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青年出品
摘要:转型和融合的形式折腾得太多了,新词大词整得太复杂了,需要回归“用优质内容吸引用户”这个最本原、最基础、最根系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媒体没有带着优质内容去转型,缺乏深度内容的“里子”,而是在“拽大词造新词”的概念游戏中空转,技术上伪融合,用大跃进、浮夸风、放卫星式的流量去维持面子,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传统媒体的转型和融合,是成功还是失败,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先不用看数据,回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媒体内容存在感”,可能就能得出悲观的答案。扪心自问,个别媒体自诩“全网传播破多少亿”的流量,真正有几个人看?某些媒体推送的那些新闻报道,有几篇是在回应民众的真正关切,有几篇是对关键热点的深度追问?各种矩阵、各种端、各种全媒体的海量信息中,有几篇自信能满足用户的“刚性需求”?如果我们的媒体没有带着优质内容去转型,缺乏深度内容的“里子”,而是在“拽大词造新词”的概念游戏中空转,技术上伪融合,用大跃进、浮夸风、放卫星式的流量去维持面子,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流量可以放卫星,说几亿就几亿,反正也没人去深究,这种“填表汇报式流量”也得不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更无法变现。影响力和收入是实打实糊弄不了的,媒体每天运转需要巨大的成本,如果流量是假的,融合是空的,转型是虚的,数字充满水分。维护那个转型“面子”、融合“架子”所需要的成本在膨胀,而内容真实的收益和影响却在缩水,其间巨大的鸿沟,终会在某个时候爆雷。这些年,我们的转型融合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一些共性问题不可忽视。
从我一直以来的观察来看,那些转型失败的媒体,在这样几个通病:
其一,放弃了自己过去赖以赢得影响的核心内容,丢掉了内容优势,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争取不属于自己用户,在自己的短处拼那些无法变现的流量。转型是转什么,转向哪里?成功的转型,不是转向一个“面目全非的自己”,而是带着自己的核心资本去转型。媒体的核心资本是什么?当然是独家新闻、深度报道、独到评论、舆论监督、权威解读、深刻思想、经典影像、快速反应等等,这也是读者和用户对媒体的“刚性需求”,让媒体不可被替代、被淘汰、被抛弃的根本。互联网+,新渠道+,新技术+,应该有一个“主语”,那就是“最擅长的核心内容”,让用户愿意花钱买单、愿意多停留几分钟、愿意推荐给自己的亲朋并长期关注的内容。
我一直觉得,一个行业要想长久生存,必须具有某种“替”的能力,让自己成为刚需。法学是“权替”,遇到法律问题时需要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维护自己的权利。医学是“身替”“命替”,身体出了问题,必须寻求医生的救治。文学是“嘴替”,提供的故事和意象把人们日常无法表达的东西说出来了。哲学是“脑替”,替人们在抽象层面去思考那些宏大的灵魂问题。媒体和新闻是什么呢?它应该成为“闻替”,作为拥有采编权的媒介,帮助人们获得那些对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的新闻信息,真正延伸人的肢体,成为人们的眼睛、耳朵、喉舌,满足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替代他们去探究真假、挖掘真相。“替”包含着不可替代,这才是媒体的核心内容。反思一下,我们的很多媒体拥有多少这种对用户“不可替”的新闻干货?
其二,无意义的精益求精。传统媒体很严谨,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内容把关机制,以维护白纸黑字的专业权威性。但如果内容空洞,没有拳头产品,全是鸡毛蒜皮,这种严格的把关,只会沦为“无意义的精益求精”。在缺乏新闻价值、没有几个读者看的内容上“去表现雕花的精湛技艺”,只会加剧那种无意义感。这是一种巨大的内耗,传统媒体人普遍觉得越来越累,就源于这种内耗:把关要求严格,字斟句酌,字字经过好几个人的手,熬夜编排,但最终出来的内容却缺乏让人点开的自信。如果出不了内容精品,那种形式上程序上的“精益求精”,也许是在浪费人的生命。
其三,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叠床架屋无限做复杂加法,隔段时间就提新概念,在极简问题上缺乏极简定力。这是转型和融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用很多大词、概念、理论去表现出一种“抽象的忙碌”,显得自己在转型融合上很卖力很忙碌,但就是不出能让用户看见的好内容。记得有一次,某媒体推送了自家融合转型的新方案,评论区一句留言很是尖锐:你们都快发不出工资了,还在这里拽大词?你们的问题就是大词太多、新闻太少。前段时间某家媒体转型的新方向,就是关停很多客户端,这种减法,就是对“简单问题复杂化”的一种纠偏。
媒体失去读者,不是缺技术、缺大词、缺渠道,最关键的是缺让读者能追随你的优质内容。这个简单问题不解决,一个新平台新技术出来,赶紧去追随,摊大饼,搞什么“全媒体矩阵”,矩阵越来越大,员工疲惫不堪,用户也在缩水。杜骏飞教授说:这么多年我们经常讲,全媒体、融媒体、智媒体,做了很多努力,其实并没有彻底解决做好媒体的问题,不做真的新闻,全媒体、融媒体、智媒体就都不是真媒体。在同一问题上无休止的重复性应付性研究,让有些媒体陷入一种重度疲劳。
其四,重视频轻文字,盲目的视频崇拜。我在《“新闻业务”退化的恶果正集中涌现》中谈到过这个问题,融媒体“低水平视频化”,明明可以用文字就可以说清楚的,非要费人费力搞个没几个会看的视频,所谓“全员视频转型”,已成为一种内耗、内卷、内伤的媒体形象工程。视频化其实是一种“性价比极低”的媒体呈现方式,耗人,耗钱,耗媒体资源,也耗用户时间,“泼天富贵”刷屏的只是极少数,流量的挥发性极强,更难以变现。丢掉传统的文字,自废传统武功,搞那些只是形成某种传播幻觉的视频,拖累了员工精力,也在耗费媒体资源上拖累了媒体在传统优势上的发挥。
其五,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缺乏深度的原创,没有精力深耕传统领地。很多媒体摊开了太多的渠道,建了太多自身无法撑起内容的端,种别人的平台,荒了自己原有的地。摊开了那么多的“端”,铺了那么大的摊子,拿什么去填充呢?内容就那么多,只能靠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注水,转来转去就那么几条新闻,严重同质化和低质化。一个什么事件出来,各路媒体纷纷来蹭,但内容却是完全同质化,没有自己的独家调查,看不出跟“一键转发”有什么区别,
其六,丢失专业标准而去迎合平台标准。从当下各大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内容,审视大家的融合转型所向,不过就是几家大厂、几个平台的标准:公号的点击,社交平台的热搜,抖音的流量,头条的阅读数。——有个朋友说,我们要警惕那些“容易衡量的数字指标”,人们选择它作为主要标准,不是因为他们足够重要,而是因为他们最容易看见。我们的媒体可能在转型中丢掉了自身最重要的专业标准,对好内容的专业评价,能让用户认同和追随的长远标准。
其七,重度的舆情洁癖,缺乏创新和引领的勇气,为了免责被动应付地工作。媒体应该是由一个社会走在最前列的、最有活力、最有创新勇气的人们组成,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用观点提升观念水位,用信息开阔公众眼界,这个过程必然会触及一个社会的“合法争议区”,提起议题,引发讨论。但很多媒体都患上了严重的深度的舆情洁癖,害怕报道引发“争议和讨论”。既想上热搜,又害怕那种热搜包含的可能争议。这种洁癖,让媒体成为一个保守的存在,新闻本就要扩展影响,但“舆情洁癖”的支配下又主动放弃着这种影响,免责放在第一位,没有影响力、不出活儿可以,只要“不出舆情”就行。长期以往,“被动应付”可能成为一种习惯性本能。
其八,缺乏真正的用户导向,并不在意用户喜不喜欢,转型中失去用户而不自知。媒体看不到的一个深度危机在于,用户很少会说自己是“某某媒体用户”,而会说自己是“抖音用户”“微博用户”“小红书用户”、“B站用户”。用户对媒体缺乏身份归属感,可能是长期以来缺乏内容归属感带来的。媒体的转型融合增加了很多形式,让记者带着长长的全媒体身份,新闻发布会上提问时,能念出一个长长的、让主持人发笑的名头,我是某某台某某网某某端的全媒体记者。但这个长长的名字,能不能配得上一篇让人印象深刻的内容,让用户产生“某某媒体用户”的强烈归属感?
这些年,一些传统媒体转型和融合的形式折腾得太多了,新词大词整得太复杂了,需要回归“用优质内容吸引用户”这个最本原、最基础、最根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