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军捷

近日,我们到马来西亚开学术交流会,顺带参观当地对历史故事陈述的做法,觉得对我们讲述香港抗战故事很有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政府为了剿灭马共,把邻近森林马共根据地的居民(主要是华人)集中起来,建立“新村”,实行严格管理,不准他们为马共游击队供应粮食、药品、人力。当年的“新村”为每户提供60x60英尺的土地,建筑费,让村民自建房子。马共被剿灭后,几经换代,“新村”已成居民(主要是华人)聚居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图是“新村”现状。中间的黑色木房子,是六十年代的,旁边的建筑是陆续换代的,最新的是三层别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华籍青年回乡租了房子,改造成“故事馆”其手法值得我们在红花岭学习。

小型民宿(两间房)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为故事馆作设计、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画家从辽宁来,工作两周(每天五小时),为故事馆服务,乐也融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用展览厅展示当年的历史和变迁。

2,在院内种植各种作物,主要是中草药样品,制成饮品如茶招待客人。

3,与村民合作,出售特色食品。

4,办小型手工坊,吸引青少年。

5,用以工代宿的方式,招徕有专门技能的义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偶尔参与社区活动,争取乡贤和政府的项目资助。能养3、4个兼职,收支平衡。

要讲好香港故事,除了图片、视像、讲课外,能让受众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尝得上,自己参与制作、互动,才有深刻印象。我会在沙头角的红花岭抗战文化营,可以借鉴,用多种形式经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上面这位姐姐,愿意到香港当义工,为我们讲好香港故事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