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关于太平洋战争的电影和书籍,给人的印象一般都是日军亡命,给美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其实这都是因为美军出了名的怕死,以战损比来看,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给美军造成的伤亡不值一提。
日本靖国神社供奉的180万二战日本阵亡军人中,有103万到110万死于美军之手。
而美军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伤亡共计30万人,阵亡不过12万到13万人。
按阵亡数算,日军要消灭一个美军,付出的代价相当大。
造成这种现象,不是日军不拼命,而是双方实力太过悬殊。
太平洋战争海战是重中之重,谁掌握制海权,谁就是赢家。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实力强劲。
1939年,日本联合舰队就拥有10艘大型战列舰,而美国当时战列舰数量为17艘;航空母舰日本6艘,美国8艘;巡洋舰双方都是37艘;驱逐舰日本122艘,美国165艘;潜艇美国优势比较明显,有106艘,而日本只有62艘。
总的来说,日本海军在军舰的数量上,已经达到美国海军的百分之七十,而百分之三十的差距,日本完全可以用“专一”来弥补。
美国海军要面对世界各大洋,而日本海军只需要控制太平洋,在太平洋范围,日本的军舰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海军。
当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只有9艘战列舰、三艘航母、67艘驱逐舰、21艘巡洋舰,以及12艘潜艇,而且9艘战列舰很多都已老旧。
这时美国海军的军费,还不到日本的一半,日本海军要打赢太平洋战争底气十足。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又把太平洋舰队的九艘战列舰击沉了四艘,三艘受伤失去战力。太平洋舰队的驱逐舰和巡洋舰也损失了三分之一。
所幸三艘航母,没有在港口,不然太平洋舰队基本报销,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会败得更惨。
日本得了一时的便宜,却如同一只小公鸡啄怒了一只老鹰。
美国恐怖的资源优势和生产能力爆发出来,仅半年时间,太平洋的制海权就发生了逆转。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的钢产量是日本的十倍,而且日本的钢铁工业,严重依赖从美国进口废钢铁。
石油日本更是被美国踩在脚下,百分之八十的石油都是从美国进口,其余的百分之二十,来自美国在东印度群岛的盟友英国和荷兰。
工业生产能力,美国占全球总量的百分之三十八,亚洲第一工业国日本,仅占百分之三点五的份额。
1941年,美国的经济总量为两千两百七十亿美元,而日本只有二百八十三亿美元。
冷兵器时代,打仗是打的钱粮。二战除了打钱粮,还要打能源、钢铁。
这方面日本和美国比,整个一弱鸡,在本土打还可以依靠民众,把战场拖到太平洋以海军做支撑,纯粹就是找死。
1941年到1945年,美国生产了131艘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0艘战列舰,48艘巡洋舰,335艘驱逐舰,498艘护卫舰,203艘潜艇。
日本同一时期生产的军舰数量,相比之下惨不忍睹: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只有潜艇稍微看得过眼,生产了147艘。
日本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取得的胜果,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就都吐了出来。
这一战,日本四艘航母和一艘重型巡洋舰被击沉,美国仅损失一艘航母和一艘驱逐舰。
飞机日本损失332架,美国损失147架。阵亡人数日本达到3057人,是美军阵亡人数的十倍以上。
大战后战损的恢复速度,日本更无法和美国比。美国生产一艘五万吨的航母,只需要一个星期。而日本生产一艘重型航母,差不多要以年计。
海战失去了制海权,也就失去了制空权。在岛上打陆战,没有制海权和制空权,就只能被狂轰滥炸。
美国在太平洋逆转制海权后,日军在太平洋的驻岛部队,随即付出了惨重代价。
瓜达尔卡纳尔战役,日军战损五万人,美军战损一万两千人;马里亚纳群岛战役,日军对美军的战损比为三比一,已经算是得了高分;菲律宾战役,日军对美军的战损超过了八比一。
除了丧失制海权外,后勤保障也是日军战损远超美国的原因。
一遇到丢武器能保人的情况,美军肯定要人不要武器,其他装备更不用说。
中国远征军和美军一起作战,看到美军走路走累了,就一路丢装备到只剩裤衩,反正到达目的地有飞机空投补充。
日军武器丢不起,个个珍惜武器如命,没事就抱在怀里保养,不然坏了缺少零备件修理。
美军从武器维护到给养配送,整个后勤系统滔滔不绝向美军输送,到战场上又是对日军的一大杀器。
日军战损远高于美国,有人统计,日军要杀死一个美军,需要死七个日军。
美国的人口是日本的七倍,按这种战损算,日本拼命拼下去,那只能是亡族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