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瓮之安”3.草堂千年古邑入瓮来

猴场会议纪念馆的对面就是草堂千年古邑。

为什么这里叫做草塘呢?原因是这里在古代有十二个布满青草的池塘,并称“十二草塘”,久而久之,这里就直接叫做草塘了,后来改为猴场镇。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它是贵州历史上著名的商业重镇,汇聚了土司、商贾、红色等文化,有着川湘滇黔民风民俗的深厚文化底蕴。

明代文人傅亿在《卜居草塘》一诗中这样赞美草塘美丽的田园风光:

山深车马稀,土腴稻粱美,

结庐倚土冈,开轩临曲水,

日斜牛羊归,月出钓丝理。

2010年前后,瓮安县依靠猴场镇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猴场会议的重大影响,在古镇上投巨资新修建了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规模很大,档次很高。

猴场镇草塘古邑区的瓮水长歌广场,阳光之下,眼前徽派建筑一路绵延,石板路、灰砖墙、木门窗,一条蜿蜒的小河在广场四周缓缓流淌,盏盏火红灯笼四面延伸,如火烧一般点亮了这些徽派古装的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场东西长159米,南北宽146米。广场上立着好几座雕塑,几个老人在演奏乐器,一遍又一遍地吹着一首又一首红歌,起初还以为是景区的广播放的音乐,直到看到亭子里的几位老人才恍然大悟,可见他们对当年的红军感情该有多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广场中央的一座气派建筑——冠名神州的草塘大戏楼,又因有“晴天”戏楼与“雨天”戏楼2座楼台,草塘大戏楼故又得名“晴雨双面古戏楼”,也是我国占地面积最大、最高的戏楼,也是世界最大的木结构戏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前的戏楼很是高大上,不是华丽的高大上,而是古朴的仿古建筑,庞大得让我惊叹不已!数据显示,戏楼进深48米,宽41米,高26米。戏楼内的横梁雕刻有上千人物,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大的一棵红木屋梁。戏楼内的浮雕、镂雕、木雕、砖雕、石刻、壁画,都是精湛的古典工艺。

大戏楼原在猴场镇的另一个位置,由于小城镇建设规划,2013年在瓮水长歌广场得到复建,这座在旧址上重新修复的晴雨双面古戏楼共5层高,戏楼运用了古建“模数”结构法,用168棵两人合抱的大木,托起24个飞檐翘角和一棵雕有上百个古代神话人物、亭台楼阁的红木木雕横梁。楼中木雕均由巧匠精心雕刻,龙盘凤舞,甚是壮观。

在别处看到的戏楼一般比较简单,而这个戏楼分为两部分,正面是面向观众的大型戏台——晴台,楼内又设置了一个供雨天演出的戏台,整个戏楼承袭七重檐十二翘角的徽派建筑特征,同时也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凹曲型建筑风格,给人一种飞动之美,似一朵正在盛开的莲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承载着猴场重要的文娱活动,是瓮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里经常进行当地特色的戏剧表演。

广场的另一侧,水边还竖立着一座塔式的建筑,这是黔山进士楼,也是重建的古建筑,是贵州第一座进士楼,也是唯一尚存的进士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瓮安人犹道明考中了神宗(赵)进士,首开贵州进士先河,成为黔地第一名进士。进士楼为了纪念犹道明而建,是瓮安古代书院,是瓮安文化的发祥地和重要历史文化印记。书院选址和建设与其创办人的自然和教育观念有直接关系,先是重山水,其次是名贤,再次是院舍。黔山进士楼按这“三重”理念,在古邑依山傍水而建,山水之间流淌着百年文化,延绵不绝。

黔山进士楼整体建筑高大雄伟,典型的徽派风格,十分壮丽。据介绍楼内的各种雕刻工艺精湛。可惜大门紧锁,无法入内观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黔山进士楼就是瓮安古代书院,曾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记录着明清两朝500年间,瓮安共有19人考中进士,110人考取举人的资料,以及傅玉书、犹法贤等著名学者所留下来的智慧,润泽后学。

黔山进士楼,这座为纪念黔地第一名进士犹道明而建的建筑,不仅是瓮安古代书院的象征,更是瓮安文脉的发祥地和重要历史文化印记。站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那份属于古代知识分子的骄傲和荣耀,仿佛能听到他们激昂的辩论声,回荡在历史的长空中。

此外,重建的“旗山书院”,也是瓮安曾经的文化重地。成为草堂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书院将文化与建筑相结合,做足了“文”气。大门的门梁上雕刻着“琴棋书画”、“大师赏画”、“文曲星”等图案。

大戏楼背后的这条河岸风景,可谓是瓮安的 “江南水乡”。这里鸟语花香、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有古城,最关键的是河岸两边的红叶都红了,点缀整个古戏楼,古城交相辉映,形成一幅优美的山水画,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盛宴。在这里可以感受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水韵,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最美江南水乡,就是太清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戏楼,黔山进士楼,古镇还有很多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建筑,灰色为主体的墙面,有的灰白相间。门面挂着喜庆的灯笼,房顶多层式结构,非常有层次感。

景区古朴雅致的徽派建筑,屋檐高峻,斗拱华丽,如同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它们巧妙地融合了中式建筑的庄重和江南水乡的柔美,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堂出了两个当代名人,其一是贵州戏剧创始人傅玉书

傅玉书(1746—1812),瓮安草塘人。清乾隆三十一年举人。创作了贵州第一个剧本《鸳鸯镜》;编撰的《桑梓述闻》为我国第一部私家县志;第一个搜集、整理编撰了贵州明清两代诗歌总集,又是“清代贵州诗文兼善第一人”和“贵州最早的桐城派散文家”。民国《瓮安县志》云:“数百年来,邑中第一人也”。

其二是红军将军剧作家陈靖。

陈靖,出生于瓮安草塘。童年深受古邑戏楼民间戏剧熏染。1935年参加红军,建国后仍坚持文艺创作。是中国唯一一位苗族红军将军作家。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电影《金沙江畔》、长篇小说《红军不怕远征难》等数百万字作品。

草堂作为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及“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深远。

踏入这片古韵悠长的土地,青砖小道蜿蜒曲折,宛如一条古老的时光走廊,引领着到来的人探索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听到了历史声音回荡,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

整个景区内建筑风格独特,古色古香,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透着岁月的痕迹。高耸的屋檐、精致的雕花、别致的窗棂,无不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一个草塘古邑区,足以了解半部瓮安发展史。

这个近千年的古邑旅游区已经是4A级旅游景点了,但是,我在这里看到的是景致,缺乏的是人气。稀稀落落的几个游客(不知道是过了旺季还是原本就如此),指示牌、介绍的文字都不多,有些雕塑也不知道是何许人也,河边一长排的木质建筑的楼房空置,显得衰败不堪,如果是在广州,这样的地方早就成为商业重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这座两个女将的雕塑,回去查了资料,才知道这是奢香夫人雕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彝族女政治家,还有一首同名歌曲歌唱的就是她。而这个名人在景区的待遇真是太一般,连基本的介绍都没有——不知是我没看见还是隐藏得太深。

上文介绍的标志建筑草堂大戏楼是列入吉斯尼世界纪录的大戏楼,由于已经有些年头,不用做旧,已经显旧,或许百年之后能够成为真正的文物。不过这样的世界纪录意义何在?据说这些仿古建筑都是大约十年前开发商统一建的,生意一直不好,租不出去,很多开着的店租金也交不起,都靠政府补贴免租金。有着厚重红色历史的草堂千年古邑,这样的现状是很大的浪费,让人痛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瓮安草堂千年古邑(02:50)

(2577 图30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