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说到桂军,立马就有人上来:模范省、狼兵天下第一,什么百万桂军徒步三个月到达淞沪战场一月报销,淞沪会战六个师桂军死亡冲锋阵亡八万人各种奇葩内容。
但事实上桂军除了在抗战前期打了一些硬仗,武汉会战以后基本是消极避战,乃至直接与日军议和,成为唯一一个单独与日军签订互不侵犯协议的地方派系。
作为地方派系军队,桂军在盘剥民众上也不逊多让,陈毅元帅就曾在回忆录说,桂军纪律差,每当攻下碉堡,都会发现他们关着三四个老百姓家中的姑娘。
1943年的立煌事件更是打破了捂住桂军战斗力的盖子。
偶然爆发的立煌事件
1938年,由于日军逼近老省城安庆,安徽省将省会迁到六安,到1938年6月,又迁到了位于大别山深处、豫鄂皖三省交界的立煌县。
从1938年安徽沦为战区,李宗仁就任安徽省主席一直至1949年,桂系一直控制着安徽。
在桂军的经营下,当时立煌有人口几十万,新四军叶挺、张云逸和记者史沫特莱都到过立煌。
据统计,仅立煌一个县出版的刊物就有24种,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立煌的繁华,可这一切都在随后化为飞影。
1938年10月,自武汉失守后,安徽全省沦为敌后,桂军驻防在以立煌为中心的豫鄂皖大别山区。
这次日军的进攻,直接原因在于日军冢田攻大将的座机于1943年12月18日在安徽省太湖县被驻防的桂军第48军138师412团击落。
当时,这架军用客机在途经安徽太湖飞往汉口时,由于日军已经和桂军有了协议,所以这架军机飞的很低。
驻守安徽境内的是第48军138师,这个师刚好拉来了几门高射炮,但是这几门高射炮都没有实战过。
恰好18日这天天气很好,412团3营9连几个高射炮兵把高射炮拉出来保养,几个士兵刚好手痒想开几炮试试效果,刚好这架军机慢悠悠地沿着长江飞了过来,因为飞得太低,几名炮兵便以这架飞机为目标,迅速开炮。
飞机里面有日军高级军官12人,这12人当场挂了,被烧得灰都认不出来。
日军在随后派出了大量战斗机和陆军寻找坠机残骸,最后在太湖弥陀寺寻找到飞机残骸,并且得知立煌至罗田、英山一带防务空虚。
由于发现桂军布防空虚,日军临时决定突袭安徽省会立煌,日军第三师团第六十八联队在其他部队佯攻配合下,顺利绕过桂军布防的松子关等关口,并击溃小股抵抗,一路烧杀直取立煌。
同时日军汉口指挥部下达了命令,限期日军二周到达,并且在路途中可以肆意焚烧,作为报复。
日军行军时夜间将路边房舍村庄烧毁照明。有一小队汉奸带路,日军随军携有极详细地图,绘制了村庄小道,连路边有特征大树,土地庙均详细标绘,通过连国军都不大清楚的山区偏僻小路,,行进间均不开枪,只以剌刀捅杀接近群众以节省时间,很快,日军抵达立煌县城附近。
这天正值元旦,立煌还在庆贺新年,当时的安徽省主席、21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正巧去了外地,留守的是21集团军副总司令、代主席张义纯。
日军逼近立煌城郊后,下午一点,张义纯才决定放弃立煌撤退,这种仓促的决定让局面更加混乱,撤退的民众沿着史河的前行,磕磕绊绊一个小时还走不到三里路。
2日下午,日军在飞机配合下冲进了立煌,烧杀两天,将25里长街付之一炬,没有逃出的百姓,都被杀害了。
随后由于兵少怕被中国军队合围,日军于1月4日撤离立煌县城。
据事后的统计报告,这次日军侵入了七八百里,一路烧杀淫掠,包括公务员工学生民众在内被杀的有千余人,房舍被毁者约万余栋。
桂军事后的应对
日军这次行动事发偶然,攻入立煌的日军第88联队只有4000人左右,加上第3师团掩护作战的其他部队,总兵力不超过20000人。
桂军在大别山附近有第39军、48军和第7军3个军约60000人,特别是第7军,被叫钢7军,战斗力很强,是桂系第一主力。
却被日军打了个措手不及,第7军甚至始终没有与日军接战就被日军攻破省城并顺利撤离。
事变发生后,桂军在安徽民心大落,原来的主政安徽的CC系趁机攻击李品仙和新桂系,面对民心恐慌、政敌攻击,安徽省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善后并推行了新的改革政策。
善后补偿,稳定人心,恢复秩序
1月6日,省民政厅长韦永成回到立煌,首先拨款十万元在叶集一带施放急赈灾。
李品仙于1月12日赶回立煌,在立煌设置青年学生收容所,同时电请中央援照救济浙赣兵灾办法,拨发重建费。
立煌事件让多年经营的省会被日寇付之一炬,民心极度恐慌。
李品仙、韦永成等只能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重建立煌的口号,力图减轻民众恐慌,恢复社会秩序。
隐瞒损失,推卸责任
这次事件中,立煌各机关学校及普通民众损失重大。
由于桂系主政安徽后,一直对CC系打压。
当时桂系在安徽重用广西人,与安徽省本地大族矛盾很深,所以借这次事件安徽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的石寅生联名向国民党中央弹劾李品仙,要求撤换。
面对巨大的政治压力,李品仙采取了隐瞒损失事实并推卸责任的对策。
当时省府秘书处编辑的《安徽政治》报道:
这次省府撤退因为事前很有计划,临时很有秩序,所以重要文卷,多未损失,公务员死亡的也很少,事后清查各机关公务员伤亡的总计有三十人左右,学生伤的只有四五个人,而且还是因为他们离开大队没有照着制定的路线撤退。民众被屠杀的数目共有五六百人,至外县的损失则极微。物资方面损失亦属有限。
而安徽省主席李品仙所报的损失则更小了,在他的报告里这次事件人员损失不过四五人。
另一方面,李品仙将主要责任推给当时主持省府工作的代理省主席、21集团军副总司令张义纯,张义纯虽然是桂军将领,但却是安徽人不是广西人,张义纯和参谋长陆荫楫被以处置不当的理由调走,立煌警备司令丘清英、立煌县长杨思道也被撤职查办。
同时,李品仙请出了在安徽名望很高,当时任安徽省临时参议会议长的江彤侯,江彤侯以安徽民意机构名义和议长身份打电报给蒋介石,为李开脱罪责,加上李宗仁与白崇禧的力保,CC系想借此扳倒李品仙和新桂系在安徽统治的图谋没有实现。
出台限价政策,应对物价飞涨
日军在立煌的烧杀不仅使许多工厂学校房屋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给本就脆弱的安徽经济又一次沉重打击。
当时光米价上涨35倍的就有立煌、阜阳等地。30倍以上的有合肥、桐城等地,20倍以上的有屯溪、宣城等。
在这种情况下,1943年初安徽省府出台了管价措施,对粮食及主要日用品实施限价制度,并在皖南屯溪设立物资管理处。
同时推行余粮收购与粮食公卖制度,鼓励向接近敌区或沦陷区大量抢购粮食。
调整军事部署,整顿地方武装
日军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绕过中国军队重兵布防的松子关等地直取立煌,重要原因在于新桂系军事部署上的疏漏。
李品仙回到立煌后,首先便召集各将领,整顿军队。
除张义纯和参谋长陆荫楫被调离外,第七军和四十八军军长同时被调离,第七军军长由徐启明继任驻防皖东,第四十八军军长由苏祖馨继任驻防皖西,第八十四军军长由张光玮继任驻防豫南商城及鄂东麻城一带。
桂军三个主力军呈品字形排列,将省会立煌重兵包于其中。
同时,在1943年3月召开的江北区行政会议上决定整训国民兵团。
立煌事件后桂军的调整,在避免战局继续恶化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无法在根本上解决安徽国统区经济的崩溃与人民生活的日益贫困。
整训后,桂军在豫湘桂战役中表现还算可以。
经过立煌事件后重新整训部队并调整部署,到豫湘桂会战开始后,桂军作战能力明显增强。
1944年4月,日军大举进攻桂军,重新调整部署的桂军在豫湘桂会战中面对日军凶猛攻势并未溃退,双方形成相持,这在中原数省的战况中是不多见的,与汤恩伯部在河南的大溃败形成了鲜明对比。
抗战时期,桂军安徽省府所控制的皖西大别山地区几乎四面被日伪包围,却像一颗钉子一样扎在日军心脏部位,始终对武汉和南京的日军构成了一定压力。
但桂军基层统治方式没有进行任何改变,这次事件后调整的作用十分有的,民众生活条件仍然日益恶化,粮价等生活必需品也没有因限价政策的出台而得到有效遏制,最终导致抗战结束后安徽国统区经济的崩溃,并伴随着桂军在安徽统治的彻底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