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人说今年是大冷冬,甚至还有人说是60年一遇的冷冬,因为拉尼娜又来了。

可是现在多数人却不这样认为了,原因是今年的11月份实在是太暖和了,一点不像冬季,多地都已经打破了11月份的历史最高温记录,像我的家乡最近还在升温。所以很多人认为,今年不可能是冷冬,更大的概率又是暖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随着农历十一月份的到来,关于冬季的冷暖老祖宗也有一些预兆。其中农村的老人就说了“过年冷不冷,冬月初一有预兆”。说的就是通过冬月初一的天气,就能预测过年期间的冷暖,雨雪多不多。它承载着古人对气候变化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农历十一月份,为何被称之为冬月?

在农村很多的老人们,一般称呼农历十一月份就是冬月。在古代有个成语:寒冬腊月,即是指春节前前最冷的三个月,其中的“寒月”为农历的十月;“冬月”是十一月;而“腊月”就是十二月。

而古人之所以把农历十一月称之为“冬月”?这是因为十一月恰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所在月份,即便赶不上,也要用“闰十一月”来补上。另外在十月称之为寒月,则是因为这个月有个寒衣节,十月初一就是“送寒衣”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古代,十一月份还有很多种叫法,比如仲冬、中冬、葭月、龙潜月、辜月、畅月、后十月等,而根据干支历来,十一月还被称为“子月”。

这个称呼是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推演而来的。在古代,“子”的对应月份是十一月,“丑”的对应月份是十二月,“寅”的对应月份是正月。在我国很早以前出现的夏朝,就是以“寅”为岁首的。

(2)“过年冷不冷,冬月初一有预兆”,有哪些预兆呢?

也是因为冬月是春节前倒数第二个月份,而初一是冬月的第一天,因此其意义重大,古人也对这一天的天气格外关注。并且还围绕着冬月初一留下了诸多的农谚,更是为预测冬季气候提供了形象的依据。

比如“冬月初一雨淋头,正月交春暖烘烘”就非常的经典,也是流传较广的一句谚语。它的意思是说,如果冬月初一降雨了,正月或立春节气后,将会迎来温暖天气。

这是由于雨水在初一出现,可能暗示着暖湿气流在该时段较为活跃,使得前期气温相对较高,而这种气候态势或许会延续至正月,让新春伊始便被暖意笼罩。

反之,“冬月初一见日头,寒冬腊月不见天”,意味着冬月初一若是晴天,后续的寒冬腊月里雨雪天气会增多,天气寒冷且日照稀少。而这样的年份,自然春节期间也是雨雪多,气温偏低的。

另外在民间还有这样一句谚语:冬月初一阴,谷米贵如金。指的是冬月初一这天是阴雨天气,那么来年的粮食收成不太好,导致谷米的价格上涨。

原因是根据古人的经验,冬月初一是阴雨天,冬季就雨雪少,这样地里的虫害多,而且越冬作物长势不好,从而对产量造成影响。

然而,这些古老的谚语虽蕴含着先辈的经验与智慧,但在现代气象科学的视角下,其预测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现代气象研究表明,冬季气候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大气环流、海洋温度、极地涡旋等。

就今年冬季而言,据气象部门预计,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呈北多南少分布,且冷暖起伏显著,过程性强降温和强升温事件可能性大。这种复杂的气候格局是全球气候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节气或日期所能完全决定。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忽视传统农谚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启示意义。它提醒着我们关注季节交替中的微妙变化,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气象预测的难度和重要性都在不断提升。

我们既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精准监测和分析气象数据,又要传承和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综合多方面因素,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合理安排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