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周公深夜急电“珍宝岛前线”,把打瘫的苏联坦克拖回来
·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是军事藏品最为丰富之地,其中许多兵器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 其中,一尊苏联T-62坦克尤为引人注目,其背后隐藏着一段非凡的故事。 ·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珍宝岛成为冲突焦点。 1969年3月,苏联边防军侵入珍宝岛,引发自卫反击战。 在3月15日的激战中,中国边防部队成功保卫了珍宝岛,并俘获了一辆当时最先进的T-62坦克。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对此极为担忧,担心坦克落入中国之手会导致军事泄密和颜面尽失,因此下令必须将其夺回或炸毁。 中国方面迅速作出反应,周公致电前线,指示将坦克拖回。 然而,苏军察觉后猛烈开炮,试图将坦克沉入江底,但未能成功。中国军队排雷能手进入雷区排雷时遭遇苏军狙击手袭击,不幸牺牲。 尽管苏军多次尝试盗取坦克设备或炸毁坦克,但均未得逞。 最终,在中国军队的努力下,坦克被拖上岸,但因重量过重,仅炮塔被成功拖回,车身仍留在江面。冰层融化后,中国军队潜水员潜入江底,成功将坦克整体打捞上岸。 · 关于如何将这辆重达38吨的坦克从中苏边境运回北京,一直是个谜团。 直到一位参加过珍宝岛战役的老兵张承恩透露了真相。坦克在被拖上岸并进行简单修理后,还能短距离行驶。 为了将其运往哈尔滨火车站,中国技术人员在操场一角挖了一个陷阱型大坑,让坦克尾部翘起,然后用拖车将其拖上平板。 这一简单而巧妙的办法赢得了许多中国官兵的欢呼。 这辆被俘的T-62坦克不仅为中国在珍宝岛之战中提供了充分的战绩证据,更为我国当时的装甲车辆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为国防设备发展立下了一定功劳。 它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英勇抗争精神。
·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是军事藏品最为丰富之地,其中许多兵器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 其中,一尊苏联T-62坦克尤为引人注目,其背后隐藏着一段非凡的故事。 ·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珍宝岛成为冲突焦点。 1969年3月,苏联边防军侵入珍宝岛,引发自卫反击战。 在3月15日的激战中,中国边防部队成功保卫了珍宝岛,并俘获了一辆当时最先进的T-62坦克。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对此极为担忧,担心坦克落入中国之手会导致军事泄密和颜面尽失,因此下令必须将其夺回或炸毁。 中国方面迅速作出反应,周公致电前线,指示将坦克拖回。 然而,苏军察觉后猛烈开炮,试图将坦克沉入江底,但未能成功。中国军队排雷能手进入雷区排雷时遭遇苏军狙击手袭击,不幸牺牲。 尽管苏军多次尝试盗取坦克设备或炸毁坦克,但均未得逞。 最终,在中国军队的努力下,坦克被拖上岸,但因重量过重,仅炮塔被成功拖回,车身仍留在江面。冰层融化后,中国军队潜水员潜入江底,成功将坦克整体打捞上岸。 · 关于如何将这辆重达38吨的坦克从中苏边境运回北京,一直是个谜团。 直到一位参加过珍宝岛战役的老兵张承恩透露了真相。坦克在被拖上岸并进行简单修理后,还能短距离行驶。 为了将其运往哈尔滨火车站,中国技术人员在操场一角挖了一个陷阱型大坑,让坦克尾部翘起,然后用拖车将其拖上平板。 这一简单而巧妙的办法赢得了许多中国官兵的欢呼。 这辆被俘的T-62坦克不仅为中国在珍宝岛之战中提供了充分的战绩证据,更为我国当时的装甲车辆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为国防设备发展立下了一定功劳。 它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英勇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