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辅导的过程中,有一个很明显的体验,那就是:
问题小孩的发生,背后往往有边界感不清晰,甚至没有边界感的父母。
而问题小孩子都集中在初中和高中孩子身上,伴随的特质是任性,骄纵和玻璃心,还吃不了苦,听不了指责和批评。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根源在父母边界感用错了,或者边界感匮乏,或者根本没有边界感。
正如糖糖在《别让情绪绑架爱》中所说:
有些家长将爱与规则割裂,潜意识中认为给孩子太多爱就是溺爱,应该给孩子特别强调规则。还有一些家长在爱孩子过程中,用了很多错误的方法,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无论是爱得太用力,还是管得太严格,孩子都有些许的问题,真是唏嘘啊。
更让人唏嘘的是,父母在边界感崩塌时,毫无觉察,只有情绪和急着改变孩子迫切的心。
我能理解父母爱孩子的心情,因为我也是一个妈妈,我在孩子出问题时,也会心急如焚,夜不能寐,也会病急乱投医,急切的生个法要解决孩子的问题。
当我这么迫切和焦虑的想要搞定孩子时,我也在有意识提醒自己:
我越界了!我在剥夺孩子自己独立的能力,而且我在试图改变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会翻车。所以我不能干预,我只能后退一步,先来修复和疗愈自己。
所以,无论我多么痛苦和煎熬,多么急切和迫切,我都会选择止语和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的作用不是完全放任,而是觉察和思考,梳理和洞察,等待时机然后用更好的方式去面对和帮助孩子。
想起了我娃初三下学期崩掉的一个学期,主要原因是我完全没了边界感导致,想来依然十分自责。
那段时间我把学习和成绩以及排名看得特别重要,每天都在给娃加压力砝码,要求他简单题不能错一分,要求他必须沉稳和认真,从每一个字迹和每一个习惯要做到尽善尽美。
我也会不断恐吓他中考题特别简单,对于中等生非常友好,尖子生是不占任何优势的,如果不细心,那局势可以反转了,有没有高中能上可真不好说!
当时,我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学习的越界,也丝毫没有意识到我给孩子的压力过载了,甚至孩子在理化生考试时跟我说手抖得已经握不住试管,我也没有觉察到孩子紧张和压力太大了。
孩子为了把理化生考满分,就拿着铅笔一次次当作试管来练习在高度紧张,在手抖时也能滴定,甚至去实验室自行练习滴定。我还夸孩子肯吃苦,用更多的刻意练习来弥补短板。
我真愚钝啊!压根没意识到自己对娃学习的越界,是我没有边界感的行为,导致孩子压力过载,紧张过度。
还有一次是中考成绩出来之后,我一看语文只考了90分,知道中考这是彻底完蛋了!崩溃之下,我就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孩子还在安慰我:妈妈别难过了,没事的,大不了我上个差点的学校也行,但我语文感觉考得挺好的呀。
这也是越界,当孩子难过时,我原本应该沉稳托举孩子,溶解孩子焦虑的,可是我却先一步崩溃了,这是当家长特别失败和悲哀以及没有边界感的事情。
如果对于学习来说,家长比孩子更焦虑,更浮躁和看重结果,那么孩子一定会出问题,这几乎是百分百的。
是的,对于孩子因为太在乎,所以一心想让他飞得更高,所以边界感就匮乏了,总是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各种越界而不自知。
糖糖说:
父母过分强调自己对孩子的管理,忽视了孩子自我管理的潜能。
因为我之前是一个没有边界感的妈妈,也因为自己的原因坑了孩子多次,所以在辅导父母的过程中,看到跟曾经的我一样没有边界感匮乏的父母时,我会直言不讳的指出来。
比如包办孩子的学习太多,父母太过于情绪化,对孩子总是溺爱而不自知,对孩子说话得狠又没有一点规则意识等。
同时,我在帮父母重建边界感时,我也在维护自己的边界感。
比如说对于父母对我提出的各种请求,我会筛选哪些是自己职责范围内,哪些是父母自身需要应对的,对于过分的要求和请求,我也会委婉拒绝。
作为一个辅导老师来说,我的边界感也要清晰,这时才能更好的交付,同样作为一个妈妈,我的边界感也要清晰,哪些我能管?哪些我管不了?哪些必须管?哪些后退一步管?
有了边界感,才能权责清晰,各自负责,同频共振,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