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某乎发现了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孔子只会满口仁义道德,不像管仲商鞅,提出富国强兵之策?

在历史的长河中,孔子的形象总是与仁义道德紧密相连,而当我们提起管仲和商鞅,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他们富国强兵的策略。那么,为什么孔子似乎只关注道德教化,而不像管仲和商鞅那样提出具体的国家治理和军事强化的策略呢?

看看网友们的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儒学的内涵和应用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不同的学者和思想家对儒学有着不同的解读和发展,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其只是为了维护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儒学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的和谐秩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它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对于塑造社会文明和个人品德具有积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现代思想评价两千五百年前的思想,这样真的客观?两千五百年前,这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没有,不是猴子就是部落,而中国也没统一,这时候哪个地方不是“奴隶主”?还真指望他们觉醒马克思思想?别说两千年前,就是现代欧美也并不比孔子高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你甚至可以算上全世界的,除了新中国,所有的文臣武将的服务对象都是皇室和权贵,孔子要真在两千多年前就能提出为人民服务,那他就不止是圣人了,而是全世界唯一真神,脱离时代和历史环境的评价都是妄言,孔子一个有教无类就已经比现在很多人思想都高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总觉得孔子的推崇的是古代的禅让,表达的是:“有能力的居高位、没能力的自己下去,不要去卷,这样才和谐。”但是后面朱熹改完之后,几乎背反了,君君臣臣钉死的话,那还禅让个什么啊?
就教员拿孔子和耶稣对比的原话来说,教员也认为:坏的主要是“儒教”而不是“儒家”,主要反对的也是“孔教”。如果全面打倒儒家的话,东南亚及日朝韩这样的也很难再说历史受我们教化和影响了。孔子没办法建立一套新的体系,那不如就用原来的周礼,大家都遵从周礼社会秩序不就稳定了?但实际上不可能,一是孔子个人影响力不足,二是鲁国太弱,天下又太大,武力不足,无法保证周礼在各地的施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久远的年代,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社会发展缓慢,技术手段也十分有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每个人辛苦劳作一整天,所收获的成果也仅仅能够勉强维持基本的生存,几乎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供储备。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国家根本不可能鼓励经商活动。因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物资匮乏,无法支撑起商业的繁荣发展,更不可能像如今这般,将经商视为一种重要的上升渠道和财富积累的途径。在商鞅变法之前,主要的社会活动就集中在两件大事上,一是打仗,二是种地。在打仗这件事上,老百姓被要求冲锋陷阵、出力卖命,但所有的功劳却都归属于贵族。而且贵族的地位是世袭的,这意味着无论平民百姓在战场上表现得多么英勇无畏,付出了多大的牺牲,最终的荣耀和利益都与他们无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子本人绝非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般仅仅是一介文弱书生。孔子所教授的“六艺”,涵盖礼、乐、射、御、书、数,这足以表明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家。孔子的一生并非只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他也曾投身仕途为官,而且在某些时期,他所担任的官位还相当之高。例如,他曾官至鲁国的大司寇,在任期间政绩斐然,深得民心。他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使得鲁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升,这也引起了邻国齐国的警觉和担忧。齐国为了遏制鲁国的发展,使用了阴险的反间计,最终成功地将孔子从鲁国排挤走。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而屹立不倒,这充分说明它必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那些长治久安的朝代往往都是儒家和法家思想并存。所谓“儒表法里”,即表面上倡导儒家的仁政和道德规范,而在实际治理中运用法家的严格律法和制度。一旦在统治理念上出现严重的偏颇,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秦朝初年过度偏重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忽略了儒家的仁政和道德教化,这是秦朝二世而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孔子似乎只关注道德教化,

而不提出富国强兵的策略?这是因为孔子认为,

道德是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而“仁”和“礼”

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孔子的思想超越了短期的功利主义,

他关注的是社会的长期和谐与稳定。

在孔子看来,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

不仅仅在于其物质财富和军事力量,

更在于其人民的道德素质和内心的平和。

这种深刻的人文关怀,至今仍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欢迎留言讨论。

感谢一路有你们的阅读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