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杨燕 北京报道

癌症是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较大,癌症新发和死亡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为482.47万人,死亡病例为257.42万人,均位居全球第一位,其中肺癌在男、女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顺位中均位居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与2016年相比,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病种发病率下降,而结直肠癌从男性发病第4位上升至第2位,前列腺癌保持在男性发病第6位,但其在男性恶性肿瘤中的占比从2016年的3.5%上升至2022年的5.3%。

国际抗癌联盟首席执行官CaryAdams教授在近日于西安召开的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致辞中提到,癌症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无论是更适合中国肿瘤患者的CACA指南(《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的出版,还是肿瘤科普工作的开展,中国抗癌协会都对公众提高癌症预防和早诊早治的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肿瘤诊治需要整合医学思维

“世界上每死亡3个肿瘤病人,就有1个是中国人,中国经验更可贵,中国医生的临床经验也更丰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在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现场表示。

在肿瘤的规范化诊疗中,拥有一部适宜中国人群的诊治指南尤其重要。CACA指南注重中国特点,兼顾医疗可及性,体现整合思维,是兼具中国特点和国际视野、适合中国人群的肿瘤指南规范体系。

此次大会期间,2025版《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瘤种篇》发布重磅更新,内容增加近三分之一,更新聚焦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原创研究成果及诊疗防控特色,纳入中国证据达40%,与之相对的是,国外相关指南纳入中国证据不到4%。

新版指南融汇整合肿瘤学理念,贯彻多学科整合诊治“MDT TO HIM”思想,链接“防-筛-诊-治-康”全流程管理,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其发布推广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多癌种防控工作水平,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

“MDT to HIM”,就是要建立多学科整合诊疗模式、制定个体化整合诊疗方案、最终实现效益最优化的整合医学效果。

樊代明对《华夏时报》表示,整合是多方位、多维度整合,是资源整合,也是人才整合、理念整合。实现整合医学,需要将医学各领域相关的先进理论知识和临床各种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加以修正、调整,最终形成有益于健康呵护和疾病防治的新的医学知识体系。

肿瘤的异质性很高,个体差异极大,无论是年龄、身体状况、还是肿瘤的类型、分期、基因突变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不同的病人即使得了同一种肿瘤,情况也不同。如何合理运用各类治疗方法,治疗不同情况的病人,这就需要整合医学。

大会指南解读专场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详细阐述了各类淋巴瘤在治疗领域方面的更新,她同时指出,新版CACA淋巴瘤指南不仅借鉴国际指南,更纳入更多国人数据,进一步细化内容,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唐丽丽教授则深入讲解了如何通过心理社会肿瘤学进行“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四个维度相应的症状管理,并详细解读了心理干预对于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的益处所在。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吴开春教授强调,随着跨学科协同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我国肿瘤学科将在国际医学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推动全球肿瘤治疗标准化进程的同时,也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加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深入肿瘤学科产学研转化

整合型的健康服务体系包括医学研究体系、医学教育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学预防体系和医学管理体系等五方面。要建立整合型的健康服务体系,必须有正确的学术思想来指导,所以中国医学界提出的整合医学理念就显得十分重要。

樊代明在分享中提到,像肝癌等主要高发肿瘤,中晚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不到20%,肿瘤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治疗,需要多种手段有机整合,要秉持“防筛诊治康、平扶控护生”的理念。同时,CACA指南也纳入了很多国产原研创新药物,是最适合中国患者的指南。

面对当前癌症防治工作的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沈洪兵同样表示,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癌症防治纳入健康中国行动这一重要的专项行动,国家、省、市、县四级癌症防治网络也在持续完善,优质癌症防治资源下沉布局日渐均衡,癌症防治机构能力显著增强;防癌科普知识普及度加大;癌症的筛查率、早诊早治率、规范化管理及生存率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沈洪兵指出,为了达成以上目标,一要促进内部资源融合,探索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样本共享的深度融合机制。二要促进更广泛的外部学科融合,推动各交叉学科之间突破形式融合,以实现肿瘤“防筛诊治康”全方位整合为目标,最终实现多学科交叉的人才融合和思维融合。三要促进更开放的科研合作融合。四要促进更温暖的医学人文融合,在追求高精尖医学技术的同时,要更好地帮助患者解惑释疑。

活动现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平教授在“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的创新发展之路”报告中指出,需要整合学科优势、科研平台优势、中医药大学人才及教学优势,中医需借助现代科技,补足自身不足,创新之处应体现在疗效的提升上。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以“与世界接轨—培养和认证中国妇科肿瘤医生”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指出中国妇科肿瘤医生能力建设与认证项目,旨在提升中国妇科肿瘤医生的专业能力与国际认可度,提高国内妇科肿瘤领域医疗服务的治疗与效率,进一步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见习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