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60年代,目前收集最早一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7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7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90年代

闽江东流至南台岛一分为二,北支为北港(台江、白龙江),南支为南港(又称乌龙江)。

北宋时,江沙冲积合成州(愣岩州,今中亭街一带),水流一分为二,行人用舟过渡。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福州太守王祖道见过渡困难,就调集民工造舟为梁,北流较小用舟20艘(500尺),南流用舟100艘(2500尺),合称“合沙桥”【也有写作“沙合桥”】。在愣岩州建四洲堂一座,由和尚看桥,在今仓前山建济川亭一座、西面建一庵,皆作为守桥之地。

后十余年,浮桥虽便捷河岸百姓往来,但大风浪时有破坏浮桥而中断,外加台江再生“中州”,河流一分为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0-2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1-19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9年

崇宁二年(1103年),王祖道再任福州太守,在桥南建天宁寺(今天安寺)令僧人等负责管理桥务,台江北流改为16舟,中流73舟,南流13舟,还置田12倾,收成作为修桥费用。

元代,福州西禅寺住持法助(一说是涌泉寺,网络有写是万寿寺),擅建桥,曾在晋江、南安和惠安境住持修建十八座桥。在云游浮桥时发宏愿造石桥,命弟子吴道可入京上奏朝廷,奏许。筹备末及一年募集数百万贯。元大德七年(1303年)开建,期间法助以八十九岁高龄因病圆寂,其弟子吴道可等人继续修建,至治二年(1322年)石桥建成。石桥全长170丈,有33孔(一说32孔),桥两侧建有石栏,桥两首建有小亭供休憩。由学士马祖常题写“万寿桥”与桥上(又称“大桥”)。为纪念法助,在中亭街建“万寿头陀寺”,并立石碑歌颂。

大桥南过中州通南台岛的桥,为江南桥(今仓前桥),开始也是浮桥,万寿桥建成后改为木石混合结构桥(约四十四丈),乾隆十六年(1751年)被洪水冲毁,时何际速兄弟独资捐建,改为石桥。

万寿桥修建后,至清道光年,历经六次大修。分别为明天顺年间、明成化十七年、明万历十六年、清顺治十四年(桥断)、清嘉庆十四年(桥断)、清道光六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0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年版,时间为20年代

民国年初,桥面行人拥挤,且不能通车。1930年底开始改建,大桥北面填去五孔(一说6孔),拆石栏石柱,桥面石栏改为钢筋混泥土,桥面加宽(9米),工程与日本太和工业会社合办,万寿与江南两桥耗费大洋十四万元。1945年1月16日,日军机炸断北段桥面数处。后由驻马江的日本工兵架设木桥通行,直到抗战胜利后修复。

1970年,福州市政府对万寿、江南两桥改建并联为一,全长558米,桥面加宽至11米,桥身增高13.69米,同时保障300吨以下船只通行,改名解放大桥。

1992年被列为福州市重点保护单位。

1994年大桥桥墩被洪水崩离原位,停止使用。并在原址建新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不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水 时间不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见过船之不易 时间不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桥面之拥挤,推测时间为1900-30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