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9年起,尼赫鲁怀揣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命令印度军队加大力度蚕食我国边境领土,行径愈发恶劣,令人不齿。中国始终坚持“以和为贵”的原则,多次提出和平谈判的倡议。然而,印度军方却愈加肆无忌惮,拒绝和谈。中国政府忍无可忍,终于在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全面爆发。
那么,中印关系是怎么走到这个境地的呢?打印度时众将有分歧,刘伯承出面镇场子,说了什么话影响至今?战后又是如何处理3000多印度战俘?
他为什么要“搞我们”?
中印两国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也都曾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然而,为什么两个同样经历过殖民压迫的亚洲国家最终爆发了一场战争?
对此,毛主席曾经颇有感慨。他说过:“我想了十天十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搞我们!”其实,毛主席并不是想不明白,而是从心底里不愿意与这个曾经友好的发展中国家发生冲突。
然而,当时的尼赫鲁政府咄咄逼人,步步紧逼,最终让和平的希望破灭。
中印关系的起初是十分友好的。1947年,印度成功独立后,中国的许多组织还向尼赫鲁和甘地等人表示了祝贺,认为这是亚洲人民反殖民斗争的一次伟大胜利。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两国在1950年正式建交,印度承认新中国是唯一合法政府。这一时期,中印关系进入了蜜月期,两国高层往来频繁。然而,在友好表象的背后,印度却隐藏着扩张领土的野心。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作为“梦想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他高举“不结盟”旗帜,自诩为世界上所有贫苦国家的领袖。然而,随着尼赫鲁的大国梦日益膨胀,他逐渐将目光转向中国的领土。
历史上,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为了巩固对印度的控制,英国殖民政府在中印边境擅自划定了一条“麦克马洪线”,将西藏的大量领土划给了印度。新中国当然不会承认这条殖民时期的“伪造边界”,但尼赫鲁政府却执意坚持这条边界不放。
更为严重的是,自1951年起,印度政府开始在中印边境推行所谓的“前进政策”,不断向中国领土深入推进。尽管毛主席和周总理多次发出警告,印度仍然无视中国的警告,并在边境地区修建了多个哨所。
1960年4月,周总理冒着生命危险访问印度,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两国的边境问题。然而,尼赫鲁的态度却极其强硬,表现出“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种霸道姿态。
他不仅认为印度在东段边境侵占的中国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应归印度所有,还恬不知耻地要求中国在西段尚未被印军控制的3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到1961年,我国与苏联的关系已经公开破裂,同时国内还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这让国家面临巨大挑战。尼赫鲁“看准时机”,变得愈发狂妄。同年11月,他在中印西段边境的阿克赛钦地区推行所谓的“前进政策”,加紧侵占中国领土。
1962年春天,印军在我国境内开始修建大量据点。我边防军随即采取了应对措施,在印军据点的对面也修建工事,但始终遵循毛主席的指示,没有主动开火。到6月,印军得寸进尺,又越过中印东段边境,在我国的克朗节地区修建工事。
9月20日深夜,印军终于发起了攻击,偷袭我军哨所,一名代理连长不幸牺牲。我军被迫还击。到10月,印军不仅大规模炮击我军边防驻地,还集结数千人进行武装越境。尼赫鲁甚至公开叫嚣,要将中国军队彻底清除。
面对印度的蛮横行径,党中央最终决定不再忍让。
1962年10月18日,北京中南海,毛主席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听取了中印边境紧张局势的汇报后,毛主席铿锵有力地说道:“如果尼赫鲁非要开战,那我们只能奉陪到底!”
与此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老将麦克阿瑟正在冷眼旁观印度的挑衅。他苦笑一声,对印度的行为作出犀利评论:“印度低估了中国的战斗力,他们脑子坏了。他们以为会有大国支持他们,实际上并不会有。”
麦克阿瑟或许觉得,尼赫鲁的做法与他当年对中国的态度相似。而尼赫鲁挑衅中国的结局,也如同麦克阿瑟一样,最终得到了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刘伯承出面镇场,一句话影响至今
在中印战争开战前夕,毛主席和周总理征询了众将领的意见,没想到支持不打的声音不绝于耳。战争意味着牺牲与消耗,从国家建设的角度来看,当时的形势似乎还不具备非打不可的紧迫性。然而,还是有两位坚定主战的将领站了出来:一位是张国华,另一位是老元帅刘伯承。
刘伯承的军中威望自不必多言,作为战功赫赫的“军神”,他在军界的地位举世公认。而张国华是刘伯承的老部下,作为一员悍将,他也展现出非凡的胆识和决断力。
中央最初的作战计划是打掉印军一个营,但张国华不仅主张出战,甚至豪气地表示:“我要打掉他一个旅!打的就是他们的王牌旅!”
刘伯承也随之补充道:“青藏高原我没去过,作战有难度,但并非无路可走。”
有了刘伯承“军神”坐镇,战意坚定,毛主席也下定决心。他下令对越境的印军进行还击,还特别对张国华说:“我们不轻易出手,但一出手就必须雷霆万钧,要打出我们的威名!”
张国华是一位虎将,也被称作福将。早在解放战争时期,35岁的他已是刘邓大军麾下18军的军长。1950年,张国华率领18军首批入藏,将红旗插上世界之巅,随后在西藏驻扎了整整12年,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和稳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正是这12年的边疆经验,使张国华对西藏的地理、气候以及社情非常了解,在面对印军时,他无疑是最合适的指挥者。1962年10月17日,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对印作战命令,70高龄的刘伯承也挂名编外参谋,随行指挥作战。
老元帅刘伯承的出山,给全军上下打了一剂强心针,他在作战中的指挥与建议,给广大战士上了生动的一课,确保了中印边境的胜利作战。
1962年10月20日,对印自卫反击战全面打响。早已枕戈待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同时在西段和东段发起了猛烈反击。在东线,解放军向盘踞在克节朗地区的印军发起进攻,印军溃不成军,其第7旅被全歼,旅长也被俘。
当解放军继续南下追击时,印军几乎毫无抵抗,纷纷逃窜,解放军顺利收复了麦克马洪线以南、达旺河以北的中国领土。在西线,新疆边防部队对入侵印军实施强攻,炮火覆盖印军据点,随后拔除了37个印军入侵据点。
东西两线战场皆捷,10月24日,中国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启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并下令东线部队停止追击。
然而,印度仍然沉浸在“大婆罗多”的幻梦中,拒绝谈判,并开始全面战争动员。在此背景下,解放军发起了第二阶段的作战行动。解放军不仅歼灭了大量印军,还彻底清除了印度设立的侵略据点,收复了大面积的国土。
第二阶段作战于11月16日正式打响,21日结束。这一仗,解放军打得十分漂亮!两个阶段的作战中,我军共歼灭印军9000余人,俘虏4300多人。
从战前准备到战中决策,刘伯承始终保持极为谨慎的态度,“告诫部队,不要轻敌”,这句话在当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解放军在处理相关问题时,仍然坚持“料敌从宽”的原则,这一思想深远影响着解放军的作战风格。
当毛主席得知胜利的消息后,欣慰地说道:“好,这下印军被打疼了,至少十年他们不敢再挑衅了。”
而当尼赫鲁得知中国仅用4个团就击溃了印度的两万大军时,他明白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走到了尽头。这场战争让尼赫鲁在国内外颜面尽失,最终他于1964年郁郁而终。
如何处理印度战俘?
中国军队在赢得胜利后,虽然为战果感到欣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棘手问题——如何处理战争中俘虏的三千多名印度战俘?
中国军队是严格遵守战俘条约的,但由于战争刚刚结束,若立即释放这些战俘,可能会让印度恢复战力,这显然不是中国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因此,中国军队只能根据规定,将这些战俘送往后方的俘虏收容所中。根据后来解密的外交部档案,三千多名印度战俘给中国带来了不小的管理难题,因为他们实在是太难管了。
第一个难题出现在战俘登记方面。1962年底至1963年春,西藏军区设立了三个战俘收容所,负责印度战俘的物质生活和基本保障,甚至还设立了邮政信箱,让战俘们可以与家人通信。
然而,由于印度在开战前曾给士兵们灌输中国苛待战俘的错误观念,导致印度战俘对登记十分抵触和敷衍。这给中国的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为确保准确的俘虏人数,我方只能逐一核实,耐心地梳理和登记每一位战俘的姓名信息。登记工作还面临重名问题,印度士兵中重名现象相当普遍。为了避免混淆,我军干部要求战俘填写全名而非缩写,但即便如此,重名现象依然严重。
最终,工作人员找到了解决办法——用军号来区分。虽然名字可能相同,但每位战俘的军号都是唯一的,干部们便在登记姓名时加上军号,这样既简化了管理,也有效避免了重名现象。
第二个难以管理的地方在于民族矛盾的尖锐,尤其是锡克人与其他印度人之间的矛盾。为了避免冲突,中国的工作人员将不同民族的战俘分开管理,无论是锡克族、拉吉普特族等,都被安置在不同区域,分别管理。
第三个难题出现在战俘们的伙食问题上。众所周知,印度虽然是东亚国家,但其饮食习惯与中国有很大差异。他们喜欢吃甜口的咖喱、糖,喝牛奶、甜茶。尤其是军官俘虏,他们的生活标准比士兵更高,不仅对食物要求多,对衣着也有较高的要求。如果衣服有破洞,不换新的就拒绝穿。
为了适应印度战俘的饮食习惯,我军在伙食标准上进行了调整,满足了他们对油、糖、辣椒、羊肉和土豆的需求,并安排后勤人员严格管理食物的发放,避免浪费。管理人员和领导甚至亲自到战俘伙房指导烹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经过我军的认真努力,印度战俘的伙食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第四个管理难题是战俘们不愿意干活。印度战俘普遍认为像扫厕所、理发等劳动是“低贱之人”才会做的,种姓稍微高一点的战俘都拒绝参与。然而,中国军队的理念是人人平等,劳动无高低之分。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所有人都必须参与劳动。
我军士兵带头积极劳动,身体力行,最终使印度战俘意识到中国军队的平等精神与印度军队截然不同。在中国士兵的榜样作用下,许多印度战俘开始抛弃成见,加入了劳动的行列。
1963年4月21日,中国国防部发表声明,决定全面释放所有被俘的印度人员。到1963年5月25日,所有印度战俘都被顺利释放。在告别时,他们向中国军人挥手致意,昔日的敌对关系已经烟消云散,完全不见敌意。
解放军在对外用兵时从未遭遇过失败,这一点值得某些国家深思。
自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已过去62年,如今中国国富兵强,尽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国依然稳如泰山。中国军人必将铭记前辈的教诲,继承他们的遗志,坚守祖国的山河,传承千秋万代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