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
这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在日本主编《白话》月刊时,曾发表过的一段话。在那个封建桎梏笼罩下的阴霾时代,秋瑾冲破封建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提倡女权,参加革命。这等勇气,世间少有。
秋瑾生于1875年,福建人,父亲是湖南郴州知州,家境良好。因家风开放,秋瑾从小就入私塾读书,15岁时已经学会了骑马射箭,可以说是能文能武。当时,有人曾评价她:“此身若为男子,定当为国破贼!”
21岁时,秋瑾嫁给了清朝武官王延钧。婚后,两人育有一儿一女。1904年7月,秋瑾不顾王延钧反对,自费东渡日本留学。之后创办了《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在此期间,秋瑾结识了一众仁人志士,包括我们所熟知的鲁迅、宋教仁、黄兴等等。
此外,她还大力宣传女权,在杂志上发表了《演说的好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抨击封建制度丑恶,宣传女权主义,号召救国。
1905年,秋瑾回国,在绍兴会晤蔡元培、徐锡麟,后加入光复会,这令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有了迅猛发展。同年7月,秋瑾再赴日本,在黄兴住的地方加入了同盟会,还被推选为浙江主盟人。
这段时间内,秋瑾对革命活动有了更为清醒的认知,她曾慷慨激昂的表示:“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1906年,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的相关规则,秋瑾愤怒回国,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公学,后又创办《中国女报》。
为了防止自己的亲人被牵连,秋瑾选择了同家人断绝关系。1907年,因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秋瑾拒绝逃跑,最终被清军逮捕,从容就义,牺牲时她年仅32岁。由于当时的形势恶劣,甚至又没有人敢为她收尸。一直到2年后,秋瑾12岁的儿子王沅德才将母亲的灵柩带回湘潭,与父亲合葬在一起。
父母双亡后,王沅德与妹妹王灿芝被秋瑾好友收养。辛亥革命爆发后,年仅14岁的王沅德选择走母亲的路,加入了同盟会。不过,王沅德后来却是凭借着自己的经商才能发家致富。1918年,王沅德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并慢慢起家。后在长沙、武汉等地都有他的产业,其行业涉及绸缎、点灯、当铺等,王沅德也因此一度成为湖南首富。
不仅如此,王沅德还继承了母亲的烈士血统,不仅多次出钱资助革命活动,还曾靠自己的人脉出面保释那些被逮捕的革命者。
除此之外,他还创办过鉴湖中学,鉴湖是秋瑾的名号,王沅德起这个名字也是为了纪念母亲。新中国成立后,王沅德为了支持当地的土改运动,主动将自己的私人财产上交给政府,获得百姓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