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的建立,除了刘邦本人的天命所归,还和汉初三杰有着很大的关系。

汉初三杰中,韩信的军事技能点是点满了的,也正是因此,刘邦才能多次反败为胜。

韩信能够在乱世大放异彩,离不开萧何、张良的保举。

可惜,天下平定后,韩信却被杀死。

看着韩信的尸体,身为伯乐兼好友的萧何却冷冷地说了四个字。

正是这四个字,让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被诟病千年。

那么,韩信之死和萧何有什么关系,又为什么会被诟病千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出茅庐

韩信,今江苏淮安人,古时称之为淮阴县。

韩信父母早亡,因此生活过得异常艰难,经常靠人接济才能活得下去。

最艰难的时候,韩信是靠着一个漂洗衣物的婆婆接济才勉强度日的。

更夸张的是,有些混混仗着人多欺负韩信,要韩信从他的胯下钻过。

韩信忍辱负重,不顾众人取笑,竟然真的从年轻混混的胯下钻了过去。

这件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件:“胯下之辱”。

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韩信先去了项羽的军营,他十分希望得到项羽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尽管韩信十分努力,并且给项羽提供十分详尽且合理的作战方案,但是韩信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此外,韩信还通过种种细节发现项羽虽然会打仗,但是很难君临天下。

再三思索之后,韩信决定离开项羽军营另寻出路。

在当时,刘邦的实力虽然不是很强,但是名气不低,而且手下有不少人才。

在张良的推荐下,韩信决定去投靠刘邦,不久后,韩信便拿着推荐信来到了刘邦军营。

一心想要证明能力的韩信没有将推荐信拿给刘邦,而是打算凭借自身努力往上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韩信还是没有得到重用,仅仅是混了个治粟都尉的官职,也就是管粮食的军官。

这个结果,和韩信预想中的相去甚远,结果,韩信便开始发牢骚。

这次发牢骚,差点就让韩信送了命,还好韩信脑子转得快,不然就转世投胎去了。

之后,在萧何的建议下,刘邦给了韩信一个还算不错的官职,但还是没有达到韩信的预期。

最终,韩信在一个夜晚偷偷跑了,在他看来,刘邦也不是一个合适的君主。

月下追韩信

发现韩信不见了之后,萧何十分慌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这么多天的相处,萧何很明白韩信是一个军事天才,这样一个人要是被敌人所用,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萧何立刻骑上马去追韩信,追了很久,这才在溪水边找到了韩信。

萧何是磨破了嘴皮,才将心灰意冷的韩信劝了回来。

回来之后,萧何便多次找到刘邦,并向刘邦保证韩信确实是个人才。

在萧何的担保下,刘邦也意识到韩信真的可能是个人才,因此封韩信为大将。

这个结果,韩信是相当满意的,韩信和萧何也因此成为挚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之后的时间里,韩信用实际行动向刘邦证明了什么叫战必胜、攻必取。

而且,韩信还多次给刘邦展示了一下什么叫以少胜多。

在井陉之战中,韩信以极少的兵力,战胜了数倍于自身的敌人,汉军因此得以保存。

当时,赵军有着极大的人数优势和地理优势,韩信率领的汉军很难在正面击败赵军。

在这样极端劣势的情况下,韩信想了一个绝佳的计策。

韩信用一小部分的兵力吸引了赵军的注意力,然后率领另外一支部队趁机绕到了赵军后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赵军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汉军发起了突袭,两面受敌的赵军在一瞬间方寸大乱,最终被击败。

此战过后,韩信在汉军中的威望大增,刘邦也愈发倚重韩信。

因为在打仗这件事情上,韩信超过刘邦太多,如果不重用韩信,那么完全打不赢项羽。

就这样,凭借着韩信、张良、萧何三个人的才华,刘邦击败了项羽,夺取了天下。

进宫被杀

汉朝建立后,刘邦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天下虽然平定,但是内部的矛盾依然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大的矛盾,莫过于手握重兵的齐王韩信,如果韩信谋反,很难有人胜得过他。

为了剥夺韩信的兵权,刘邦想了很多种办法,毕竟一不小心惹恼了韩信,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刘邦还是夺走了韩信的兵权,韩信因此心中甚是不平。

但是兵权已经被夺走,韩信就算想做什么也没有资本。

令韩信没有想到的是,在兵权被夺走的情况下,刘邦还是没有放过他。

公元前196年,韩信接到进宫的诏令,进宫后不久,就被诛杀于长乐宫钟室。

或许韩信临死前都不愿相信,此次进宫会杀身之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韩信更加不可相信的人,他的挚友萧何,不仅没有替他说话,反而对着他的尸体说了四个字:“为国锄奸”。

如果韩信在生前听到这句话,恐怕会当场和萧何决裂。

作为汉初三杰,韩信落了个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同样是汉初三杰,萧何的下场虽然没有韩信凄惨,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为了不被诛杀,萧何甚至不惜玷污自己的名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张良的结局就好得多,他深刻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功成名就后选择了退场。

参考资料:

《史记·高祖本纪》

《史记·淮阴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