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封建社会的顶峰,是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人,一般来说,没人比皇上说话还要管用,但是历史上还真有这种“不一般”的存在。

他们说话就是比皇上还管用,而且清朝还专门给这样的人设置了一个官职。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为什么一个官员会比皇上还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权赐予官职

从夏商周那时候开始,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这世间最大的莫过于天,其次就是地,而皇帝是天子,是上天派下来治理大地的,因此皇帝自然是这片大地上最大的人。

百姓会这么想,但是皇帝身边的人会这么想吗?在皇帝的母亲看来,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算皇帝是上天的儿子,他照样也得吃母亲的奶长大,他长大之后也得吃五谷杂粮,也会伤风感冒。

但是这些事情百姓们看不到,官员们看不到,只有皇帝的亲戚看得到。

就算是天生的皇帝,一生下来也不会走路,不会说话,更不会处理朝政,治理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那如果君请假了呢?谁来治理国家?这就需要请出我们今天的主角——摄政王了。

其实摄政这个词很早就有了,只有摄政王这个官职,是只有清朝才出现的。

而且整个大清朝也就两个摄政王,开头一个,末尾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抛开“王”字不谈,历史上摄政的人其实并不少,比如那些权臣。他们代替皇帝行使权力,他们的权力比起皇帝来还要大,他们说话自然要比皇帝管用。

一般来说,摄政者只有两种结果,第一种情况是直接推翻上任皇帝,不摄政了,直接当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种情况是,摄政太过投入,还以为自己真是皇上。

摄政这种事,只有皇帝有问题的时候才会出现。而且这种情况存在一种主动性,就是皇帝主动把权力交出去。只有这样得到的权利,才叫摄政,不然叫篡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是清朝初年,第一位摄政王多尔衮与权臣鳌拜的主要区别。

多尔衮那时候是因为顺治还小,无法治国,因此孝庄太后请他来摄政,并且将他任命为摄政王。

但是鳌拜只是辅政大臣,他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强行夺走了大部分的权力,并非皇室主动交给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这一点,多尔衮和鳌拜其实没什么区别,如果不是多尔衮自己骑马摔死了,顺治也不可能那么顺利地就完成亲政,怎么也得跟多尔衮斗上几年。

那么多尔衮为什么能成为初代摄政王?他身为爱新觉罗家的人,能不能直接替代顺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代摄政王

清朝的第一位摄政王多尔衮,是清朝建立者皇太极的弟弟,为清朝入关立下汗马功劳,也为顺治能成功继承皇位立下了大功。

有这两条大功劳,多尔衮已经算是功高盖主了,顺治一个小孩子,在他面前根本没有抵抗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皇太极猝死在皇宫中后,谁来继承皇位就成了大问题,按照满人的老传统,皇太极的兄弟和子女其实都有机会。

但是皇帝的兄弟们老的老,死的死,已经不剩几个了,而多尔衮作为皇太极的十四弟,他的年龄其实跟皇太极的儿子们差不多,因此他也很想坐上这个皇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多尔衮想当皇帝,还有一个人也想继承皇太极的地位,这个人就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两人为了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是他们两个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是半斤八两,根本分不出胜负来。

皇太极见此事陷入了僵局,便找到了一个破局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尔衮和豪格商量,既然咱们两个互不相让,那咱们两个就都别当了,将这皇位交给一个有希望的年轻人来当。

而这个年轻人就是皇太子的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这样一来,这皇位的事就解决了,看似双方都没占到好处,但实际上多尔衮已经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之后,多尔衮被封为“皇叔父摄政王”,地位无比接近皇上,他身边的各种礼仪都是按照皇帝来的,除了这个名字和身份以外,多尔衮已经和真正的皇帝一模一样了。

此时的多尔衮已经到达了摄政王的巅峰,下一步就该将顺治从皇位上抱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可惜多尔衮并没能完成大业,他在走最后一步的时候摔了个跤,从马上摔了下来,把自己给摔死了。

在顺治皇帝面前的巨大困难,突然就消失了,连他都没有反应过来。

不得不说,多尔衮确实是为大清做了贡献的,只可惜天命难违,这天下还得是皇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末代摄政王

比起初代摄政王多尔衮,末代摄政王载沣可就有点惨了,这两人仿佛是两个极端,一个权力极大,一个权力极小。

大家可能对爱新觉罗·载沣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是他的儿子可是非常有名的,他的儿子正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戊戌变法之后,慈禧对光绪是越来越不满意,他很想找个人把光绪给替了,而他找来的这个新的傀儡皇帝,就是光绪五弟的儿子溥仪。

而载沣当上这个摄政王,也属于赶鸭子上架,载沣本人是很不喜欢慈禧的,硬要说的话,他其实是光绪那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义和团的人把德国大使克林德杀害后,德国政府要求清政府派人到德国来道歉,慈禧自然不敢怠慢人家,赶紧派载沣去德国来了一次耻辱的旅行。

载沣在德国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也燃起了他内心的火焰,回国之后,载沣开始积极参加朝政,试图挽救腐败的清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慈禧临死之前,将几位大臣叫到身边,讨论皇位由谁来继承的问题,她的意见是,让溥仪当皇帝,然后载沣为摄政王。

如果只有这一个选项的话,载沣可能就同意了,但是还有第二个选项。

张之洞等几位大臣心想,反正都是载沣执政,为啥要多此一举呢?直接让载沣直接即位不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他们都觉得让载沣直接即位,就不要溥仪了。不过,最终还是让慈禧得逞了,载沣当了摄政王,还要受隆裕太后的控制。

清朝灭亡之后,载沣就躲了起来,躲在家里不出门,别人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后来听闻自己的儿子跟日本人建立了伪满洲国,还把自己的儿子骂了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骂一顿又有什么用呢?日本人还是打进来了。日本人攻占北京后,想让载沣投降,然后跟他们合作,但是载沣断然拒绝,并且逃到了天津隐居去了。

新中国成立后,载沣再次回到北京,将自己的醇王府捐给了人民政府,两年之后,载沣病逝在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尔衮和载沣,两人虽然都是真正的摄政王,但是不同的时代让他们有了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结局。曾经至高无上的皇权,在绝对强大的实力面前,其实什么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