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当年挖穿地球,为何在12263米被紧急叫停?30年后才明白真相
文史达观
2024-11-19 13:11山西
2024年11月17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
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据悉,“梦想”号钻采系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联合研制了全球首台兼具油气勘探和岩心钻取功能的液压举升钻机。
具备4种钻探模式和3种取心方式,可满足大洋钻探取心和深海资源勘探等不同作业需求。
综合钻探效率、硬岩钻进能力大幅提升,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有望助力全球科学家实现“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的科学梦想。
那么,我国这样的技术水平,在国际上能够排在第几位?与当年苏联的钻探相比,能否具备超越的优势?
其实,从根本上讲,我们的钻探与苏联当年的钻探有着本质的区别,也不具备与当年苏联对比的实力。
苏美的“冷战竞赛”
二战结束后,世界舞台上演了一出大换位的戏码。
曾经风光无限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和“世界第一陆军”法国,风光不再,退居二线。
而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曾经的后来者,一跃成为世界的领头羊。
因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差异,美国和苏联两大巨头把全球分成了两个圈子。
他们像斗气的孩子一样,在各个角落、各个领域都较上了劲,这一斗就是半个世纪,人们将那一时期叫做“冷战时代”。
那时候,天上的飞机、海里的潜艇、地上的坦克,只要是能想到的,美苏两国都要拿出来比一比,看谁更厉害。
就拿登月来说吧,1956年苏联宣布了要登月的计划,美国一听,哪能落后,马上也公布了“阿波罗计划”。
结果呢,1969年,美国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抢先一步,踩上了月球的土地,苏联在这一回合里败下阵来。
但苏联并不认输,转头就搞起了国际空间站。
1971年,“礼炮1号”升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空间站,苏联这才算是找回了一点面子。
就在两个超级大国在“天上”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他们在地面上也没闲着,为此,还诞生了有史以来人类挖得最深的洞——科拉超深钻孔。
“科拉超深钻孔”虽然是苏联人的杰作,但最初提出这一想法,“在地球上打洞”的这个点子的人,却是美国人。
上世纪50年代,有个叫沃特·蒙克的美国海洋学家提出:
如果能在大海底下打个洞,一直打到地壳和地幔之间的那个“莫霍面”,就能揭开地球内部的秘密,这可是个大新闻,影响力不比登月小。
美国高层一听,觉得这事有搞头,1961年就在墨西哥附近的近海3558米水深处开钻了,这就是美国的“莫霍计划”。
当时美国人之所以选在海底,只因为海底离莫霍面比较近,容易实现。
这个计划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难了。
刚开始进展得还挺顺利,钻了五个洞,最深的达到了183米了。要知道那是在海底钻探,要克服海水的压力等,难度可想而知。
当美国实施“莫霍计划”后,苏联一下子坐不住了。他们也想争这个“地心霸主”的位置,于是也搞了个“地球望远镜计划”。
当年苏联政府为了这个计划,可是下了血本,召集了好多专家和部门来帮忙。
正当苏联人准备大张旗鼓的开始钻探时,美国人却准备放弃了,最核心的原因是,钱花了一大堆,实际效果不理想,要知道在深海里打洞太难了,200米就是极限了。
最后,美国人实在搞不下去了,1966年就宣布放弃了。
虽然美国人放弃了,但苏联却毫不气馁,继续坚持了下去。
在经过五年的精心准备后,苏联终于在1970年开始了地下钻探项目。
不同于美国将钻探地点选在海底,苏联选择在位于北极圈内,拥有终年不冻港和丰富矿藏资源的科拉半岛上钻孔。
苏联“科拉超深钻孔”
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孔”项目,一开始就是个大手笔,由地质部长亲自挂帅。
为了让钻探工人安心工作,苏联政府在科拉半岛上建了个新城,叫“扎波力亚尔内”,还给每个参与项目的人分了莫斯科的房子。
这待遇,让人干活都特有劲。
但钻探可不是闹着玩的,特别是往地球深处钻,得用最好的工具和设备。
苏联人不怕难,克服了种种困难,一点点往下钻,花费了九年时间,终于钻到了9584米深,这可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啊。
但越往下钻,挑战就越大。地下的环境太恶劣了,气压高、温度高,设备都快到极限了。
为了继续往下钻,苏联政府可是下了血本,最多的时候,一个小小的井口周围,竟然有16个实验室,300多号人在那忙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他们挖到了12000米深,六年后,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263米。
按原计划,再挖几年,就能到目标深度15000米了。可就在这时,钻探突然停了,苏联人也选择了放弃。
甚至到了2008年,还特意用了一个大铁帽子把井口给封死了,标志着曾经的计划彻底失败。
这到底是为啥呢?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官方曾解释过说,关闭科拉超深钻孔是因为资金紧张的原因。
但后来美国媒体却传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他们认为当年苏联之所以关闭这个深井,是因为里面发生了用科学都解释不了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