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5409 字

阅读时间约:6 分钟

本文章节:

01、国内外主流精神科仍主要是落后的“症状学诊断”

02、精神心理从业人员要慎用“精神病”一词

03、精神医学也无法深入、高效地解决病因

我曾官宣过,我不是普通的精神科医生,而是全球首个精准精神心理医生。

精准精神心理学已经发现,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真正病因主要是后天内隐记忆层面的“病理性记忆”。

如果主要的病理性记忆得到了修复,患者能真正走向康复。

系统化、精准化的临床心理干预就能深入地进入内隐记忆层面,高效地修复患者的病理性记忆,让患者快速停药,快速回到学校或者社会,家庭关系更加融洽,患者更理性成熟。

这才是患者、家属真正想要的康复!

这种颠覆性的发现、颠覆性的治疗效果,是国内外主流精神科难以企及的,甚至是难以想象的。

因为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至今还找不到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真正病因,只能控制症状,患者的复发率很高。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精准精神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或“精神医学”是完全不同的学科。

当然,客观来说,国内外主流精神科采用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也是意义重大的,能用更方便、成本低的方式控制症状,降低患者出现悲剧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国内外精神医学发展了这么多年,还有那么大的不足?以下是深入、详细的分析。

而且,再次强调,这不是为了贬低国内外精神医学,而是希望社会大众能了解更多真相,也希望精神心理从业人员更好地自我反省、改变、提升,帮助更多患者真正康复!

01、国内外主流精神科仍主要是落后的“症状学诊断”

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发布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下简称DSM-5);

2023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ICD-11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中文版(下简称ICD-11)。

DSM-5、ICD-11是目前国际上正在使用的、最权威的2大诊断体系,是美国和国际上顶级的精神科专家共同制定的诊断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SM-5、ICD-11的书籍图片

也就是说,这2大诊断体系反映出了目前国内外精神医学的水平。

而在这2大诊断体系中,绝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包括常见的比如抑郁症、双相障碍、惊恐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等,都属于“症状学诊断”。

什么叫“症状学诊断”?

简单来说,就是诊断标准中没有病因,只有外显症状,比如相应的情绪、行为;只要患者出现了相应数量的症状,就能被确诊相应的精神心理障碍。

至于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找不到确切答案,临床大夫也不需要管。

所以,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大夫的职责其实是根据症状下诊断、治疗症状,而不是解决病因。

有的大夫甚至会有意无意地混淆概念。患者、家属问,“孩子为什么有这些症状?”其实意思就是,孩子为什么会得病?

但是大夫说,“因为孩子得病了啊,这个病就是这样”。

这种回答有积极的一面,可能会让患者、家属减轻心理压力,意识到这不是道德问题、意志力问题,而是患者生病了,无法自控。

但其实,这个回答是本末倒置了。

个体是因为有很多后天的很多病理性记忆,导致出现了一些异常的表现,所以才被诊断为精神心理障碍;而不是因为得病,才出现症状。

所以,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对于精神心理症状的理解,是非常表浅的。

在临床中,无论是躯体疾病还是精神疾病,最终所追求的都是“病因学诊断”,而非“症状学诊断”。

因为实现了“病因学诊断”,那就意味着找到了确切的病因,也就更有可能为患者提供精准化、高效化的治疗手段,斩草除根!

我们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在民国时期,肺结核被称为“肺痨”,无法确定病因,更无法高效治愈。

在那时,肺结核的治愈率极低,病死率极高,被认为是绝症,大众非常恐惧,“闻痨色变”。

而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肺结核的准确病因找到了——是肺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的。

很快,临床中出现了相应的抗结核杆菌药物,对肺结核的病因精准打击,几乎是药到病除,“肺痨”完全可以治愈,大众再也不害怕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国内外主流精神科还停留在“症状学诊断”上,无法深入化、高效化治愈患者,这实际上与常见的临床医学相比,是很落后的。

这导致当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这类重性精神疾病时,父母会陷入恐惧中,这跟过去大众对“肺痨”的恐惧是一样的。

而且,由于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很多精神科专家公开表达了不科学、不准确的意见,会令患者、家属们更加绝望。

比如,国内精神医学的领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曾经公开说:“抑郁症和癌症、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终身慢性疾病”。

当然,这不是陆林院士个人提出的观点,而是国内外很多精神科大夫、专家都是这么说的。

因为在国外内主流精神医学的临床治疗中,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容易复发,呈现出“慢性化”的现象,很多患者甚至要终身吃药来控制病情。

这其实还是因为国外内主流精神医学没能找到确切病因、消除病因,治疗效率当然就低,患者当然容易复发。

这是临床技术落后导致的,不是疾病本身的本质。

可是,如果精神科大夫给抑郁症定性了,说这是“终身慢性疾病”,很多大众就会误以为“抑郁症这个病就是这样,治不好的”,康复信心受到很大打击。

所以,其实很多精神科大夫自己也没看到“症状学诊断”的不足,也不思考为什么那么多患者复发,而是麻木地、消极地把问题合理化,认为这个病就这样。

希望患者、家属听到这些观点、意见时,要保持理性、客观、免于恐惧:这只是国内外精神医学单一学科的观点!

还有,ICD-11确立了一种新的精神障碍——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

如果患者遭受了较多的心理创伤事件,其中有一些非常严重、或者长期无法摆脱,比如持久而严重的家暴、校园暴力等,患者就很容易罹患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

也就是说,这是国内外精神医学里少见的“病因学诊断”。此外,急性应激障碍(A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也是病因学诊断,病因都是后天的心理创伤。

C-PTSD的患者既有类似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也有情绪症状,在这个新的障碍确立之前,他们往往会被误诊为难治性抑郁症、双相障碍、甚至是精神分裂症。

这样的诊断完全忽视了患者遭受的心理创伤,仅从他们的症状出发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效果往往是不佳的。

所以,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确立是国内外主流精神科的一大进步。

不过,创伤类的精神心理障碍的病因虽然非常明确,但国内外主流精神科还是没法深入地、高效地解决病因。

尤其是没法深入到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化高效修复更深层次的心理创伤。目前来讲,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对于创伤类的精神心理障碍,整体的治疗效果也不理想。

02、精神心理从业人员要慎用“精神病”一词

我们在文章、视频里,有时会说到“精神医学”和“精神病学”,这两者其实是不同的,但有什么不同?

简单来说,“精神病学”完全是从生物学层面去看待精神疾病的:你得病了,那主要是因为基因遗传、大脑神经递质浓度等有异常,所以情绪、行为出现了异常。

“精神病学”把人当成一台机器,机器某个地方坏了,运作也就不正常了。

而“精神医学”则带有更多的感情色彩。

它把心理社会因素纳入了进来,把患者看作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如果心理社会因素出问题了,人也会生病;

那么,康复治疗就不能只靠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心理治疗、改善心理社会因素也很重要。

自从21世纪以来,世卫组织不断呼吁要实践“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也就是喊大夫们要赶紧用“精神医学”来理解、治疗精神心理障碍了。

但事实上,国内外很多精神科医生奉行的还是“精神病学”,还总是从遗传、大脑神经递质浓度等生物学角度去理解精神心理障碍,所使用的词仍然是“精神病”。

比如,由北大六院的陆林院士领头编著的《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在2018年出版,是国内最权威的精神医学著作。这本书的书名用的就是“精神病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书籍图片

还有,湘雅二院精神病学科是国内精神科“四大巨头”之一,直到现在,这个科室的名字还是带有“精神病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湘雅二院官网

这至少会带来2点影响:

第一,这会让那些认可《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湘雅二院精神病学科的从业人员,认为自己所研究的是“精神病学”,非常容易忽略心理社会因素。

而且,这会让精神科大夫根本不重视患者的反馈,因为觉得他们是精神病人,说的话不可信。

第二,看到这本书、或者去湘雅二院就诊的精神障碍患者,也会觉得自己得的是“精神病”。

很多精神科大夫觉得这没什么,临床医学上有肾脏病学、肝脏病学等等,那精神障碍也是一种疾病,叫“精神病学”有何不妥?

这些大夫没意识到,或者根本不在意:在中文语境中,“精神病”、“神经病”都是带有侮辱性的、甚至是用来骂人的话。

“精神病”这个词已经被严重污名化,人们对“精神病”的歧视非常严重,患者及家属对这个词非常敏感、抵触。

也就是说,如果坚持用“精神病学”这个词,会给病患群体带来强烈的病耻感!精神心理从业人员不能漠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感受!

03、精神医学也无法深入、高效地解决病因

当然,国内外有很多精神科大夫也意识到了精神心理障碍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不仅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还会结合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

他们有的是自己去学习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技术,又或者让医院聘请心理治疗师,一起为患者提供服务。

也就是说,国内部分的精神科医生已经进入了“精神医学”模式,初步具备了多学科诊疗(MDT)的意识,这是极大的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可是,即便如此,治疗效果还是不理想,因为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结合的主流的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技术还是非常低效。

比如在国内大行其道的精神分析流派,来访者花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接受精神分析,解决问题非常非常慢,甚至没有明显效果。

很多精神障碍患者伴有人格异常,这会导致其情绪障碍难以康复;要是人格异常得到纠正,患者能更好、更快的康复。

但是,国内精神分析顶级专家曾奇峰说,人格的改变可能要接受数百次、上千次精神分析治疗,甚至是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实现。

而且,精神分析流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更是否认心理创伤的存在,很多精神分析师受其影响,也容易忽视了患者所遭受的心理创伤,无法真正处理患者的问题。

所以,很多精神科医生发现,国内外主流的心理治疗技术面对精神心理问题时,还不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更有效。

他们很失望,甚至瞧不起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双方不愿意互相配合,甚至是割裂的存在。

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大夫认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都属于心理学范畴,主要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

而精神障碍、重性精神障碍属于“精神医学范畴”,比如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等,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治疗师对此是没有话语权的,充其量只能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介入。

很多精神科医生虽然意识到常见精神心理障碍背后有心理社会因素,但这个因素在发病机制中起了什么作用,他们还是搞不清楚。

所以,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医生仍倾向于从生物学因素去理解精神障碍的病因,尤其会将病因归于基因遗传。

但目前已经证实,精神障碍不是单基因遗传疾病;多基因遗传方面的研究也没有明显进展。

由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发起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早就完成了,研究人员至今还找不到精神障碍的所谓“致病基因”,遭遇了极大的挫败。

在这种一筹莫展的情况下,科研人员开始转向于“表观遗传学机制”。

表观遗传学机制是指基因本身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发生了可以遗传的变化。而这个基因的表达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很多后天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既然是后天可改变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的研究其实没多大的意义,只是硬生生地跟遗传扯上了关系。

这相当于精神障碍遗传学研究的“遮羞布”或“皇帝的新装”,企图掩饰多年来精神障碍“致病基因”研究无果的尴尬局面。

现在,国外有的精神科医生已经开始反思,寻找“精神障碍致病基因”这个努力的方向出了问题。

但在国内,几乎没有一个体制内的精神科医生公开提及人类在寻找精神障碍致病基因的结果,还有很多大夫动不动就说这是“基因遗传导致的”,导致患者、家属更加恐惧和绝望。

有的大夫是还没与时俱进,有的则是不愿意面对、也不愿说出这样的结果,认为这相当于承认自己的治疗技术很失败。

他们没有意识到,如果他们愿意说出来,愿意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让患者、家属意识到精神障碍不是基因遗传导致,这反而帮助患者、家属缓解心理压力,有利于病情稳定。

希望患者、家属要理性、客观地看待精神科医生的观点,不要被“清醒催眠”。

由于国内外主流精神科还找不到精神障碍的真正病因,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手段还是所谓的“三板斧”——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保护性约束。

当然,这些措施有其积极的意义,在有些情况下是必要的,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甚至帮助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指的80%的疾病症状得到控制,状态稳定3到6个月以上)。

这看起来很高效,控制症状很快,但其实“治标不治本”,无法深入、真正地解决患者的问题,达不到患者、家属的期待。

现在,有的学者在研究全新的治疗方向,比如,近年来受到热议的“脑机接口”,被认为有望成为抑郁症的新治疗手段。

其实,“脑机接口”技术也是从生物学层面进行治疗,无法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处理病理性记忆,同样难以触及真正的根源。

只有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去理解精神障碍,找到精神障碍的真正病因,才能做到既深入、又高效的治疗,最终实现患者及家属期待的康复目标,

那么,国内精神医学界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国内精神心理从业人员具体该怎么做,才能获得颠覆性的临床突破?后续再分享具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