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创造了无数最新潮的绘画风格、时装造型、街头艺术,但从不曾抛弃旧的一切。只要你愿意,整个城市可以是座老旧的博物馆。纪录片里的衣香鬓影和浪漫时尚确实存在,但更可贵的是,你有机会穿梭在许多世纪的时光里。 破旧的老地铁、摇摆的老楼梯,在巴黎坐一程地铁,从拉德芳斯到歌剧院大道,会有种瞬间穿越百年,从21世纪回到18世纪之感。
作家张佳玮数年来旅居巴黎,用脚步走过那些历史与当下的重叠印迹。 让我们在这本《巴黎,生活在此处》中,与他一起踏上这段文艺之旅,共赴巴黎慢时光,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巴黎,生活在此处》
张佳玮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7-5760-5149-0
69.00元
张佳玮,作家,江苏无锡人,旅居欧洲多年。出版和翻译了60多部作品,包括《巴黎,生活在此处》《迈克尔·乔丹与他的时代》《尝一口人间烟火》《爱情故事》《无非求碗热汤喝》等著作,以及《浮生六记》《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莫奈:逐光者》《流动的盛宴》等译著。
目 录
“去巴黎”代序
旧巴黎
四季
左岸旧书摊
圣母院
莎士比亚书店
法兰西学院
先贤祠到蒙帕纳斯
走路与跑步
一段跟赛努奇博物馆有关的爱情故事
最浪漫的表白
海明威的故居
KEBAB与PHO
左岸,咖啡馆
加缪路
一个叫拉斐尔的小女孩
卢浮宫
歌剧院与穆夏
旺多姆广场与协和广场
奥赛:莫奈与德加,以及默朗
王子公园球场与罗兰·加洛斯
香榭丽舍大道
凡尔赛
法国大餐
市集
蒙马特的明暗
十三区
Paris / France
《巴黎,生活在此处》是知乎百万粉丝级人气作家张佳玮的全新随笔集。带着对巴黎这席“流动的盛宴”的最初念想,他用脚步走过那些历史与当下的重叠印迹:守护一众作家的文学乌托邦莎士比亚书店,记录了印象派的传奇的奥塞博物馆,作为1920年代贫穷艺术家栖息之所的蒙帕纳斯,夏加尔为歌剧院画的穹顶,慕夏缤纷花束构筑的跨艺术的美,风情名动天下的香榭丽舍大道,以及卢浮宫那日日夜夜向数百岁、数千岁迈进的画……约五十幅作者实拍的巴黎照片,与文字一起真情流淌,勾勒出那些伟大人物曾年轻、贫穷但野心勃勃的黄金时代的巴黎,当下属于在这里自由行走的每个人的巴黎。
在这本书中,巴黎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书中通过书写巴黎的文化往事和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呈现了这座城市于先锋之外的包容与接纳,也展现了从容不迫、享受当下的生活方式。这种慢生活的节奏,让人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莎士比亚书店》
沿着圣日耳曼大道走,走到但丁路,转弯,视力好的人,便能看见巴黎圣母院的侧影,看见那些被建筑学家反复念叨的、瘦骨嶙峋的飞扶垛。若是午后,还能看见索邦大学的学生,从左手边的老教学楼里鱼贯而出。
走上但丁路,无视右手边鳞次栉比的日本漫画店,眼看离圣母院只隔一条塞纳河、一座双桥时,不要急,左转,走出十来步。指着柴堆街37号,一间逼仄小巧的店,我对身旁的朋友说:
“那就是莎士比亚书店。”
身旁的朋友大叫一声。
莎士比亚书店最初的地址,在杜普伊腾路8号,1919年,由来自美国的西尔维娅·比奇开设。两年后,书店搬到奥戴翁路12号——一个美国阿姨,万里迢迢跑到巴黎来开一书店,这是什么精神?
据说激励她开这个书店的,是法国作家阿德里安娜·莫尼耶。她与西尔维娅·比奇,从书店开业之日起,同居了36年。这书店可以当是两位阿姨感情的见证。
在1919年至1940年间,莎士比亚书店是美国人在巴黎的文化中心。本雅明说巴黎是19世纪的首都,五湖四海的英雄豪杰都得来,但没个落脚处。西尔维娅阿姨把书店开着,海明威、埃兹拉·庞德、菲茨杰拉德、斯泰因、曼·雷等大师们少年时,就出入于此:
借阅、买书、写作,甚至住宿。大家都不是外人。说是书店,其实好比是个咖啡馆+作家临时宿舍。詹姆斯·乔伊斯更把这地方当成他的办公室。1922年,他著名的《尤利西斯》出版,西尔维娅·比奇帮了大忙。这是迄今为止,20世纪出版业最传奇的故事之一。
后来二战打响,德国入侵,1941年12月莎士比亚书店宣布关闭。一种传说是,某个德国军官向西尔维娅·比奇索要乔伊斯最后一本《芬尼根守灵夜》未遂,于是怒了:“你这书店还开不开了?”西尔维娅阿姨是个执拗的人,死死不肯。书店就此被关闭了。海明威在大洋彼岸听说了,跌足捶胸。
到1951年,美国人乔治·惠特曼在柴堆街37号,靠近索邦大学,与圣母院隔着塞纳河相望的所在,开了一家书店。惠特曼先生完全依照莎士比亚书店的旧模样打造这个书店,1958年,西尔维娅·比奇与惠特曼先生吃饭时,郑重允诺:“ 我将我书店的名字让渡给你。”
1962年,75岁的西尔维娅·比奇逝世,惠特曼先生给他的书店起名为“莎士比亚及陪伴”(Shakespeare and Company)书店。四十年前迎接过海明威们的书店,在20世纪60年代迎来了亨利·米勒、金斯堡等美国大师。当年“迷惘的一代”在这个书店成长,后来“垮掉的一代”也在这里找温暖。书店里有13张床铺,供应穷困的美国作者们居住,非正式的统计数据说:大概有超过四万人次曾借宿在书店中。
2011年,乔治·惠特曼先生以98岁高龄逝世——行善兴学之人,必有后福——他的女儿前来接管了这个书店。据说惠特曼先生是如此敬重西尔维娅·比奇女士,于是他的女儿,名字叫作西尔维娅·比奇·惠特曼。
那天天气好,我陪一位朋友,去了一次莎士比亚书店。因是周六,门口游客多,有人排队。负责看门的姑娘说的是英语,并表示自己不太会法语——这真的还是个美国味道的书店。书店里一大片讲英语的游客,纷纷问柜台小哥:
“您这里有《流动的盛宴》卖么?”
“有,就在中间。”
书店挺窄,正中靠左廊一排按例搁经典书。《艾玛》《包法利夫人》《堂吉诃德》《老人与海》之类,中间夹着两本《流动的盛宴》。其中一个版本,封面是海明威当年在莎士比亚书店门口拍的照片。书店真是经营有道。同去的老师买下了,去柜台,柜台小哥问要不要刻章?当然要啦。
最初的莎士比亚书店是什么样子呢?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里如是说:
“在那条寒风凛冽的街道上,这可是个温暖舒适的去处。”
“冬天生起一只大火炉,屋里摆着桌子、书架……”
“西尔维娅的脸线条分明,表情十分活泼,褐色的两眼像小动物的眼珠似的骨碌碌打转,像小姑娘一样充满笑意……”
“她对人和蔼可亲,性情十分开朗,爱关心别人的事……”
“她说我可以等有钱时再交押金……说我想借几本书都随意。”
“钱你方便时再给,什么时候都行。”当年,西尔维娅对当时穷愁潦倒、家里连个浴室都没有的海明威如是说。
“乔伊斯大概黄昏时来。”
就跟唠家常一样。
那个时代,乔伊斯的视力刚开始变差,庞德还在为诗集出版努力,海明威还没出版自己第一本小说。西尔维娅·比奇和莎士比亚书店就是这些作者的后盾,是冬日温暖的去处,是美国文化在巴黎的心。莎士比亚书店与那个时代共同造就了一批伟大人物,最后,因为出现在这些人的集体传奇回忆中,终于令自己也成了传奇。当初海明威回到家里,对他妻子说“我们可以读到全世界的书了”,他的妻子哈德莉,当时还不知道几年后海明威会变心,正温存着与海明威那贫穷、简单又温暖的爱情生活,用这么一句话,总结了那个伍迪·艾伦用一整部《午夜巴黎》来致敬的,那些伟大人物正年轻、贫穷却野心勃勃得很纯正的黄金时代:
“能找到这个书店,我们真走运!”
摘自:《巴黎,生活在此处》
标题为小编所拟
图源:Pixabay
制作:赵萱婷
关注并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