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创新与心理成长”,学习更多创新与心理健康知识
一、承受考研和失恋双重压力的小林
心理咨询室里,面容憔悴的大三男生小林来求助。他眼神疲惫,黑眼圈浓重,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小林低着头,双手不停地搓着衣角,艰难地开启了倾诉。
原来,不久前小林经历了失恋的打击。他与女友相恋二年多,本以为能携手走过大学时光,却不想女友毫无征兆地提出分手,转身投入了他人怀抱。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小林的世界瞬间崩塌。
此后,小林便陷入了深深的失眠困境。每到夜晚,他躺在床上,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不断浮现出与前女友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甜蜜的瞬间如今都成了刺痛他内心的利刃。他翻来覆去,怎么也无法入睡,常常眼睁睁地看着窗外天色渐亮。即使偶尔能迷迷糊糊睡去,也会很快被噩梦惊醒,醒来后便再也无法入睡。
因为失眠,小林在白天变得极度疲惫,无法集中精力上课,学习效率直线下降,直接影响了他考研心情,甚至对考研不报希望了。他也不再参加课活动,与朋友们渐渐疏远,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他深知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却又无力摆脱失眠的困扰,内心充满了焦虑与无助,这才鼓起勇气前来求助。
咨询师耐心地倾听着小林的讲述,用温和的目光给予他支持与理解。在初步沟通后,咨询师判断小林由于失恋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创伤,进而引发了情绪障碍和睡眠问题。接下来,咨询师计划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林重新审视这段感情以及失恋带来的影响,引导他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同时结合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缓解他的焦虑情绪,逐步改善睡眠状况。咨询师也会与小林的家人和朋友取得联系,让他们给予小林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帮助他重新融入校园生活,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与热情,一步一步走出失恋与失眠的双重阴影。
二、考研失恋双重压力下如何做好心理调节
在大学校园里,有不少同学面临着考研与失恋的双重压力,这无疑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了巨大挑战。考研本身就是一场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战斗,而失恋带来的情感创伤又会极大地影响个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稳定。以下是一些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的心理放松策略。
一)身体放松训练
深呼吸放松: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受腹部像气球一样膨胀,然后缓缓地呼气,将体内的浊气全部吐出,重复这个过程,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缓慢、深沉,持续做 5 - 10 分钟。这样可以帮助平静神经系统,缓解紧张情绪。
渐进性肌肉松弛:从头到脚依次紧绷和放松身体的各个肌肉群。例如,先紧绷额头肌肉,保持几秒钟后放松,感受肌肉由紧张到松弛的变化;接着是眼部肌肉、脸颊肌肉、颈部肌肉等等,依次进行。通过这种方式,能让身体深度放松,释放累积的压力。
二)情绪调节技巧
情绪表达:不要将失恋和考研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憋在心里。可以找一位信任的朋友、家人或者心理咨询师倾诉,把内心的痛苦、焦虑、担忧等情绪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在倾诉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建议,从而减轻心理负担。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记录下来,这有助于自我梳理和情绪宣泄。
认知重构:当被消极情绪笼罩时,尝试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失恋后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从而陷入自我否定。这时要理性分析,认识到感情的结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单一地归结于自身的不足。对于考研压力,不要只看到困难和失败的可能性,而是要关注自己在备考过程中的进步和收获,将 “我肯定考不上” 的想法转变为 “我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成功”。
-
投入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绘画、音乐、运动等。绘画可以让人专注于色彩和线条的创作,忘却烦恼;听音乐能够舒缓情绪,放松身心,不同类型的音乐有不同的疗愈效果,比如古典音乐可以平静内心,而欢快的流行音乐能改善心情;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带来愉悦感和轻松感,像跑步、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
设定小目标并完成:除了考研这个大目标,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比如每天阅读一定页数的课外书籍、学会一道新菜品等。当完成这些小目标时,会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将注意力从压力源上转移开。
四)调整生活节奏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应对压力至关重要。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晚上失眠,早上也不要赖床太久。良好的作息能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合理饮食: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鱼类、坚果等。避免过度食用高糖、高脂肪和高咖啡因的食品,因为这些可能会加重焦虑情绪和影响睡眠质量。例如,在感到焦虑时,可以吃一把杏仁或一个香蕉,它们含有有助于稳定情绪的营养成分。
仝兆景,河南南阳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河南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焦作市首席科普专家,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评审专家。主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4项。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工智能、工程伦理教学科研,擅长运用沙盘游戏、绘画心理治疗、格盘、催眠、旅途心理治疗等开展焦虑抑郁心理治疗、青少年厌学治疗,开展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团体心理健康、安全心理、婚姻幸福、团队建设、人工智能、科学家精神、心理咨询师督导等方面的科普宣讲、培训和讲座。
用心进步,快乐成长
关注:创新与心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