块收入为48.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87亿元,增幅为 106.35%,占总营业收入约72.36%。
大幅度的营收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华强方特开疆拓土般的开园。8月24日,华强方特旗下的徐州方特水上乐园正式开园迎客。这是华强方特今年开业的第9家主题公园。至此,华强方特已经开业的主题公园共有45家,包括“方特东方神画”“方特东方欲晓”“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水上乐园”等十多个主题乐园品牌,遍布全国近30个城市。
在极速拓展“疆域”中,华强方特游客量迅速提升。2023年,华强方特旗下的“方特主题乐园”游客接待量达到8569万人次,相比2022年度的游客量同比大幅增长了111%,在国际主题娱乐协会(TEA)与美国AECOM 集团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主题乐园和博物馆指数》中,华强方特从之前的全球第5名升至第2名。
此外,北京环球度假区、吉林长春动植物园打造的西游记主题乐园、唐山皮影主题乐园、天津欢乐谷等主题公园均立足本土化开创独特性,搭建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受到消费者认同。足见,主题公园打造的快乐经济,不仅成为旅游市场的“流量”担当,而且反哺城市IP,对城市形象、城市活力、城市气质都产生重要影响,带动城市关注度不断攀升,成为建设多彩奇妙城市的助推器。
特色文创创出百亿元市场
“这块蛋糕可以吗?芋泥比较多哦,想要奶油多一点吗?我们把奶油抹匀,芋泥和奶油味道很香很浓郁。那我们把它装起来啦!”
以上这段宛若“过家家”的话语出自上海静安嘉里中心的Jellycat店员之口。国庆假日期间,这家Jellycat店没有一刻不是爆满的。除了排队进店购物的人外,店外每一面背景墙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来拍照打卡,热闹非凡。为了可爱的小玩偶,不少年轻人不惜花费一到两个小时排队购买。
据悉,该店于9月21日正式开业, 这也是Jellycat品牌25周年庆典之际迎来的亚洲主题店首秀。为此,Jellycat特别推出5款上海限定单品,包括怀抱“玉兰纸杯蛋糕”的明星角色巴塞罗熊、趣味玉兰芋泥蛋糕、趣味玉兰妮娅拿铁、趣味缇蒂亚茶壶、趣味咕咕与噜噜茶杯。
“今天把上海限定的一整套都买了,还买了花束、可颂、咖啡杯……”张璋手提多个蓝色纸袋走出,兴奋地说,“喜欢Jellycat很多年了,这次的上海限定款肯定要买,每一个都这么可爱,心满意足了。”
Jellycat于1999年在英国伦敦创立,以“For the joy of it”的创作理念,将趣味创意的设计与高端柔软的面料相结合,通过生动可爱的角色为全球大小朋友带来快乐。
作为一家老牌玩具厂商,此前,Jellycat因其拟人化风格的玩偶收获了一群粉丝,“伤心水煮蛋”、长着腿的“厕纸”、趣味手捧花束等热销款长期处于断货状态。而近两年让其“火”上一个台阶的,是品牌的趣味包装以及店员的悉心互动,尤其店内的特殊打包服务让每位消费者都能沉浸式感受Jellycat独有的快乐与浪漫,收获情绪价值满满。
Jellycat爆火的同时,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效仿,推出了属于自己城市的“Jellycat”。例如,苏州博物馆推出了大闸蟹文创玩偶,现场演绎“打包大闸蟹”——店员熟练地将几只大闸蟹玩偶“现捞沥水”并让顾客挑选公母,之后进行称重并用绳子 捆绑,还会贴心地为顾客介绍如何蒸煮大闸蟹,演得像模像样。 打包完毕后店员还会来一句: “小心被夹到哦。 ”西安、广州、福州、贵阳等地的文创店和餐饮店,也纷纷出现了肉夹馍Jellycat、凉茶Jellycat、佛跳墙Jellycat等“地方特产”。
“老板,我要一个‘肉夹馍’,瘦肉多点,汤少点。 ”在游人如织的西安大唐不夜城附近,一款名为“绒馍馍”的文创产品以趣味性与互动性兼具的售卖过程吸引众人驻足。 不少游客特地前来打卡,选购自己心仪的 “肉夹馍”。
谈及“绒馍馍”的创作灵感,大相文博创始团队成员陈加晋说: “肉夹馍是陕西标志性美食之一,是陕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它的魅力,我和伙伴们决定将这种温暖的味道,融入一个可以触摸、拥抱的文创产品之中。 ”
毛绒文创产品火爆全网。
在产品结构的设计上,“绒馍馍”的内馅可替换,现在已有肉夹馍、金饼土豆片夹馍、菜夹馍等。 “‘馍夹万物’的概念,可以体现西安自古以来包容与开放的文化特点。 我们希望通过文创产品让外地朋友了解陕西美食与文化。 ”陈加晋介绍,从6月中旬“出道”至今,“绒馍馍”人气火爆,仅线下销售已经超2万个,每日到店体验制作过程的游客市民达百余人次,甚至吸引许多海外客户寻求合作。
在甘肃省博物馆,相似的画面也每天都在上演,这让曾因“马踏飞燕”文创公仔出圈的甘肃省博物馆再次成为“顶流”。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麻辣烫毛绒花束”,由蟹棒、年糕、香菇、洋芋丸子、西兰花、娃娃菜6个毛绒玩具组成,造型可爱。 消费者在购买该款文创产品时,工作人员还会提供沉浸式“烫煮”服务。
据了解,甘肃省博物馆“麻辣烫”系列原型是天水麻辣烫,属于“甘肃(不)土特产”系列IP的文创。 除“麻辣烫”外,“甘肃(不)土特产” 系列还有土豆、樱桃、软儿梨等特色农产品。 对此,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负责人崔又心表示,希望能够借助博物馆这个平台,传播文物文化、历史文化,传递甘肃本地的人文或美食的特色。 “现在比较火的陇西黄芪、甘肃软儿梨玩偶也是我们‘绒化博物 馆’IP的产品。 ”崔又心介绍道。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麻辣烫毛绒花束”。
设计精美的冰箱贴也成为近年来的文创新宠,让消费者十分“上头”。 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显示,3月1日至6月1日,“冰箱贴”这一关键词搜索热度不断上升,市场需求急剧增长,相关订单数同比增长了228%,交易额同比为去年的1.78倍。 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和夏季旅游旺季,冰箱贴的销量更是屡创新高。
在巴黎2024年奥运会的余热中,一种不起眼的小物件在市场中不断发酵。近日,喜茶与安踏冠军以巴黎奥运会相关运动项目作为设计元素,设计出限定冰箱贴,吸引不少消费者关注。该款产品原本作为赠品出现在喜茶门店中,却在二手平台上标价达上百元。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从迪士尼的米奇冰箱贴,到各大博物馆的特色冰箱贴、城市建筑地标冰箱贴等,都成为消费者竞相追捧的对象。
面对冰箱贴市场的火爆,商家也紧跟市场需求,推出了定制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此外,还有商家创新技术,融入“AR黑科技”,使冰箱贴更加生动有趣,手机扫描冰箱贴就能进行互动体验,极大地丰富了冰箱贴的玩法。
“冰箱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计的不断创新,冰箱贴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成为更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冰箱贴火爆的背后是消费者对个性化、情感化商品的追求。
“快乐经济”成消费新趋势
兴趣驱动消费力,掌握新一代消费者的圈层文化密码,就等同于拥有了开启兴趣消费蓝海的钥匙。在兴趣消费的影响下,线下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创新,多家品牌进行转型升级,由圈层文化带来的兴趣消费潜力正在不断释放。
演唱会、音乐节场场爆满,话剧院、舞剧院内掌声四起,沉浸式实景演出频频“出圈”……当下,全国演出市场持续升温,类型多元、内容丰富的演出活动不断“上新”,“开卖即售罄”“场场都爆满”反映出线下演出市场持续火爆,彰显出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日前,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发展简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活跃度高于去年同期,演出产品在拉动消费、联动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25.17万场,票房收入190.16亿元,观众人数 7910.13万人次。
一些旅游演艺企业瞄准目前游客消费模式更新,积极探索新型演出模式,大力开发“沉浸式”“行进式”旅游演艺项目,让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新生活力。例如,在上海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演出现场,观众可以边看边与演员互动,一转眼便已成为剧中人;在湖北省重点创新文旅项目《知音号》的沉浸式演出现场,观众们在演出的船舱中自由行动,沉浸式体验每个角落发生的故事,还能影响故事走向。多种艺术类型开启沉浸式表演探索,参与剧情演绎的互动戏剧项目持续受到青年观众喜爱。
弥漫着生活美学的“鲜花经济”,也如春花一般兴盛起来。线下实体店鲜花售卖鲜活有趣,线上电商销售蓬勃发展,鲜花零售新模式层出不穷,催生出千亿元级消费新业态。
“鲜花经济”活力彰显。图 / 摄图网
在云南,斗南花卉市场被誉为“鲜花海洋”,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3年,云南花卉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200亿元,其中斗南花卉市场作为国内外鲜切花的交易中心,占据了全国鲜切花市场50%以上的份额。
巨大的消费潜力也吸引来“卖花新势力”,拼多多、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电商平台甚至包括优衣库等传统快消品牌都相继切入鲜花销售赛道。业内人士预测,到2025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鲜花将成为生鲜电商除肉蛋果蔬业务之外的全新业务线。
在“悦己经济”的带动下,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追求仪式感、提升幸福感而购买鲜花。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几乎每天都有网友晒出自己通过购买鲜花得到乐趣的图片或视频,“惊喜”“鲜花自由”“美好心情”是出现的高频词汇。
“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寄托相互交织渗透。鲜花正好长在物质与精神的交汇点上。”明泊心理服务平台创始人、心理咨询师王建芳表示,当前消费者愿意通过付费来寻觅情感寄托,鲜花消费抚平精神褶皱的内在功能正好释放出来。
快乐经济带来的是一场消费心理的大变革。从“使用产品”到“享受生活”、从“趋同消费”到“个性消费”、从“物质追求”到“精神愉悦”的创新,体现出人们精神需求与消费观念的升级。爱美、爱玩、爱健康、爱刺激、爱秀图、爱分享……追求 “快乐”的消费者,正迅速引领着城市化和数字化消费的升级趋势。
今天,你为快乐买单了吗?
(文章来源:《创意世界》2024年12月号)
↓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购买↓
编校:范晓华,审读:郭丽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