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5年将迎来《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以下简称“北京+30”)。就业中的性别平等,作为1995年商定的12个关键关切领域之一,依然具有高度现实意义。上周在曼谷召开的“北京+30”亚太部长级会议明确提出了加速实现就业平等、确保亚太地区妇女享有体面工作的建议。

为加速推进“北京+30”进展,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中国企业联合会、欧盟驻华代表团与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于11月28日共同举办了“促进女职工就业与职业发展政策研讨会”,30余位来自政府、学术界、社会组织和私营部门的代表在线上线下共同探讨推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的挑战、机遇和最佳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政府、学术界、社会组织和私营部门的代表汇集“促进女职工就业与职业发展政策研讨会” ©UN Women

女性劳动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截至2022年底,中国女性就业人数达3.2亿,占总就业人口的43.2%。但在就业和职业发展中,妇女仍面临多重挑战,例如招聘中的性别歧视、职业晋升受限、过重的无偿照料负担以及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等,流动女工或残障女工尤为如此。为此,研讨会呼吁进一步推动性别包容工作场所的政策和实践,充分落实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代表安思齐在致辞中强调,促进妇女的体面工作不仅关乎妇女的个人发展,更是构建韧性经济和公平社会的基础。她指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面落实性别平等的工作场所政策,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加大对妇女技能提升与再技能培训的力度,增强对新兴就业形式(如零工经济和平台经济)的保障,并为年轻女性提供辅导和支持。同时,她呼吁引导男性积极参与性别平等行动,助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代表安思齐致辞 ©UN Women

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工作部主任张文涛表示,性别平等是高质量就业的核心要素。她强调:“推动工作场所性别平等和职业技能提升,不仅有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品牌知名度,还将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

欧盟驻华代表团合作处负责人、国际发展合作参赞孔爱玲女士补充,“我们需要法律支持、教育措施和经济赋权,还需要改变社会规范和刻板印象,来为妇女和女童创造更安全的环境。”

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李昌徽强调,“女性劳动者是具有极大潜力的人才库,那些希望在全球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前瞻性公司,必须将性别平等置于其商业战略的核心位置。”

“性别包容的工作场所”项目基线调研结果

研讨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工作部国际合作处处长马超分享了“性别包容的工作场所”项目基线调研结果。该项目是欧盟和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与中方合作伙伴于2023年在广东等省份启动的项目,聚焦纺织、电子、汽车行业,提升女职工(尤其是流动女工)的就业质量。

调研显示,已婚女性更倾向于将工作视为家庭经济保障的来源,而未婚女性则更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在选择“工厂工作意味着获取收入,养家糊口”的6591位受访者中,已婚女工占比达到93.26%。同时,家庭照料责任对职业发展的制约也被广泛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工作部国际合作处处长马超分享“性别包容的工作场所”项目基线调研结果 ©UN Women

此外,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电子标协社责委、国际劳工组织、德国驻华大使馆、中国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东省残培教育发展基金会及企业的与会代表还就政策实践和实施策略进行了交流,内容涵盖加强就业歧视监管、开展普惠托育体系、禁止算法中的性别歧视、针对残障妇女进行数字产品开发等。在谈到政策执行中的挑战及未来建议时,多方强调,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是实现进步的关键,社会各界应共担生育成本,避免过度强调对妇女的特殊保护。

研讨最终呼吁各方—继续落实切实举措、深化合作,以推动妇女高质量充分就业。本次研讨会重申了对实现性别包容的未来的承诺,并将其作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与社会平等的根本途径,向实现“北京+30”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