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现场获悉,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802家,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8.3万张,卫生从业人员达到11万人。市妇幼保健院北城儿童医学中心成功创建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内科获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拥有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肿瘤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9家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22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满足全市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打造整合型、一体化、接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大病不出市、一般病在区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就医诊疗新格局,今年市卫生健康委在全市启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重点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两项改革。
在市域,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是提升城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今年,市卫生健康委把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制定了《临沂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统一划分网格,由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牵头,在城区开展集团建设,第一批纳入了27家成员单位,后续将按照成熟一家纳入一家的原则,稳妥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通过发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等城市大医院的品牌、管理优势,推动资源整合共享,逐步实现集团内部医疗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同质化、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管理一体化,进一步解决城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在县域,市卫生健康委着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构建分级诊疗秩序的重要举措,就是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优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重塑区域医疗卫生体系。临沂市自2017年探索县域医共体建设,今年,又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提升县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重中之重,重点推动这项改革,市级制定了实施方案,通过组织架构“统建”、关键要素“统管”、优质资源“统用”、健康服务“统一”、政策措施“统保”的“五统”措施,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9个县1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全部实质性启动,各县均设立了中心药房、共享中药房,共建立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53个,有效推动县域内资源整合。到今年年底,全市将建成1-2个高水平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样板县;到2025年底,各县基本建成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县域内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达到65%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压实工作责任,严格工作标准,扎实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努力建成能力更强、服务更优、发展更好、群众更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恒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