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101岁高龄的王扶之将军,是1614位开国将帅中,唯一健在的一位。
王扶之将军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一位横跨两个世纪的老人,更是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见证者。
王扶之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老人的现状如何?
王扶之是陕西子洲人,12岁就参加了红军,按理说,这么小的孩子红军是不会收下的。
当时,王扶之谎称自己已经16岁了,再加上他个子比较高,说话也很有条理,负责招兵的干部才勉强点头同意王扶之加入红军。
王扶之曾经上过3个月私塾,认得一些字,这在当时的红军队伍中,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因为这一点,组织特意安排王扶之去红25军测绘队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王扶之来到红15军团78师担任测绘员。
测绘员的工作又枯燥又辛苦,需要很多耐心,王扶之对待这份工作十分认真,凭借严谨细心的工作作风,得到了上级的重用,先后出任通讯参谋、作战参谋等。
抗日战争时期,王扶之曾跟随部队辗转山西、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深入敌后,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后来,解放战争爆发,王扶之又出任四野29军115师343团团长,率部在姜家店阻击战、解放锦州、解放天津等重要战役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王扶之打仗是出了名的“不要命”,锦州战役的时候,有一颗炮弹在王扶之身边爆炸,顿时血流满面,警卫员拉着王扶之去包扎,被王扶之一脚踹开,举着手枪带着战士们继续冲锋。
天津攻坚的时候,王扶之左腿中弹,鲜血浸湿了整条裤子,在这种情况下,王扶之依旧不下火线,坚持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王扶之又远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当时敌人的战斗机炸塌了防空洞的入口,王扶之和几个心腹被困在了山洞中。
在失去光明的情况下,王扶之和其余两位幸存的同志拼命向外呼救,被一位耳聪目明的同志发现,外面的战士们立马开始了挖掘行动。
在长达30多个小时的挖掘后,奄奄一息的王扶之得以获救,那些老战友们知道这个消息后,纷纷高兴地说道:“这个‘大高个’真是个福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勋大典”上王扶之被授予大校军衔,在1964年的时候又晋升为少将。
后来,王扶之先后出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为建设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王扶之将军已经101岁高龄,是新中国1614位开国将帅中仅剩的一位。
晚年的王扶之将军和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过着低调平凡的生活,身体仍旧十分硬朗。
王扶之将军对于新中国来说,不仅是跨时代的见证,更是新中国发展历史上永垂不朽的丰碑,是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