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造纸技艺不够发达,纸张不耐腐,非常易碎和损坏,名家珍贵的纸本真迹,很难长时间保留,比如“书圣”王羲之,目前没有确凿的真迹传世,幸好古人具有先见之明,采用“王字”集成多幅范本。
著名的《十七帖》、《圣教序》,皆由唐太宗编撰,字字具备标准古法,至今仍是“必备范本”,除了初唐时期,明代亦有诸多的“集字巨作”,比如琅琊王氏后人——王象乾、王象晋等,曾摹刻和参与制作《忠勤祠石刻》
这些石刻集选历代名家的书体,譬如钟繇、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等,以及当朝名人手迹,从明万历十七年始,到明万历三十八年结束,总共耗费20多年,涵盖内容广泛,极其丰富浩瀚。
并且采用“笔刀精好”的吴应祈、吴士端父子,以及王象晋等琅琊王氏的后人,进行亲手摹勒,他们深谙“二王”技法,充分还原字迹的细节和风貌,毫无僵硬、死板之气。
王象乾曾记载:“猎于旧阁帖,一勒、一牵、一波、一拂惟肖,非山阴精华不采。日仅办六十字,匝月卒业”,集字过程十分精细,每个字的挑选,经过深思熟虑,力求展现最纯正的笔法。
章法排布也是一丝不苟,字体之间气韵流畅,首尾相接自然,如古人评价所言“精妙不可言状,宛然若右军”,此帖明代极其著名,文人士大夫们,以得到《忠勤堂刻帖》的片牍只字,而引以为豪。
其中很多作品,还是琅琊王氏秘传的“书法宝典”,就像这幅《王公神道碑铭》,字字生动俊美,乍一看犹如王羲之亲笔所写,水平媲美《兰亭序》、《圣教序》,行笔洒脱俊逸、舒和婉转,尽显魏晋的雅士风姿。
章法看似规整,实则产生轻微的起伏,比方“公”字开阔连绵,线条圆融流畅,略有草书的流逸奔放势态,下面的“神”字,则端庄方正,转折处偏为锐利,蕴含楷书的正大之象。
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有险绝的趣味性,还能凸显立体效果,呈现动感之美,毫不夸张的说,风貌直逼真迹,几乎能够以假乱真,揭露正统古人笔法。
这幅《王公神道碑铭》鲜少公开露面,书法界没几个人见过,时常临摹,可以依据精细的拓本,掌握准确的古人技法,用笔畅达自然、灵活从容。
真正展现艺术风采,之后融会贯通,临摹其他效仿“王字”的名帖,也能得心应手,同时“二王”字迹偏为柔媚,刻本具有金石气,巧妙中和媚态,消除学习“王字”的问题,更利于后续提升。
经多方努力,而今我们对《王公神道碑铭》,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全都一览无余,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