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服3剂头痛渐止。1996年5月8日,头痛复发如前,用上方加土茯苓。
处方:土茯苓120g,川芎30g,白芍30g,柴胡10g,白芥子10g,炙远志6g,白芷10g,葛根30g,生甘草6g。
服1剂,头痛即止。未及3个月,头痛又发,乃尝试独用土茯苓120g水煎服,亦服1剂止痛。
予土茯苓120g,装入保温瓶中开水泡2小时,代茶频饮之。服药后,当晚头痛大减。遂每日泡服120g,3日后头痛消失。
按:
土茯苓首载于《本草纲目》,未言其治头痛。而后的中医学著作亦未言其治头痛。
若此解毒清热、健脾除湿之药,重用120g何以能止头痛?
笔者百思不解,便重温清代徐大椿关于“药性专长”的一段妙论:
故临证者除了熟悉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常规用法之外,还应掌握药物的特殊专长与优势,便于出奇兵而奏厥功。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土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白芍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柴胡
【性味】苦,凉。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白芥子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远志
【性味】苦辛,温。
【归经】入心、肾经。
【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
白芷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髀、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葛根
【性味】甘辛,平。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甘草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