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武工队小说你看过吗?那是作者冯志担任八路军冀中九分区武工队第一小队队长的亲身经历。如果你没有看过小说,那你一定看过电影,如果你没有看过电影,那你一定看过电视剧, 如果你没有看过电视剧,那你一定看过连环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什么都没有看过,那就看看山东省寿光版的武工队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普及一下什么叫武工队,武工队的全称叫做武装工作队,就是带有武装的工作队。对于武工队来说,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武装只是为了达成工作而采取的手段。武工队的作用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宣传战、打击与改造伪政权、建立秘密关系据点。

为了打破日军的“扫荡”、“蚕食”、封锁和“治安强化运动”,扭转华北抗日根据地严重缩小的局面。从1941年夏季起,八路军各部队先后派出武装宣传队深入敌占区,打击汉奸特务,宣传敌人必败和我军必胜的道理,揭露敌人实行“治安强化运动”的阴谋,瓦解伪军和伪组织,发动敌占区人民反抗日伪统治。 1942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肯定了这种新的对敌斗争形式,作出了关于普遍建立武装工作队的决定。依据决定,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由军分区或主力旅选调政治坚定、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营以下干部和优秀战士,同地方党政机关选调的干部统一组成若干支短小精悍、有一定战斗力的武装工作队。

在日占区,毫无疑问中国人生活得极其痛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信心就显得非常重要。武工队就起到这样的作用,向敌战区的中国人传递胜利的信心。如今的影视作品表现敌后武工队,仿佛不把他们拍成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超级英雄就不算成功,已经有些神化。而寿光这支武工队却成立于1939年夏,堪称八路军的第一支武工队,这支队伍确实是让日本鬼子如鲠在喉,队长马景更让那些汉奸心惊胆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多次见到过马景,他在县里担任人大副主任,但是那时候我只知道他担任过武工队队长,对他的事迹只是偶有所闻。前些年因为工作关系,接触到了马景的儿子马学军,这些事迹才丰富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期间,为打击日伪土顽的疯狂报复,中共寿光县委决定从独立团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武工队,直插敌后开展工作。此后,这支小小的武工队与敌人展开了一系列短兵相接的斗争,像一枚钢钉直插敌人心脏,搞得敌人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而这其中又以武工队长马景的战斗经历流传最广,也最为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学军(马景儿子):1955年出生,1973年入伍,曾任长山要塞守备二团政委、坊子区人武部政委、潍坊市坊子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当时有个顺口溜,马景马寅桑贯通,三人不到60个兵。专打鬼子和汉奸,寿光大地逞英雄。现在回老家70到80岁的老人,一提起来,都在称颂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景,1916年4月出生于寿光县台头镇马家茅坨村,家中兄弟四人,大哥马信,二哥马健,老四马汝昌,马景排行老三。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个大脚小,凛凛有一股丈夫气。子随母性,马景嫉恶如仇。1937年12月参加八路军山东抗日纵队八支队,后来寿光敌我力量悬殊,八支队向寿光派遣回了一批骨干,马景也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 景

1939年5月,八路军清河军区寿光独立营改建为独立团 ,团长赵寄舟了解到马景武术功底扎实,擅长四通捶、形意拳,又看到他一米八多的个头,英气逼人,赵寄舟很是喜欢,当场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寄舟

马学军:父亲说,我还会长拳螳螂拳,太极拳,兵器会棍,刀和长枪,就是缨子枪,赵寄舟说,你还会什么?他说我这不叫轻功,我跑得比较快,跳高跳得比较高,赵寄舟说你给我表演表演,我父亲当时就给他表演了一套拳,赵寄舟后面有个墙,两米多高的墙,当时他就是手一按,噌就过去了。

1939年芒种以后,日伪在寿光的大集镇和交通要道建炮楼,在乡村组织“维持会”,寿光独立团抽调骨干到各地组建武工队,赵寄舟第一个想到了马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学军:为了激励他,赵寄舟自己用了好多年的匣子枪,20响,还给了他40发子弹,交给他,然后下去之后叫他担任了武工队长,他这个武工队,主要活动在丰城、台头这一带,打鬼子、除恶霸,除汉奸。当时丰城这个地方鬼子非常猖狂,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再加上伪军也是狗仗人势,到处作恶,那个地方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当时赵寄舟有一次开会的时候,把我父亲叫到身边说,你抽个时间,去教训教训丰城的那些鬼子汉奸,不能叫他太猖狂。

一天正是丰城大集,马景和战友张学增打扮成商贩早早埋伏在这里,这时从旁边的据点上大摇大摆的下来两个鬼子,在水果摊上抢老百姓的桃和杏吃,边吃边祸害,结果卖杏的看着把杏糟蹋了,说了一句不太愿意的话,鬼子一听,火了,揪住脖领,抡起巴掌就打了一巴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学军:当时这个鬼子第二巴掌还没上去打那个卖杏的,我父亲就从后面抓住脖领一下子就和抓小鸡一样圈在那个地方,朝头上砰的一枪,就把鬼子打死了。张学增当时也紧跟着买桃的那个鬼子想一枪打死他,结果他那一枪是个臭火,打没打响,结果枪一响,鬼子回头一看,枪口黑洞洞的指着他,虽然没响他害怕了,正好前面一个卖布的,他就一下子钻到卖布的桌子底下去了,撅着腚在那儿,我父亲听到那个枪没响,回头一看,看到鬼子躲在那里头,他接着就回来,朝桌子底下打了两枪,随后两个人就从围子墙的东南角走了。从那以后那个据点上的鬼子也好汉奸也好,就不敢大摇大摆的明抢明夺的了。

寿光市台头镇马家茅坨村村民马衡之:像这种方法袭击鬼子去过两三次,曾经烧了一次鬼子大院儿,有一次,很有可能马寅在西边打枪,抢枪,把鬼子引出来,马寅从头走,他就引蛇出洞了,调虎离山了,马景随后就给他烧司令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工队打鬼子的故事流传甚广,尤其是在马景的老家马家茅坨村,随便一个上点年纪的人都可以娓娓道来。一行大雁从头上过,有人曾和马景打赌,指哪只马景打哪只,绝对应声而落,但他不打头雁。一次,一个双面保长惹火了马景,但罪不至死。马景用枪围着对方的脚前脚后打得泥土开花,枪子未伤人,但保长已吓破了胆。从此,马景便出了名。汉奸互相闹矛盾就咒对方说:别不行好,如不行好,出门就碰上马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家茅坨村马衡之:

你像曾经在南马店端了一个机枪连,没几个人把机枪连端了,进的时候马景是扛着高粱秆的,扛着个高粱秆好藏枪,进去的时候站岗说干啥的,他说老总叫送高粱秆来的,他说很冷,烤火,那个时候烤火没有条件,就是扛高粱秆的,实际上马景他们几个人扛着高粱秆就进去了,一进去那个门就早敞开了,内线们把门敞开了,但是枪都在南墙上挂的,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一进去以后,很可能是刘干青,刘干青就跳到桌子上不冷别起来,都倒下了吧,还有在聊天,就很简单的把他们全抓了俘虏,他的机枪连连部在学校里,另一帮人就去学校里,就在那里抓了,一枪没发就把机枪连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积小胜为大胜的抗战拉锯时期,马景令日伪毛骨悚然。悬赏捉拿马景的赏金在1942年秋天飙升到一千大洋。为了对付武工队,敌人依葫芦画瓢,模仿武工队,搞了个“夜袭队”。抗日积极分子凡是被抓了去的,九死一生。武工队哪能让这个假李逵肆意作恶,一番打探之后,武工队找到了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学军:古城那个地方是它的一个中队部,七天到那里去开一次会,走的路线每次都走桥子村那个石桥。早上的时候就潜伏在桥两头了,据我父亲说桥东头那个地方还有些灌木,一些灌木群,他们都在那个地方埋伏着,结果到了七点半左右吧,这帮人配备都很好,都骑着自行车,一长一短,两把枪,戴着礼帽,特务队,哼着小曲从远到近,他走那个小桥的时候必定摆成一溜,这个时候咱这边都埋伏好了,当时的时候我父亲跟他们说不要投弹,不要投手榴弹,手榴弹把枪车子都炸坏了,当时咱武器都很缺,就用枪打,当打头的刚要过桥的时候,正好他们七八个人基本都在桥上,结果我父亲一声命令,那一场战斗打得非常漂亮,咱们这边一个伤亡都没有,结果是得了七辆自行车,得了七支长枪七支短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敌人在武工队那里吃了亏,就拿抗日家属开刀。1942年,敌伪四团进入邢家茅陀村驻扎,距马景老家相距仅一公里,团长刘协唐多次到马景家抓人未果,马母性格刚硬,刘协唐拿她没办法,就抓走了马景年幼的四弟马汝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景母亲

马家茅坨村马衡之:马景寻思寻思说我有办法,马景就骑车子走了,骑车子一到了天亮就到了弥河,上了他家里的时候,那时候他家有站岗的不让进,马景说我是从茅坨来啊,说刘司令身体不舒服,很想老太爷了,要去看看,他爷说我试着就眼皮跳,像有点事儿似的,马景就那样轻而易举就带来了,一下子走到邢家茅坨,单枪匹马在寨墙外喊话刘协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景用刘老太爷换回了四弟,从此后,伪四团再也不敢轻易到马家茅坨乱抓人了。但是敌人不会轻易就此罢休,通过一番筹划,敌人策反了武工队的一名队员,1943年夏的一天,在内奸的指引下,丰城据点的鬼子汉奸以及刘协唐团的伪军300多人趁黎明前雾霭掩护,悄悄地摸进武工队的驻扎地,敌人越围越多,敌强我弱,马景不愿恋战,率领同志们从围子墙迅速撤到村西北门外的马家祖茔里,依靠坟头、乱树布置阻防工事,敌人人多势众,装备精良,想把武工队一口吃掉。马景边打边走,不死磕不斗狠,以保持革命的有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景妻子 刘江玲:打起来那个丁广硕叛变了可认识他来,一枪打了他了,当时就倒地了,这是以后他自己说,趴到地上这就架起来下去了吧,敌人就说马景死了,马景死了,那才好疯狂来,后来伤口没好利索,他的上司赵寄舟让他赶快上部队,那就又归队上阵打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仗越打越多,马景的威名也越来越大。抗日时期马家茅坨村的青年人在马景的带领下,有几十人先后参军抗战,老少妇孺无不出力,马家茅坨也就成了名声赫赫的堡垒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马茅村

这一条辘轳把街上,当年参军的就有20多个干八路的,就是这一条巷子里,【为什么叫辘轳把街】因为这个街,这个街的形状就是一个辘轳把,这里拐了个弯,正好像那个辘轳把,所以叫辘轳把街,这个街上很多参加八路的,辘轳把街可以说在这个地方,十里二十里非常出名,这些人干八路并不是说家庭所迫,都是家庭相当富裕,就是有爱国之心,来参战,来抗击日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采访时工作照

“辘轳把胡同没有一个好东西”成了山东保安十五旅旅长张景月的口头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一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武工队神出鬼没,队长马景的威名更是越传越神,但是他毕竟是血肉之躯,每天与敌周旋出生入死,三次负伤当中,最危险的一次是为了给赵寄舟司令(赵寄舟先后担任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五军分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抢马,这次战斗,马景与死神擦肩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学军:司令政委都有匹马,但是那马都比较瘦小,当地的马。当时我父亲开完会以后就跟赵寄舟说,你这马太小了,等着我给你换一匹马,赵寄舟说,好,太好了。当时丰城有两匹马,那个马是西洋马,高头大马,比咱本地的马要高大,也漂亮也健壮,他盯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丰城鬼子据点外观

1942年初秋,马景看好了丰城据点佐藤少佐和宛桥上尉的枣红马和大青马,马景精选了9名队员,打扮成农民模样,推着粮草,挑着扁担,颈上交叉扛着秫秸,里面藏着短枪。他们傍晚来到据点外的围子沟,佯装是来替“皇军”送粮食和柴火的,混进了鬼子的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学军: 这两匹隔着日本兵睡觉的地方比较近,因为他这个马很珍贵,有几个伪军在那里站岗,当时他们把那两个岗给他们摸了,但是鬼子睡觉也很警觉,枪都在枕头里放着。这两匹马有个毛病,它认生,当一牵的时候它一叫,咴咴一叫,鬼子警觉了,接着就跟出来了,解下来以后还没牵出鬼子院的,让他们发觉了,我父亲就在后面你们赶紧走,我掩护,当时那一场战斗是打死了三个鬼子,伤了一个,打死了四个伪军,连门上那三个一共是七个,但是在他们撤的时候,我父亲在掩护他们撤退的时候,就在左膀这个地方,那一枪就在那里挨的,三八大盖,贯透力很强,从这边进去从后面出来的,当时就负伤了,负伤以后他们几个战友看到他负伤以后接着,架着跑得比较慢,后来就干脆把他抬到马上去,还有一个战友骑着那匹马,这个战友把他抬到马上骑到马上之后他们就这样跑出来了。

枣红马和大青马被连夜送到了赵寄舟的司令部。枣红马从此成了赵寄舟的坐骑,功勋卓著。

马学军:当时赵寄舟司令既高兴又心疼,他说代价太高了,伤了我一员大将。夺了两匹马,伤了我一员大将,我父亲在养伤期间,有两个来月,赵寄舟去看了他两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寄舟

当时的根据地没有任何医疗条件,药物奇缺,盘尼西林等消炎药更是如黄金般珍贵,而且居无定所,一晚上不转移两次的时候很少,受了枪伤的马景只有用土办法治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学军:贯穿伤,里面有骨头渣子,里面总是不愈合,所以就流脓流血,伤势恶化的很厉害,最后的时候我父亲对一个稍懂医术的战士说,你不要心疼我,你该怎么治怎么治,怎么办呢,就是抓了一把盐放到锅子里煮了煮,又用纱布在那个锅子里煮了煮,用铁筷子上火里去烧了烧,然后把纱布缠到铁筷子上从前面捅进去从后面抽出来,就用那个纱布来回拉。

当时就怕他疼,当时我父亲说了句,正好堡垒户家里有棵枣树,他说你去给我砍个枣树枝子,用布把枣树枝子包了包,然后含到嘴里,就这样给他治疗,我说当时你怎么受得了呢?他说这不是人受的罪,你说不疼怎么能不疼呢?当时咬着牙,最后拉完之后,最后用咱农村的中药把它糊上,当时做完手术之后我浑身就像洗了个澡一样,那个汗,最后那个枣树枝子都让我咬碎了。当时他们旁边很多的战士就说马景真是神人,原先的时候关公刮骨疗毒,哎呀马景比他还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胜利后,武工队参加了解放苗家桥的战斗,马景左手腕被流弹打穿,伤情很重。这时上级要求赵寄舟率队南下,但看到马景伤情一时不能痊愈,赵寄舟便让他转业到地方工作。后来,马景担任过寿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景和夫人刘江玲

马景和寿光敌后武工队的故事还有很多,以后还会给大家分享。这些真实的故事,你认为比抗日神剧如何?欢迎大家关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