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替代性文件
1.北京泛太物流有限公司诉单某某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3年第12期
【关键词】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劳动关系
【裁判规则】《劳动合同法》第82条关于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支付责任,是对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的惩戒。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签署的其他有效书面文件的内容已经具备了劳动合同的各项要件,明确了双方的劳动关系和权利义务,具有书面劳动合同的性质,则相关文件应视为双方订立的书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提出的二倍工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2.任丽丽诉沂源县青州连宇影楼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中国法院2018年度案例
【关键词】书面协议/必备条款/劳动合同
【裁判规则】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书面协议已经具备劳动合同特征和必备条款的,应视为双方已经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的,不予支持。
3.季某诉某公司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说法”
【关键词】入职须知/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裁判规则】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相应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在入职登记表中仅规定了劳动者的义务,欠缺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和核心内容的,不能视为双方已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请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二倍工资责任。
4.入职登记不能代替签订劳动合同案
【来源】人民司法案例2016年第11期
【关键词】入职登记表/劳动合同/二倍工资
【裁判规则】用人单位单方制作的入职登记表,主要功能在于规范内部管理。该登记表能否视为劳动合同,因综合考虑形式和实质要件。若形式上缺少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内容上不能反映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的合意,则不能认定具有劳动合同属性,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二、劳动者原因
5.刘丹萍诉南京仁创物资有限公司人事主管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8年第7期、中国法院2018年度案例
【关键词】书面劳动合同/人事主管/提示义务/举证证明/二倍
工资赔偿
【裁判规则】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系人事主管的工作职责,其有
义务提示督促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未与人事主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人事主管不能举证证明其曾作出过相应提示的,对其主张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赔偿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6.周某诉某广告公司人事主管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13年度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
【关键词】人事主管/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违反诚信
【裁判规则】在用人单位负责人事管理工作的人事主管,负有代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职责。其在不履行相应职责后,又以用人单位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主张二倍工资的,违反《劳动合同法》第3条规定的诚信原则,不予支持。
7.蓝某诉厦门市扬权纸品包装有限公司管理人员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中国法院2020年度案例
【关键词】管理人员/人事职责/二倍工资
【裁判规则】用人单位未与其管理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未能证明该管理人员具有人事管理职责的,应当依法支付二倍工资。
8.郑某诉立成公司人事经理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中国法院2021年度案例
【关键词】人事经理/未签合同/二倍工资
【裁判规则】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负责人应当知晓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是其工作职责,也应当知晓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人事经理自己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该责任是由其未履行工作职责所致,后果应由其自行承担。
9.朱某诉某公司故意不签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年度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
【关键词】故意/重大过失/未签订劳动合同
【裁判规则】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对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存在重大过失甚至故意,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0.北京创景天呈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诉吉智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中国法院2018年度案例
【关键词】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原因/证明责任
【裁判规则】在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案件中,用人单位主张其已尽到诚信磋商义务,而是因劳动者个人原因造成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举证证明责任。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其主张,且劳动者的身份也不具有特殊性的,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11.马某诉某商贸公司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至2018年度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
【关键词】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选择签订/事后反悔/二倍工资【裁判规则】《劳动合同法》赋予符合法定条件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但并不排除劳动者选择与用人单位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下,已经选择与用人单位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事后又反悔主张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不予支持。
12.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人民司法案例2017年第5期
【关键词】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
【裁判规则】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发生工伤等原因未及时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是按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二倍工资。
13.邹辉邦诉温州东球鞋业有限公司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中国法院2018年度案例
【关键词】劳动碰瓷/二倍工资/诚实信用
【裁判规则】劳动者不断变换用人单位,通过频繁的劳动仲裁、诉讼主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获取远超其正常工资水平的收入,存在以“碰瓷”为业的嫌疑,其行为有违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的公平、平等、诚实信用原则,对其二倍工资请求应当不予支持。
三、其他情形
14.博明斯自动化设备江阴有限公司诉元某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中国法院2020年度案例
【关键词】条款不合理/劳动者拒签/终止劳动关系/二倍工资【裁判规则】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请求后,劳动者以有关条款不合理为由拒绝签订,用人单位既未变更相关条款重新提出签订要求,也未终止劳动关系,而是继续用工的,应当依法支付二倍工资。
15.宋某诉某海运公司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说法”
【关键词】未签劳动合同/超过一年/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裁判规则】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入职超过一个月后仍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入职次月起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劳动者入职满一年后,用人单位仍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自当时起已经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承担该法律后果后,自视为签订时起无需再承担二倍工资责任。
16.万某诉某食品公司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人社部最高院联合发布第一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关键词】不签劳动合同满一年/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
【裁判规则】《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条是对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法律后果的拟制规定,即在法律上已经认定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此后不再承担二倍工资支付责任。《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的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责任属于惩罚性赔偿,与拟制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相结合,既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能防止用人单位赔偿责任的无限扩大,有效平衡了双方利益。
17.单某诉某运输公司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说法”
【关键词】二倍工资/仲裁时效
【裁判规则】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第二倍工资从入职的第二个月起算,计算至入职满一年时止,最长11个月,此后视为双方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二倍工资仲裁时效应从违法状态结束之日即入职满一年的次日起算一年。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已经超过时效,用人单位以此为由提出抗辩的,对劳动者该项请求不予保护。
18.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惩罚性赔偿纠纷
【来源】人民司法案例2016年第23期
【关键词】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劳动报酬/惩罚性赔偿
【裁判规则】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是用人单位因违反法定义务而应承担的一种惩罚性赔偿,劳动者二倍工资的取得与用人单位未与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应相互对应,该第二倍工资不是劳动力的对价,不属于劳动报酬。
19.范某诉句容某医院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说法”
【关键词】人事代理/双重劳动关系/二倍工资
【裁判规则】劳动者与原单位仅存在人事代理关系而入职新用人单位的,与新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新用人单位未依法与该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20.张某诉中庚公司劳动合同期限不明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中国法院2021年度案例
【关键词】无限顺延/无效/二倍工资
【裁判规则】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可不限次顺延的,该约定免除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定义务,排除了劳动者请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应属无效。在无效的顺延期间,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主张支付二倍工资。
21.宋某诉供应链公司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中国法院2022年度案例
【关键词】期满顺延/无固定期限/二倍工资
【裁判规则】劳动合同约定期限届满或可顺延1年,劳动者在期满时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但未提出相应请求,而是同意顺延的,应视为双方已续签1年期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不予支持。
22.恒润公司诉曹某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纠纷
【来源】中国法院2021年度案例
【关键词】劳动合同签名/司法鉴定/不利后果
【裁判规则】在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的案件中,用人单位提供了有劳动者签名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对签名不予认可,该证据的证明力虽然被削弱,但并不当然被排除。因劳动者未能提供充分检材而导致司法鉴定未能作出有效结论的,应由劳动者承担不利后果。
【备注】该案有一定争议,仅供参考。
摘自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整理的《劳动争议典型案例汇编》
咨询培训|法律顾问|用工合规 |劳动维权
汪正楼律师 1391330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