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凤,侬看我面孔龌龊伐?侬看我头发乱伐?勿要拨人家笑话……”
“唉呦,姆妈,清清爽爽,一眼也勿乱。”
这段充满生活气息的沪语台词是来自11月17日《雷雨》沪语诵读剧集合排第二幕,A组的五位演员正在台上排练。演员们的沪语诵读声情并茂,扮演四凤的是上海朗诵协会副秘书长张松颖(松松),扮演鲁侍萍的则是沪语播音员牛美华。
《上海会客厅》节目
沪语专家:用上海话改写《雷雨》台词,有生活气息
当天,坐在台下观摩《雷雨》沪语诵读剧集合排的是沪语专家、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丁迪蒙老师和喜爱沪语朗读的市民朋友。在AB两组演员诵读结束之后,丁迪蒙先后做了点评:
第一组的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繁漪的诵读比较符合身份,开始时,四凤跟周萍的声音轻了点,可以采用气声来表现压低声音讲话,这和放开声音讲话是有区别的。第二是语气词的处理,语气词要表现某种情绪,不能很平淡地读语气词,这是我对第一组总体评价。
从第二组情况来看,因为演周萍的年龄轻点,上海话发音较差。朗读的台词中, 用词要注意准确性,比如“客人”跟“人客”的不同,“窗门”和“窗”及“门”的区别。
丁迪蒙坐在台下观摩时,她就注意到当天演员的诵读有结巴:“读得不流畅,很可能是没有很好地做准备。所以在前期准备时,一定要熟悉台词,读读台词,把握好角色的特点;到了正式表演时,就可以把这个角色的情感都表现出来。”
据介绍,沪语诵读版《雷雨》共有八个角色,周家有:周朴园、繁漪、周冲、周萍,鲁家有:鲁贵、鲁侍萍、四凤、 鲁大海。而在之前的两场排练中,鲁大海尚未出场,后面这个重要的人物角色会登台亮相。
从8月份开始排练,丁迪蒙就给剧读人员设立了A组、B组和C组三个团队。那么,一出《雷雨》为什么要设立三组演员呢?丁迪蒙向晨报解释道:“通过三组的ABC角,万一哪一组有演员临时不能台,就可以让BC角顶上去,同时也是多个大家一个朗读的机会。”
在谈到《雷雨》的排练进度方面,丁迪蒙介绍道:“现在(11月17日)是排练了第二幕(上),一个月之后(12月)准备排练第二幕(下),到明年1月排第三幕,明年2月排第四幕。四幕全了之后,经过整合,如果快的话,明年3月份后就可以总体合成了。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正式演出,还要看条件,台词的演绎是否基本过关?场地也需要考虑。如果在这里(社区活动中心)演出,一次活动剧读《雷雨》,不能有其他的活动了。因为全本四幕精简版演出时间需要一小时一刻钟。 ”
谈到沪语诵读版《雷雨》作品的缘起,丁老师告诉晨报:
主要是《雷雨》人物比较集中,经典话剧,大家都熟悉。但用沪语来演绎话剧应该还不多,舞台剧的沪语语言不地道,因此萌生了改写的想法;而朗读应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就尝试了,结果发现第一幕效果很不错。
今年8月份上海书展开幕时,出版社编辑想搞一场两本书的签售发布和朗读活动,但觉得书展现场又太闹猛,当时他们问我是否有合适的地方。刚好之前5月份与朋友一起去上图东馆参观过,负责人欢迎我们去做活动,经过沟通,场地8月下旬有空档,所以排在了8月最后一天,也就是第一幕的演出场地。
8月31日上午,沪语剧读《雷雨》在上图东馆首次登台亮相,六位参与表演的嘉宾:徐建青、徐雯俊、王邦基、何振华、胡展奋、张松颖(从左到右)
《雷雨》有过沪语话剧版,谈到这两者的区别时,丁迪蒙表示:“我们的沪语《雷雨》剧读原汁原味,具有生活气息,是典雅的上海话。沪语话剧版《雷雨》使用普通话思维改写的台词,带有较多的舞台腔,不是活色生香的生活语言。”
丁迪蒙一直持有一种观点:“上海话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高雅语言,是不能被轻易抛弃的,改写文章用沪语朗读,是让上海话顾回归高雅的语言艺术的具体表现。”
丁迪蒙在上海大学任教时,在上海高校系统首先开设《学说上海话》《上海话和海派文化》,也给学校的留学生上过上海话的课程,直到退休。她先后撰写了教材《学会上海话》(上海大学出版社)《学说上海话》(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听听说说上海话》(少儿出版社)《学说上海话》(第二版,科技文献出版社)《实用沪语》(复旦大学出版社)《囡囡学童谣》《囡囡学成语》(少儿出版社)《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海上风情》(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6年8月退休之后,丁迪蒙积极开展沪语保护与传承工作;2017年开始,她开始致力于用沪语朗读文章;今年7月开始,她又开始制做小视频,用于推广沪语和传承上海话,至今已达150篇,许多市民朋友都说很有意义,每天听听,受益匪浅。今年11月,在第六届中国数字人文年会上,上海大学中文学科团队发布了由师生团队自主研发的沪语大模型“小沪”,引来与会代表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而丁迪蒙在大模型团队当中,为“小沪”的上海话发音校正把关。
演员们:用上海方言诵读《雷雨》,非常好
资深评论人、作家和杂文家何振华在剧中饰演周萍一角,在他看来: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但我们又不是单纯的一个剧本。可以说,是我们这次用沪语、用上海话来诵读剧集。尽管大家是在台上表演,由于我们平时对《雷雨》这部戏本身已经比较熟悉,大家用原汁原味的上海方言讲述原著故事,既不是纯粹的表演,也不是照着书面语言朗读脚本,讲述者用心体会原著,各自用有感情的表达来演绎。
之所以说是演绎,因为演绎就是展现,可以比话剧、沪剧更接地气,通俗化,口语化。这是用贴切、丰富、更能体现沪语特色以及方言魅力的表达,来展现上海观众再熟悉不过的又一场“雷雨”,从表演的痕迹当中又好像超脱出来了。因此我相信《雷雨》从第二幕开始到第四幕结束,我们这个诵读本子肯定是与其他人不一样的。
资深媒体人、作家胡展奋向晨报分享了自己的演出感受:
保护与传承上海话,不能只用概念,应该是形象的,所以用上海话诵读《雷雨》,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演员们在讲的时候,大家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平常一直讲惯的上海话,进入角色之中,进入情节之中。可以说在座的许多观众都说我们演员声情并茂,我希望这种形式能够继续下去,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
谈到自己的入戏,胡展奋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就是事先对这个剧本比较熟悉,因为《雷雨》我们年轻时就很熟悉了,包括对剧中这些人物性格巨大的悲剧冲突的了解,这是一个基础;其次就是这个剧本改得非常好,剧本能够使用上海话,台词很熨帖,非常到位。
沪语播音员牛美华告诉晨报,侍萍(鲁侍萍)是曹禺先生的经典话剧《雷雨》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这次她有幸在丁迪蒙老师改编的沪语剧读版《雷雨》中,剧读侍萍这一角色,但这个角色不好把握:
毕竟在表演方面自己是门外汉,理解这个角色的背景和性格特点尤为重要。侍萍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丁老师精心设计改编成沪语台词,使她的形象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塑造侍萍这一角色,我从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地道:用沪语剧读形式塑造人物,用地道的上海方言,展现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地域特色,与播音完全不同,进入角色的再创造,更贴近生活,增加质感;2. 分析角色性格:侍萍是一个坚强而又柔弱的人物。她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展现出了极大的韧性,但同时又因为过去的伤痛而内心敏感脆弱。她的性格复杂多变,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3. 体会角色情感:侍萍的情感世界丰富且深刻。她对周朴园有着复杂的情感,既包含着怨恨也夹杂着难以割舍的爱意;同时,她对自己的子女充满深厚的母爱,这种爱既是无私的也是痛苦的;4. 探索角色成长:随着剧情的发展,侍萍的性格和心态也在不断变化。她从最初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历经沧桑的母亲,最终以一种平静而坚定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命运。
通过这些方面认识,用更接近生活语言来全面地理解和感受侍萍这一角色,特别期待专业老师能给予指导,从而在创作过程中更好地呈现她的形象。
9月份在浦东图书馆举办的厦门·上海诗歌朗诵联谊会上,许建忠(中间穿红色长衫者)饰演周萍一角
市民许建忠是沪语朗读爱好者,也是丁迪蒙沪语俱乐部成员,2016年初爱上沪语诵读,当年8月,他就去北京参加了全国方言诵读大赛,许建忠告诉晨报:
沪语剧读主要是为了提高沪语会话能力。今年8月初加入《雷雨》剧组,当时,丁老师给剧读人员分了A组B组,我两组都在,便于顶替角色。9月份在浦东图书馆举办的厦门·上海诗歌朗诵联谊会上,我在《雷雨》沪语剧读中演了周萍。11月17日的第二幕(上)剧读,本来我是演鲁贵的,那天因家中有事,丁老师找人代替了。
记者采访札记:
从8月初开始排练到8月底在上图东馆首次登台亮相,一直到这次11月中旬的第二幕,记者全程跟踪了沪语诵读版《雷雨》。应该说,两幕演出当中的一些对手戏都非常出彩。当然也有不足,毕竟大多数参与者并不是专业演员。
在参与演出的市民朋友看来,沪语诵读版的《雷雨》可以比话剧、沪剧更接地气,台词通俗化、口语化,更能体现沪语方言特色或魅力。
其实丁老师和参与排练的市民朋友们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在市中心能有一个有舞台的剧场可以演出,这样演员们能有更好的演出效果。在此,我们也预祝明年春天到来时,他们的心愿能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