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入行时有人告诫我,律师案源为王,不是那么好做的。要经常喝酒应酬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案子。
前半句我不以为然,后半句信以为真。
相信不少行外朋友也是这样认为的。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经历了,实践过了,得出了一些结论。
在此叠个甲,哲学告诉我们,实践得出的不一定是真理,也有可能是歪理,对于我的观点,诸君辩证看待。
前半句真是对的,然而当时我初闻不知话中意,初生牛犊不怕虎,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幻想着三年入行,五年案源稳定,八年组建团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现在看来,当时自己还太年轻。
自媒体还不算发达的过去,法律行业红利犹在,大批前辈的发展路径的确如此。
然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面对经济形势全方位疲软的现状,这个发展路径已经不适宜大多数人,各个地方律协的调查数据显示,年轻律师的生活水平不容乐观,大量律师的收入水平只能谈温饱。
温饱是什么水平呢?有房租着,钱够吃饭,月光。这就是大多数年轻律师的现状。
案源就是持续发展下去的希望,授薪律师没有案源尚能温饱,独立律师没有案源,每月固定的社保费、卡座等管理费,吃饭租房又将如何?
大家可能以为,只要手持一本律师证,告诉别人自己是律师,案源它就自然而然的来了,曾经我也是这样认为。
很遗憾,那是80后以前的时代,那时的律师真正算凤毛麟角,一个市级地区可能只有几百个律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好时代。
今天,律师的数量最起码要翻10-20倍。
有律师证没用,那只是个敲门砖而已,代表有进门的资格,能不能上桌吃饭,是去大人那桌还是去小孩那桌,绝非一日之功。
历练个几年,才能深刻理解案源为王的含义。
案源为王的背后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案源怎么来?
最起码喝酒应酬不是一个好方法。
首先,喝酒的危害性很大,这个不用多说。
其次,喝酒是社交的一种手段,只是让大家认识了你,但并不代表信任你。
既然都是社交的一种手段,何不选择更健康的方式。
比如利用自己的爱好,喜欢跑步可以认识些跑友,喜欢读书可以参加读书会。
社交的方式千千万,喝酒是其中最笨的方式。
这个话题还有延伸的空间。
只让大家认识你还不够,你有没有足够吸引人的能力和标签呢?
这又涉及到能力品牌的打造。
这里主要说说我自己吧,我深知自己能力精力有限,因此并不贪大求全,绝不做万金油律师,可能有朋友不清楚万金油律师的含义,我稍微啰嗦下。
万金油和街边诊所医生一样,啥病都能治,而专业化律师有点像医院内部的科室医生,专注某个方面的研究。
我目前也在走专业化,幸运的是,走得还不错,有一定量的案件支撑我发展下去,没有案源谈不上专业化。
专业化的标签确定以后,采取一定的措施,自然可以吸引到相对应的客户群体,这是明确客户群体的好处。
刑事案源的客户群体除了案件当事人以外,还可以是同行,在我这里同行不是冤家,而是合作者。
当然了,专业化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我想即我在的唯心主义,专业化的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专业化对应的经验能力,第二是对应的案源。
仅有案源而没有对应的能力,案子你谈不下来,有经验能力,慢慢来会有案源。
啰嗦的差不多了,该点题了。
专业化的核心是经验和能力。同理,万金油也是一样,案源到委托之间有一个过程,没有相应的能力无法转化。
这里我举个例子,咨询我的不少人并非我社交认识,纯粹的陌生客户,他们有不少的律师朋友,咨询了我后,委托我的也不少。
论关系,更应该委托自己的律师朋友啊,然而并没有,这就是对应的经验能力差异问题。
社交和学习积累是两条腿,必须两条腿走路发展,过度强调专业化忽视社交不行,反之亦然。
上面我说了,这个感受不一定是真理,谨慎参考。
专业能力只是众多形成委托的因素之一,很多时候,案源的委托非常复杂,有人需要关系,有人需要情绪价值,有人偏重感觉。
举个例子,银行的案件,不一定和专业化沾边,认识某位领导也许比你熟读法律更有用。
在吃资源的案源开拓上,技术不是重点。很多时候,你得有能力区分开哪些吃资源哪些吃技术。选择合适自己的赛道,选择合适的战术。
大概就是这些,回聊。
律所合伙人,司法部死刑复核援助律师,贵州省律师协会涉访涉诉委员会委员,贵阳市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
办有无罪缓刑不起诉等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