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既是文字记录,也是一种情感传达的载体,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有“字如其人”的说法。
5000年书法史,孕育了众多书法大家,他们的作品流传千古,成为后世学习和研究的财富。
然而,有一部分书法家格外引人注目,可谓毁誉参半。如郭沫若的书法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背后的原因何在?启功先生曾一语道破:“你去看看中国银行的招牌,就明白了。”
郭沫若自幼接受传统四书五经教育,书法从 “馆阁体” 起步,兼习颜真卿、苏轼等人,这为他的书法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基础。清末碑学兴盛之时,他又临摹汉碑,使得其字笔画丰腴圆润,用墨饱满,结字宽绰而稍扁,方圆并用。
在其成年后,由于所学专业的影响,他与甲骨文、石鼓文等古老文字相伴,书法风格发生了显著变化,结字更加四面开张、体势疏放,笔画朴拙粗犷,转折笔画方折增多,粗实刚健、气势雄浑。晚年他临摹 “二王”、怀素、米芾、黄庭坚等人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郭体”。
“郭体” 有着鲜明的特点,从他为中国银行题的招牌字可见一斑。这四个字笔画充满力量与韵律,粗笔坚实如磐石,细笔刚劲有力,飞白之处恰到好处,展现出大气磅礴的美感。郭沫若作为资深的甲骨文研究学者,能从甲骨文中学得自然朴拙的用笔,并融合历代碑帖化为己用。
他一生题写的牌匾众多,如 “黄帝陵”“故宫博物院”“山东博物馆”“中国银行” 等,这些牌匾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他的书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认可的。
然而,对他书法的争议却始终如影随形。一方面,从个人经历的角度来看,他的复杂经历成为影响人们对其书法评价的因素之一。他的感情史较为复杂,在传统观念浓厚的部分人眼中,这或许是一种道德上的瑕疵。
此外,他与鲁迅之间的文学论战,使得文化界出现了不同的阵营,而这种阵营之分在一定程度上蔓延到了对他书法的评判中。
一些人带着主观情绪,将对他为人的看法投射到对其书法的评价上,甚至用极端的词汇如 “才子加流氓” 来形容他,这种偏见无疑是不公平的,但却实实在在地对他书法的声誉造成了冲击。
郭沫若留存于世的书法作品数量相对较少,对于一些书法功底不够深厚、欣赏水平有限的大众来说,可能无法全面深入地领略其书法的内涵。他们或许会误认为其书法缺乏深度,而不能从专业的视角,如笔法、结构、章法等方面去解读郭沫若书法中蕴含的艺术价值。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