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买海信,松下哭晕在家电展角落?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第一台彩电,能看CCTV、还能调色彩的那种,简直是全村的顶流。而现在,中国电视品牌不光在国内横扫千军,还在日本市场杀了个回马枪,把松下、索尼这些老牌霸主按在地上摩擦。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是的,你没看错。索尼在自家后院的市场份额被中国海信“碾成粉”,甚至连松下也只能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数据摆这儿——2024年上半年,日本市场的电视销售份额,海信拿下40%,索尼和松下加起来还不到20%。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海信,凭啥在日本称霸?
有人说,海信这波操作靠的是“名气+性价比”双buff加持。世界杯和欧洲杯上的广告砸钱真不是白砸的,全世界球迷都知道海信,连日本人都看球啊!更妙的是,海信顺手把东芝这个“国民品牌”收购了,简直是给日本人一个“心灵安慰奖”:“看,咱们的东芝还在,只是换了老板。”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但海信的王牌远不止这些。关键还是它够聪明——画质不输索尼,价格却便宜一半。对日本消费者来说,这账一算,心里那个算盘珠子咔咔直响:干嘛花20万日元买索尼?10万买海信不香吗?剩下的钱还可以去北海道吃一顿螃蟹刺身呢!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小米又杀出来了?
小米也不甘示弱,在电视机市场玩了一把“差异化”。大家都在拼画质、小尺寸、小价格,小米突然说:“我就做个不带微波信号接收器的电视,便宜又清爽。”结果,一下子戳中了日本年轻人的痒点。没广告骚扰,不用忍受强制收费的小麻烦,这简直就是“屏幕自由”。
更别提小米的手机、吹风机、加湿器这种“居家好物”,成了日本青年人的心头好。谁说时尚简约风只能是北欧的?小米分分钟告诉你,“性冷淡风”加点中国智慧,照样打动隔壁岛国。
日本人也开始“务实”了?
说起来,这事儿还有点意味深长。几年前,日本本土消费者对中国品牌还有些偏见,觉得“中国制造=廉价货”。可随着中国品牌的产品质量越做越好,技术也越来越硬核,再加上性价比高得离谱,日本人慢慢发现:“诶,花更少的钱,买到一样甚至更好的东西,不亏啊!”
从家电到新能源车,这不是第一次了。前阵子秘鲁APEC会议,接政要的清一色是比亚迪的新能源车,连司机都直言“开了就不想换”。这不就说明,用实力说话,才能打破偏见。
国内的“索粉”怎么看?
最让人玩味的是,日本消费者已经抛弃了索尼、松下的高价情怀,转头奔向性价比。而国内还有一群“索粉”,宁愿花三倍的钱买索尼,也不选国产品牌。这种“执念”有点像什么呢?就像你小时候以为穿耐克阿迪才能显得自己很酷,长大才发现,某宝百元小白鞋一样穿得潇洒自如。
当然,我们也不必嘲笑这些人。毕竟,消费本身是个人选择。只不过,当日本人都开始“放下情怀讲实惠”,国内消费者是不是也该好好看看国产品牌的进步?
结语:谁都别小瞧了中国制造
中国品牌占据日本电视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事儿本身就挺耐人寻味。也许,下一步是我们不光要占份额,还要彻底改变某些“高端=国外”的刻板印象。未来,我们有更多好戏可看!
本文信息源: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